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习唱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09
要唱歌,六大技巧要牢记!
1、歌唱的姿势很重要
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不松。正确的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
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头的动作要与旋律相反,越高头略低,声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2、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
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呼吸
歌唱时,要用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横隔膜)中,我更倾向于腹式呼吸,这样可以吸得深。且快。但无论哪种呼吸,不可二种同时用!这样是矛盾的,如同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4、发声的基本东西
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
我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让喉咙打开,使声音不受压制、不受干很自由的出入,打开鼻腔、进入头腔,自由地振动起到共鸣。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鸣效果,而不是说打开喉咙后压、挤,声音发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声音就自动的、正确的进入面罩。
5、呼吸时,横隔膜望四周扩张,尤其前方的隔肌十分坚实。要记住,一定要用横隔膜呼吸!6、不要故意去找声音,而是叫声音找你唱高音时,要有既往上又往下的感觉(贝基用右手从喉部往上动,表示声音高位置达到面罩共鸣处,左手从喉部往下动,表示声音力度要深,既又横隔膜力量的支持,又有胸鸣。有不懂的可联系本人。
第2个回答  2018-03-09
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钟左右,不能用于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既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一次呼吸往往长达十几秒钟,歌唱的高低强弱,茚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靠气传”。

⒈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异香----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吸气要用鼻和口同时自然的进行,尽力作到平稳轻巧,柔和,不可用强制力量,不能僵,气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吸气以后要有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唱歌的关键。

⒉呼气

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想象自己手里拿一大瓶香油往另一个小瓶里灌时那种小心翼翼,憋住气息的感觉,呼气要均匀,舒缓。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CM,吸气后保持一下,然后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只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时间越唱越好。

⒊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

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传统的训练方法有;

⒈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腹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数数要均匀要有节奏,不能偷气。

⒉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气,节奏是一慢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

⒊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

颤音

颤音是利用气息与喉结的配合,使声音产生波动感,起伏感。这是抒情歌曲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颤音有很多种类。如周华健的颤音幅度适中,不大不小;齐秦爱用小颤;邓丽君,张学友则以大颤见长;而日本歌曲的特点是“先直后颤”,即后唱一段直音,再开始颤,幅度有小到大,频率有慢到快,这需要功夫。很多朋友不会这个技巧,不要泄气,这完全可以练出来的。关键是气息与喉头要配合好,千万不要只用喉头,发出一种类似羊叫的小抖音。

⒉气声

在发生时,如果气先与声出,气多声少,就会发出气声。它使歌声更柔媚,更动人心魄。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第一段,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第一段也是典型的气声唱法。

⒊哭腔

哭腔是目前通俗歌曲演唱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它是再喉间和用猛然加大气息而产生的爆发力,发出一种类似痛苦的声音。张学友,周华健是哭腔的代表人物。哭腔用的好可以增加歌曲的感染力,但也不可用的太滥。

⒋挑音

挑音是一位优秀歌手必须掌握的但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列的小技巧。它是在字尾声音向下滑在忽然往上一挑而发出的。周华健再歌唱时挑音用的很讲究,很到位。有的歌手喜欢有大挑音,如叶倩文,她演唱的《真心真意过一生》,《明月心》等歌曲,几乎每句歌词的结尾都有一个幅度很大的挑音。

⒌噎音

噎音是一种在喉间发出的类似哽咽的声音,港台歌手唱噎音最有代表的是王杰。王杰之所以给人一种悲凉沧桑之感就是因为他的歌声中“噎音”,“哭腔”特别多。

高音是所有学习声乐的人都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来掌握一定的方法,除非是由于声区的原因,一般都可以唱高音的。如果你的嗓音属高声部,就一定能练出高音来。

演唱高音嗓子出现累、紧和"破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演唱者过分的用力造成的,实际上学声乐时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先唱好中声区,然后以中声区的感觉去唱高音,虽然你觉得中生区唱得很自然,可实际上中声区一定是有问题的,否则高音就解决了。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指演唱者"平时"的状态。人都有一定性格的,一般都会偏向一面,适中的性格是很少见的,自然就是指平和、中正的状态,绝不是以带有一定性格倾向的状态。例如内向的人性格偏"沉",因为状态太懒,就容易唱不出高音。外向的人性格偏"急",因为状态过急躁,容易造成高音紧和喊。

练习高音的方法首先要找到演唱中声区是的平和心态,然后以不变的状态来唱高声区。另一种办法就是注意在演唱高音时不特意深呼吸和用力,尤其是注意喉咙部分一定要自然,你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高音用力,使喉咙捏紧,造成音越高,劲越大,喉咙越紧。另外就是演唱中多注意情感的表现,实际上现在的许多歌星都没学过声乐的发声方法,但他们很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演唱得很投入,当真实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演唱方法的问题。实际上声乐演唱就是表达一定的情感,所以以情带声可以极大的缓解发声方法的问题。

