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造句:用拉祜族造句(约30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拉祜族拼音: la hu zu
拉祜族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30万人(1982年)。分布在云南。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汉语文。
拉祜族造句: 1、拉祜文的应用曾对拉祜族产生重要影响。
2、据来自拉祜族的消息称,三人死亡 一名警长及两名士兵。
3、十二个少数民族—傣族、爱呢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阿佤族、瑶族、回族、壮族、彝族、白族、和苦聪族—和大多数汉族人口住在一起。
4、目前在国内外使用三种不同的拉祜语拼音文字 云南拉祜族文字试行方案、拼音文字方案、马提索夫文字方案。
5、拉祜族舞蹈多属广场舞,一般由男子吹弹乐器在前引导,女子列队环舞于外围。
6、进入民族村寨可体验傣族、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多种少数民族热情好客、风格各异的民风民俗。
7、西南地区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土家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中,存在着浓厚的虎图腾崇拜信仰,其中尤以云南双柏县彝族的虎崇拜最具特色。
8、彝族、拉祜族则用葫芦作为声箱,所以人们称它为“葫芦笙”。
9、一个拉祜族佤士兵和两名佤联军战士死在此次冲突,据说双方数人受伤。
10、赞美主,拉祜族中超过10%是基督徒。
11、当地民团由大其力地区的村庄中的拉祜族,阿卡族和掸族组成。
12、本论文是一项关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族祭祀变迁的民族志研究。
13、尽管在这些大型拉祜族乡的人口,还有如掸,佤等少数民族。
14、他热情帮助不仅是掸族人民,还帮助拉祜族人民,他总是帮助遇到困难的民众。
15、澜沧等地的毕苏人经过识别,已于1990年归入拉祜族,勐海的毕苏人则尚未确定族属。
16、在哀牢山一带居住的拉祜族支系苦聪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要隆重举行“畲皅”节。
17、拉祜族节日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
18、事件发生时,巡逻的缅军和拉祜族民兵士兵遭遇佤联军支队。
19、云南拉祜族的爱情歌舞。表现了拉祜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爱情的甜蜜。
20、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196,000人,是中国此族人最多的一县。
21、因此,拉祜族民族民主党与这些民族政党和登盛总理领导的联邦团结和发展党进行较量。
22、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拉祜族的这些禁忌习俗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禁忌对于社会生产、生活是有益的或无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