不遇明君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1. 文言文 《求仕不遇》

一、译文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

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

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

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入朝)为官讲究机遇,不可以过于强求。

二、原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艺,兵法。〕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仕宦有时,不可求也。

三、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二、作品赏析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56639。

三、作者简介

王充(公元27- 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出身“细族孤门”,青年时游学洛阳,家贫无书,常到市肆(店铺)阅所卖书,曾做过几任州、县官吏,他疾恨俗恶的社会风气,常常因为和权贵发生矛盾而自动去职,以至于终身“仕路隔绝”不得通显。

他十分推崇司马迁、扬雄、桓谭等人,继承了这些先行者的叛逆精神,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和谶纬迷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王充建立了一个反正统的思想体系,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人不遇

2. 明君就出来当官 昏君就归隐田园 古文是那句话来着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宋书·陶潜传》

贤者身处于这个世界,如果天下政治不清明,社会动荡,就选择归隐;如果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参与政事。

原文: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其辞曰:(……归去来兮辞内容)

3. 晏子进谏文言文翻译

有人得罪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绑在大殿,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即晏婴)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时,不知先从人犯的哪个部位下刀?”景公立刻站起身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

景公时,刑律条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游见有卖踊(被砍去一脚的罪犯所穿的鞋)的。景公就问晏子:“贤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踊贵还是普通鞋子贵?”晏子答:“踊贵。”

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脚的刑法)。

4. 公孙止举荐百里奚 文言文

原文: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於秦,传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

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

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翻译:百

里奚怀才不遇的时候,逃出虢国却为晋国所虏,贩牛于秦国时,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公孙枝发现并很看重他,举荐给缪公,三天后,请求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

理.缪公说:“把国家大事交给用五张羊皮买来的人管理,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公孙枝回答:“相信贤明并任用他,这是君主的明智;让位于贤明而甘列下位,这

是臣子的忠心.君为明君,臣为忠臣.他的确是贤明的人,境内将信服,敌国将敬畏,谁还有闲心耻笑?”缪公就任用了百里奚.他谋划的事没有不适当的,举动必

定有功绩,却并非增加了贤明.假使百里奚虽贤,没遇到缪公,必无此名望.如今怎么知道世上就没有百里奚那样的贤者呀?所以说人主要想求得人才,不可不广开

才路哦

5. 文言文 徐渭不遇 答案

徐渭不遇

译文供参考: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的秀才,名声很大。薛公蕙主持越地的考试时,惊异于他的才能,把他看作国士。然而徐渭命数不好,之后屡次应试总是失败 。总督胡宗宪闻知此事,延请他为幕府宾客。文长每次出现,都只是穿戴葛衣乌巾,放言畅谈天下大事,胡宗宪非常高兴。当时,胡宗宪统率着几方面的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跪着说话,全身伏地,像蛇一样匍匐前进,不敢抬头,然而文长作为部下一名秀才却高傲自得。当时正好捕得一只白鹿,胡委托文长撰写贺表,贺表上呈,皇帝看了很高兴。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交由他办理。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策略大多得其要领。当时整个社会的读书人没有一个能够合乎他的想法的,然而到最后也没有碰到与他同类的人。文长既然不得志于科场,于是纵意于饮酒,尽情地游历山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带。他所见到的奔腾横亘的高山,呼啸汹涌的海水,迷漫遮天的黄沙,变幻不测的云彩,尖峭怒号的狂风,仰面伏倒的大树,深曲幽静的山谷,繁华辐辏的都市,各种各样的人物鱼鸟,一切令人惊讶的情态状貌,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因此他作诗,像生气又像嬉笑,像水流过峡谷发出巨大的声响,又像种子发芽破土无声无息,像寡妇在晚上啼哭,又像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虽然他的作品的体式格调时而也有不足之处,然而匠心独具,有王者霸气,不是那些像侍妇一样侍奉权贵的人所能企及。(他的)文章有卓越的见解,气势雄浑而又体法严谨,不因模仿折损才气,不因议论挫伤品格,像韩愈、曾巩一类的杰出文豪也比不上他。文长既然高雅就不能与当时的风气契合,那时称为文坛主盟的人,徐渭都怒斥他们,拿他们当奴仆一样看待,所以他的名气始终都没有能够影响到越地以外。可叹!

他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如同他的诗,苍劲中呈现出娇巧美好之态。有余力时,也涉猎花鸟画创作,作品都洒脱飘逸,富有情致。晚年愤慨之气更加深沉,癫狂更加厉害。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绝接待;自己经常带钱去酒馆,召唤底层的仆役与自己一同喝酒。

晚年徐渭的诗文作品风格更加奇异,然而一直到最后也不能为时世所用,最后带着悲愤离开人世。先生的诗文作品立意雄起,一 扫近代以来的积弊,这一点将来一定会有这样的定论。为什么就得不到任用呢?梅客生曾经给我写信说:“徐渭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病比他的人奇特,他的人比他的诗奇特。”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方面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方面不奇异,因此也就没有一个方面的结果不是命运不济!真是令人悲叹呀!