高音区的练习
高音区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现,有着激发听众情绪、振奋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会给整个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响亮的、金属般的高音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找到了自然声区,打好了中声区的基础,又掌握了换声区的技巧后就可以进行高音的练习。唱高音时,两颧骨要更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要更加积极向上,兴奋。随着音高向上,下颌需要松弛地向下,向两侧向后拉;小舌头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气,使喉咙更加打开,喉头不可随音高往上移动,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气的状态,当然这个状态必须有气息的支持。唱高音的方法是训练中的一个难点,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也已经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要因人而宜,采取适合自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一个就是支点提法:在唱歌的时候好像声带不长在喉咙里,而长在了胸口,唱每一个字都不要离开这个支点,嘴放松唱,这样把注意力往那儿一想,一下子声音就得到平衡了。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好几个问题:如果唱高音喉头容易上提的话,你一想到胸口就不想喉头了,支点一低,喉头也自然放松,下放,喉头放下以后,喉咙自然打开。还有声带都有长在胸口处,气息当然就不能超过声带,那一定在胸口的下面,气息也就往下沉了,稳定了。这基本是找到了正确的发声方法。

第二个反向提法是“喉下换字”的比喻。喉下换字的办法,就是说一般唱高音时喉头都容易高,那就在喉下一寸或者二寸左右的地方换,或者“贴着肩膀换,在脖子根换”。这样唱的时候,喉咙最容易打开,而且声音比较容易垂直,容易进入头声,容易找到高音的焦点位置。
第3个回答  2018-03-09
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训练时,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三、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
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四、咬字、吐字准确、清晰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歌唱艺术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反之也不行,我们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怎样唱高音
一、人类歌唱本能
你听过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听过快乐的男女山歌对唱吧?这些人从未受过声乐训练,全他们的歌声也同样令你感动,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谈的关于呼吸、发声、共鸣、高音的问题,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条件,连带着一切物理条件,都是根据自然而产生的。遗憾的是,我们却往往摒弃这种自然的条件,而去苦苦地找寻一些“捷径”、“秘诀”,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时,喉头的作用虽属,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时,喉头的动作完全是自发的,歌唱家歌唱时,想唱什么音,声带张力与振荡次数就会完全与 思想吻合。发声时当然还要用横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个初生婴儿,根本不知道这些事,却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当他哭的时候,哭得很伤心;他笑时,又会发出悦耳的音调。由此证明,人生本来就有一种天赋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并带有表情地使用我们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来
我们做任何一种运动,比如推铅球,一定要先有举得起铅球的力量。练武术的人为了增加手脚的力量,先练挑水,手脚有了力量后,才可以在舞大刀时不至于脱手飞了出去。
我们的声带,要能够抵抗下面送上来的高压,才能发音。有人问,在高压的情况下,声带发出声音会不会发生喊叫的情况,会不会喊破声带呢?不会的,只要保持正确的呼吸及歌唱姿势,是不会喊破的。至于高音的位置及掩盖问题,你的高音还未喊出来又怎样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们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为止,五个音成一组。开始不要喊太多,因为一上来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势未必对,要边唱边纠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后,a2是另外一种呼吸方式。我们知道唱高音时要把气息用高压的方式压上去,实际上在这时要用到腰部的气(见下节),用腰部的气喊好了a2后,再用同样的气喊降b2。
一般来说,唱高音声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们不去用它罢了。一个女孩子从未受过声乐训练,一般只能唱到f2,但当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尖叫起来,而这一声尖叫,可能到达highC的f3,但平时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发出这么高的音来。所以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处的。
三、呼吸及姿势
我们如果也有机会碰见一件十分令人吃惊的事而失声尖叫,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喊叫的姿势,再拿来唱高音,那就对了。
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须用腰力。前面讲过,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扩张。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会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部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进来(张大口,见图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讲过,f2--#g2我们用腹肌的收缩来增加压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时,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气(但是要用高压力的气),只要将上唇照打呵欠的样子张开就行了,要露出少许上面的牙齿,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齿上,就能唱出降b2来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与降b2是一样的。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用腰产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来唱高音,等于将一个长形的气球充满气后,用手将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训就胀满起来,这好比是横膈膜已上升到顶点,不能再上升。我们将腰部吸满了气,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气球的作用一样,产生了一股强烈、上升的气流,而这正是我们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盖
从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就要Close!当时真是“如入五里雾中”。而这个字,中国至今也还有人在用。由于对Close的真正含义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许多好的声音。
我对Close的见解是:关闭下面的共鸣箱,而打开上面的共鸣箱。我们唱高音时需要头腔共鸣,那就得提高软盖。我们开上唇,目的是提高软盖,同时还要用腰力来顶开软盖。至于今天国内有人用“掩盖”这个名词,我认为比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象上面有一只碗,复盖着高音一样。
我曾经向许多老师求教对Close的解释问题,但都得不到结果。后来去意大利,请教了一位老师,回答是:我们意大利从来未听说过这个字。试问:“关闭”了怎样唱歌?至于今天我们用“掩盖”代替“关闭”来解释Close,那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