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我一没文化,二没钱,三年龄已是青年仔
但我对是这个想法很执着
希望大家好好回答,冒蔑视我,嘲笑我。
汗,我是问怎样成为!
是最为简单的起步

第1个回答  2010-12-23
给最佳哦o(∩_∩)o 哈哈

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基本事实的发现,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归纳,是人们揭示真理的一种认识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准确,然后成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力量。科学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与艺术文化有相通之处,求真、求善、求美。科学最终造福于社会,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所提供的源头知识,也包括科学研究对于培养人才的促进作用,体现以科学为指导的为人类进步展示前景的价值观及发展观。
一、 科学需要献身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但需要付出艰辛、痛苦的代价,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所以,科学家就不仅需要好奇心,而且更需要献身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古今中外,老一辈的科学家为我们今天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等。他们为了达到科学的最高境界,并使之成为服务社会、强盛民族的力量,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保持了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和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孜孜不倦地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终生。
居里夫妇科学成就盖世,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创造以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回应道:“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居里夫妇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居里夫人还将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8吨铀矿石渣提取0.1克镭),价值高达100万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从事肿瘤研究的实验室。居里夫人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最后由于恶性贫血献身于她终身热爱的科学。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原子能事业,长期隐姓埋名。他在一次核试验时发现某个方面的问题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他一个人走进了试验场地,很快找到核心部件,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在他体内埋下了致命性辐射病的祸根。杨振宁博士和他是同学,一起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杨振宁博士曾对他说过:“我的名气比你大,但你的贡献比我大”。
二、科学需要严谨态度
正因为科学追求的是崇高的目标境界,做科学就来不得半点虚假。严肃的科技工作者对实验研究所产生的各种事实、数据必须要求其有可重复性,测量必须精确。近代科学以科学假说为驱动,然后用实验求真、去伪存真,通过科学探索,揭示自然的本质。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都有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有时候一个实验所反映的事实有可能从局部来看是正确的,然而从整体看有可能是偏颇的。实验结果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实验操作失误发生错误,也有可能是客观的实验结果,由于实验设计不周或缺乏必要的对照,而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作为科学工作者必须要有自知之明,不仅要对科学实验的设计,技术路线的选择,数据的测定、采集和处理,以及结论的作出慎之又慎,而且即使有相当不错的获得同行认可的成绩,也不宜将某个阶段性工作的意义过于夸大。对于一个科学问题,只有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方能得到比较完整的认识,达到对规律的把握,也许还能转化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对于科学创新的艰巨性、严谨性有了一些体会。如1986年,上海血液学所在国际上首先证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在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也就是可将白血病细胞改造成为接近正常细胞的途径来实现白血病的治疗。论文送往国际杂志后,许多国际权威对此表示怀疑,我们用大量数据小心求证,用事实证明这种思路是正确、可行的。后来,这篇论文在国际血液界最权威杂志《Blood》发表,据统计是我国各领域引证率最高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这种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现已为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使这一类型白血病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1990年我们又在国际上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第一例变异型染色体易位,这是对国际权威的挑战。当时,我们并没有马上对外宣布,而是反复求证,从细胞、染色体、分子水平,用各种方法证实变异型染色体易位的存在,直至克隆到该易位导致的特异致病基因,并且证明该变异型染色体易位与患者临床预后较差有关,这才在高水平杂志上进行发表,其意义被以后我们自己的工作,以及国际同行的工作所不断肯定与拓展。因此,我们每提出一个学术观点,每发表一篇论文,每发明一种新方法或技术都是不断求证的过程。特别是国内外同行对我们工作提出的质疑或修改意见,都使我们的研究更入佳境。科学的本质是批判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同行的评价。
三、科学需要良好环境
那么科学文明发展到今天,为何国内外有悖科学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与社会环境、体制机制和个人道德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随着科学经济功能的突现,科学的荣誉与日俱增,社会对科学越来越重视,科学这片净土再也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了。它还成为政府、企业乃至其他社会团体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转变的时期,科学界并不是真空地带,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与商业投机心理影响到了科研领域,使本来应该是探索未知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商业行为。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科学界出现了科研成果造假、论文数据剽窃等丑恶现象,对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初期的某些弊端也反映到科学技术研究的机制体制中,出现了某些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土壤,比如追求短期效应的评价机制等。真正的科学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单纯地看科研项目申请数量和论文产出的数量。有的单位甚至将科研经费申请量直接与个人收入等比挂钩,在奖励方式上只注重申请人或第一作者而不提倡团队精神等做法,在相当程度上侵蚀了科学界的肌体。此外,研究项目资助强度过低而渠道又过于分散的体制性困惑,则使得相当部分科研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申请项目上而无心作深入长期的科研项目。为此,决策部门应针对时弊,要防止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重个人得失轻国家目标的倾向,制订多元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