6. 《周人不遇》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

求仕不遇(周人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仕宦有时,不可求也。

译文

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有的人就问他:“为什么哭啊?” 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所以就哭啊。”别人说:“求官怎么就一次都 没求到呢?”回答说:“我少年的时候,学的是文,道德文章学好了,准备去当官,国王喜欢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国 王死了,后来的国王又用武将。我改学武功,(等我)兵法武功学好了,用武将的国王又死了。少年的国王刚刚登基,喜欢用年轻人, 我又老了,因此没求成一次官。” 有的时候做官,是不能强求的。

注释

仕:做官。

数:几次,多次。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知遇之恩 。

或:有的

时:时机,机会。

就:古今异义,都是动词,都解释为“完成”“实现”。

伤:感伤。

是以:即“以是”,因此。是:此。

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人君:国君

更:变动

周:今洛阳一带。

涂:通“途”,道路。

启示

自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学业须扎扎实实,学好精通。投机钻营,肯定失败。

7. 李世民畏魏征 文言文翻译 高手来鹞竟死怀中

选自[文成公主传奇]

第九回 射牦牛大宴报聘使 拒请婚迁怒吐谷浑(2)

翻译:然而,别看魏征状貌不逾中人,却有胆有略,善回人主之意。魏征是一片赤胆忠心,况且总是言之在理,因而,大都是太宗皇帝“霁威”改容,瞿然向魏征赔不是:“吾已悔之。”

一次,魏征从外面回来,看到太宗皇帝车驾齐备,像是要出门,见到魏征,突然又下命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问道:

“听人说陛下要驾幸南山,外面都己严装待命,却突然不去了,这是为什么?”

太宗皇帝笑着说: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还有一次,太宗皇帝得到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在朝廷上把它架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儿。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征奏起事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动。等魏征告辞后,急从怀中掏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

8. 一代明君宋太祖文言文翻译

太祖,是宣祖的次子,母亲杜氏。

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学习骑马射箭,他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

曾试骑一匹烈马,也不给马套上笼头,烈马跑到登上城楼的斜道上,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太祖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马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 三年春,跟从周世宗征讨淮南。

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众号称十五万,阻塞在清流关,太祖将他们击退。追赶到城下,皇甫晖说: “你我都是各为自己的主人效命,希望摆成队列后再来一决胜负。”

太祖笑着答应了。皇甫晖整顿队伍出城,太祖抱着马脖子直接冲人敌阵,一刀劈中皇甫晖的脑袋,又将姚凤擒拿回来。

宣祖率领军队在半夜到达城下,呼喊打开城门,太祖说: “父子固然是亲人,但城门的开关,却是朝廷公事。”次日早晨,宣祖才得以进入。

太祖天性孝顷友爱,生活节俭,任其自然,不喜欢做作掩饰。即位之初,经常隐藏身份换装出行,有人就劝谏他不要随意外出。

他说:“帝王的兴起,自有天命,周世宗见到方面大耳的将领们就全都杀掉,我一天到晚侍候在他身边,也没有遇害。”之后微服出行就更频繁了,再有人劝谏,太祖就告诉他们:“有承担上天使命的人任由他自己行事,(上天)是不会禁止他的。”

吴越钱做来朝拜,自宰相以下都请求太祖将钱做扣留下来并取得他的地盘,太祖不听,仍送钱做回国。等到告别时,太祖取来群臣们要求扣留下钱椒的奏章数十卷,封存并作标记后送给钱做,告诫他在回国途中再看。

钱椒到路上打开看时,发现全都是扣留下自己和让回国的奏章。钱做于是感激而又恐惧,江南平定后,钱椒就请求向太祖进献土地。

南汉刘银以前在自己国内喜欢设下鸩酒来毒杀臣下。归顺太祖后,跟随太祖到讲武池,太祖斟酒赐给刘辗。

刘辗怀疑酒中有毒,捧着酒杯哭着说:“臣罪大恶极,既然陛下饶臣不死,我只希望做大梁的一个平民百姓,来饱览这太平盛世,我实在是不敢喝下这杯酒。”太祖笑着对他说:“我以真心诚意待人,怎么会这样做呢?”当即取过刘缀的酒自己喝下,另外斟了一杯来赐给刘镊。

宫中的苇帘,边缘都是用的青布;太祖经常穿的,也都是浣洗过多次的衣服。魏王长公主的短袄装饰着翠鸟的羽毛,太祖告诫她不要再使用,并教导说:“你生长在富贵环境中,应当想到要珍惜这福分。”

看见孟昶用珍宝来装饰溺器,就把溺器打碎,说:“你用各种珍宝来装饰溺器,又应当用什么容器来装食物呢?像这样的行为,如果不灭亡还能等来什么结果呢!” 太祖晚年时喜欢读书,曾经读《尧典》、《舜典》,感叹说:“尧、舜惩处四个坏人的时候,只是将他们放逐,为什么近代以来的法网如此严密呢?”又对宰相说:“五代诸侯专横霸道,有滥杀无辜的,朝廷也置之不理。人的性命是最重要的,却无原则地宽容藩镇,怎么能这样呢?自今以后,诸州判决死刑时,记录囚犯罪状的案卷一定要禀报上奏,交付刑部审查。”

于是记录下来作为一项法令。

9. 文言文翻译《任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仕:做官。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 时:时机,机会。 就:古今异义,都是动词,都解释为“完成”“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