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声名显著的张居正改革,竟然是和臭名昭著的刘瑾是一脉相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1
我们的 历史 课本上说,明清时期是皇权专制的高峰期,这句话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清朝毋庸置疑是绝对的皇权专制。

但是对于明朝来说,尤其是中晚期的明朝皇帝并没有像清朝那样一言九鼎,虽然明太祖设计了一套完全理想化的绝对皇权体制。

但是这套体制对皇帝个人的要求素质太高了,后期的明朝皇帝没有朱元璋那般超强的能力,尤其是到了中晚期,文官集团开始崛起,明代从皇权政治走向文官政治。

到了成化朝基本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政治文化氛围与以内阁、司礼监为首的双轨中枢制度,皇权地存在日益呈阶梯化,开始远离政务中枢。

但是随着文官势力的强大,他们坚持从道不从君的理念,对君主形成强烈的制约,尤其到了明晚期,地方的士人甚至以对抗中央为荣,凡是国家赞成的他们都反对。

于是,面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危机,朝廷中枢难发挥自身的作用。故而强化中枢成为一时之潮流,皇权也希望借此重振。

大家都学过张居正改革,殊不知张居正改革也是沿袭、总结前人的举措。实际上进入明代中叶后,就形成了一个改革的时代。

一波又接一波的改革,到张居正之时最终达到高潮,但随即转入低谷。

针对这些改革,我们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不管这些改革涉及多少方面,但深层目的都是改变中枢权力的疲软,无论内阁亦或是司礼监都渴望重塑中枢权威。

这其中追溯源流,自张居正之前有高拱、夏言、张骢、杨廷和等人,这些内阁重臣的变法举措内核,基本上都是以为重振中枢权威为主。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抹杀的是,明中叶后中枢改革的总根,恰恰是司礼监为首的宦官集团所发起的,首倡者就是明朝 历史 上臭名昭著的宦官刘瑾。

历史上声名显著的张居正改革,竟然是和臭名昭著的刘瑾是一脉相承,这个估计会跌破很多人的眼镜。

其实,从所谓的弘治中兴以来,皇权开始日益消沉,政风松弛,政治上老人政治盛行,尤其是弘治晚年,朝政日已荒废。

而弘治朝之所以被文官集团则津津乐道,不过是因为弘治比较软弱,事事听从士大夫而已。这也导致文官集团势力日趋强大,但是其效率低下,因循守旧而保守为政,使得大明王朝百病丛生。

地方上土地兼并、户口隐瞒现象十分严重,严重的危害了明朝政府的统治。

而刘瑾就于此时登上 历史 的舞台,力图施展其手脚与野心,企图扫除弘治末年以来的疲敝风气。

早在正德登基之初,尚未掌权的刘瑾就曾上疏正德帝论弘治间弊政:

可见刘瑾还是比较有见识和胆略的宦官,对于变法的构想也早已存在,但因为刘瑾变法的思路极不成熟,且手段不当。

其又得不到文官乃至宦官群体的支持而宣告改制失败,刘瑾本人也被凌迟处死,他的变法被时人称为"逆瑾变乱"。

正是由于刘瑾变法的时间极短,且最终失败,故而他的大部分变法措施都被掌控 历史 书写权的文官集团统统抹去了,我们只能从支离破碎的史料中找到刘瑾变法的蛛丝马迹。

正德元年十月爆发的宫廷政变中,刘瑾及其党徒联合文官焦芳击败了以刘健、谢迁、李东阳为代表的弘治朝内阁势力。

又扳倒司礼监王岳,在正德皇帝的支持下,又将司礼监把控,至此开始了刘瑾主政的时代。

巩固中枢体制的权威是刘瑾变法的核心,他首先力图强化司礼监在朝政运转中的核心地位,企图将司礼监从制度上凌驾于内阁之上,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官的唯一中枢机构。

根据史书记载,所有官员奏折都要经过司礼监的审批,内阁竟然沦为一个执行机构,所有军国大事必先征求刘瑾的意见。

此时的刘瑾俨然是以朝廷宰辅自居,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权力,打击来日益壮大为政保守的文官集团,清理弘治带来的老人政治带来的冗官问题,刘瑾勒令老臣必须退休致仕。