对于科技界少数人的不端行为和作风,在追溯其社会根源,即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构性问题或体制性问题时,并不意味着学者本身的道德责任可以因此得到宽宥和推卸。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崇尚科学为荣”的号召。如何提升中国科技界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科学事业的前途。所以,科技界广大有识之士近年来一直呼吁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讲求学术信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科协最近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规范》,进一步认识科研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要认真分析造成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的社会根源,自觉地抵制市场经济转变初期的浮躁作风,同时积极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制订科技人员道德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加强科技立法,依据法律遏制科技领域的不良行为和腐败事件。科技人员本身要道德自律,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科学的本质是不懈求知、求真和捍卫真理。要保障知识的真实可靠就必须诚实守信。这样的价值也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前提与科学家做人的准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科研活动中做到诚实、忠实地提供信息。在科学实践中要做到精确、严谨、细心地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准确无误地记录和报告结果,杜绝粗枝大叶;科学分析要做到客观,让事实说话,避免主观和偏见;在科研中要强调团队精神,提倡尊重同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研究效率方面要做到高效,珍惜资源,力戒浪费,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使科学真正为探索未知、认识世界和造福社会服务
第2个回答  2012-02-25
首先你要有学习上得天赋,记忆力强,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然后你就选好自己擅长的学习的项目,如生物学,物理学,宇宙天体,能源发展等,然后进入大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进入国家的科学院等其他政府研究机构,就行了
第3个回答  2010-12-23
要拥有探索的精神和观察
第4个回答  2010-12-24
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而如何赢得这种自主性呢?这种自主性是和成果挂钩的。说白了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权。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总强调科学家应该首先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学发现为职业,就必须从精神上有一种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内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但是随着科学研究成了一种社会建制,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活动出现了政府主导的特征之后,科学就一下子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这就是为什么说科学从业人员也象社会中其他人群那样,有白领,蓝领,师傅,学徒,领导者,被领导者,剥削者,被剥削者,甚至也有资本家,工人,甚至还会有无赖,骗子,夸夸其谈者和滥竽充数者。这等的原因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员都可以被称为“科学家”。只有那些获得了“自主性”,独立性,并且可以参预科学研究和交流等活动的科学研究人员才能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科学家。 但话又说回来了,不管你是不是一位具有独立能力的科学家,但如果你从事的是科学研究,那么你就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具备求实,敬业精神。 这一点和一个人是不是科学家没有关系。 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一些有力的文章是你找工作的撬门砖,否则这个发表文章的任务就必须在博士后阶段尽快完成,否则你肯定不会有轻松日子过。除非你不准备再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就是你不准备再成为科学家了。 科学活动有时看上去更象一种信誉投资。不仅是因为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里每一位科学家都需要有人资助,而且没有信誉的科学家也算不上是实质意义的科学家。好像有人说过一句话:一个有贡献的科学家顶得上很多的政治家或将军们。这句话如果评价处于“小科学”时代的科学家是不过分的。但是在当前的“大科学”时代,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科学研究集体的贡献,而不是单个人的贡献。但是在现实中,人们还总是习惯于把科学发现的功劳算在一个研究小组的领头人名下。因此如果说科学成果能够给科学技术人员带来“信誉”的话,那受益最多的往往是其中的少数人,体现社会中常见的“马太效应”。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科学研究越来越是一种职业的原因了。 对于一个准备成长为科学家的青年人来讲,你所需要的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自己的学术信誉。但是鉴于目前人们的认识习惯,对于一个年轻的科学生来讲是很难不需要自己的导师分些学术信誉给你的。因此当你在挑选导师的时候就一定要看你将来“导师”的为人。特别是看他/她能不能帮助你最终成为“独立”的研究者。在英语里有一个名词“Mentor” 相当于汉语的”恩师“。那么衡量你的导师是不是你的“恩师”的判断依据除了你是否真的学了些什么之外,最终一定要看你的导师在你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者的过程中起没起关键的作用。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有些人会以为只要是导师做到了“授业解惑”就行了,但我觉得那确实远远不够。因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除了需要做出科学贡献之外,还必须能够培养成独立的科学家。这其实是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应该算在一个科学家的贡献里面。 因此在现在的科学环境下,对于一个有志于成为科学家,准备献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讲就必须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认同科学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有了这样的观念才会热爱科学,才会产生献身科学的动机和愿望。 二,自觉培养科学精神,尽可能地系统掌握已有的科学知识。其实这是一个科学家所必不可缺的东西。 三,鉴于现在大科学的特点,如何最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成为科学家还需要一定的策略。其中选择导师是关键。 古人云:择业不可以不慎。同样择师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从科学革命 - 常规科学的周而复始发展观看,曾邦哲提出科学发展阶段构成一个从A开拓型人才、B集成型人才(牛顿与爱恩斯坦等)到C继承型人才(大师的学生 - 常言的名师出高徒)、D常规型人才(师从C型权威),再到E(A)开拓型人才(D的学生开始质疑B型人才建立的理论与方法)的人才梯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5个回答  2012-06-10
好好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