同时刘瑾还要求重新考察京官,重新鉴别贤愚,打击文官中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尤其是弘治末年以来,吏治松弛,已经六年未曾进行考察了。

六年未曾对百官进行考核,导致官场贪鄙之风盛行,官场百弊丛生。所以刘瑾强调必须将对官员的考察形成固定制度,以政绩来考核官员。

同时为了进一步钳制文官集团的喉舌,控制舆论,把控变法的导向,刘谨还试图强化司礼监对科道言官的掌控。

史书记载,六科都给事中每次上朝都要拜见刘瑾,有什么事情都要当场上报,严格控制舆论的导向。

同时,刘瑾认为边境不安,北方连年入侵,皆是因为负责的文官贪腐保守而又无能,为了整顿边防,于是刘谨下令盘查边塞屯粮,整理九变军中的粮草,凡是出现问题,立即逮捕负责的主官。

这就使得以往纪律松弛,效率低下,互相推矮的文官们叫苦不已。以往中枢拨给边疆的粮饷,都是要经过文官和边疆将领们的层层克扣,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但是刘瑾却要改版这种潜规则,其下令加强各地镇守太监的权力,赋予他们巡视检查地方军务的权力,打击文官们贪污不作为的行政作风。

而且是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重罚,这样就在地方上形成了镇守太监与巡抚互相制衡而共治的局面。

在对文官集团打击的同时,刘瑾也注意敲打宦官势力,目的是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却严厉打击身边宦官有贪赃受贿不法者,时人也称"救正颇多,衣冠之祸少减。"

然而刘瑾打击宦官势力最著名的莫过于设置"内行厂"的举措,内行厂主要任务是监督不法宦官,尤其是对不法宦官施行严刑酷法。

刘瑾变法的另一重点在理财为核心的经济方面,以此加强政府的实力。

首先刘谨下令丈量天下屯田。遏制权贵和在外镇守宦官的占田行为,打击这些豪强法兼并小民土地的行为。

刘瑾丈量田亩的举措在当年年底便收到成效,政府掌控的田亩和人口都大大回升,毫无疑问能增加国库的收入。

但是刘瑾在丈量田亩的过程中用人不当,加之本身又贪污受贿,使得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依旧是百弊丛生,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豪强兼并王地,保护了部分农民的利益。

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丈量屯田,触动了就贵势力,尤其是边疆藩王的利益,导致了安化王的叛乱,点燃了刘瑾变法失败的导火线。

先是整治文官,再就是打击宦官,然后又清丈土地,国家统治阶级能得罪的都被刘瑾给得罪了,所以他离死也就不远了。

于是借着安化王造反的良机,文官集团与同样遭遇刘瑾打压的宦官集团联合起来,将刘瑾彻底扳倒。

说到底还是刘瑾改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皇帝为了保全自己,平息众怒,只能将刘瑾抛弃。

随着刘瑾的倒台,刘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部被文官集团一笔抹去,只剩下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已经很难还原刘瑾变法的全貌了。

但是刘瑾的许多措施我们在日后张居正改革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沿袭,诸如强化中枢权力,加强对六科的监管,考核官吏,增加收入,清查田亩等等。

刘瑾变法的时间很短,又像王安石变法一样,用人不当,得不到文官集团,甚至是宦官集团的支持,而且自身也是劣迹斑斑。

刘谨变法在匆忙中宣告结束,他的法令被很快革除,但是他变法的精髓却得到继承,一直到近百年后的张居正时代,许多举措都是如出一撤。

而 历史 总是这样今人的相似,张居正的改革也是一样,虎头蛇尾,死后其改革措被废除,子孙后代被清算。

张居正改革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张居正在还是收获了自己的名声, 历史 上对张居正评价很高,称其为救时宰相。

然而张居正改革中不少举措的首创者,另一位试图强化朝廷中枢控制的改革者,也是实质上拉开了贯穿明中叶正德到万历初年,长达将近一百年改革序幕的刘瑾,却臭名昭著。

其实无论是宦官还是文官,只要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做到那个至高位置上,都是想为国家做事,都是想着为国家好。

作为一个无儿无女的宦官,刘瑾放着安生富贵的日子不过,却冒着的得罪所有人的风险进行改革,难道不也是一腔热血报国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