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与区域极化的区别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2-12
一、考点解读
利用等值线考查地理内容是近几年地理高考的一大特点,因其思维能力较强,故难度较大,成为考生得分的“瓶颈”。 今后的命题仍将注重: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利用方案。
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进而确定锋面的位置及天气状况。

二、主干知识归纳
(一)判读(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为例):掌握“五读”

数值范围与极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小范围闭合
等高线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地形走向 ①坡度陡缓
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
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 ①山顶、山峰:中高周低
②盆地、洼地:周高中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等温线 ①区域所在半球:
向北递减—北半球
向南递减—南半球
②区域气温差别幅度大小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
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
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①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
②冬季密,夏季疏
③温带密,热带疏
④陆地密,海洋疏 ①向高纬凸:陆地夏季、海洋冬季、暖流、地势低
②向低纬凸(略)
③分布规律:“高高低低” ①盆地闭合曲线:夏炎热中心,冬温暖中心
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
③表示温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等压线 ①区域气压差别幅度大小
②判读高、低气压中心位置 ①判读近地面风向: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分析天气变化(略) 判断风速大小:
密集风速大
稀疏风速小 ①高压脊:
高气压中向数值
低处凸出的区域
②低压槽:
低气压中向数值
高处凸出的区域
③垂直方向:
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①判读气压场类型:
高气压:中高周低
低气压:周高中低
②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右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
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
内陆减少。如右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
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三)等盐度线
(1)盐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 因素 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盐度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2)从全球范围看,受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影响,盐度的变化为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入海径流使得等盐度线发生弯曲。大江大河入海口处由于径流注入,等盐度线向盐度较高的大洋凸出,且径流越丰富的季节或地区等盐度线弯曲的越明显。

(4)洋流对等盐度线的影响
以太平洋为例,如下图,根据等盐度线的弯曲规律,
以副热带为界,寒暖流等盐度线弯曲的方向不同。

(四)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大小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判读时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正;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太阳高度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因此该经线上的纬度跨度也应该是180°。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位于最北点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位于最南点以北,南极点与最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北极点。

5、在判读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等。

三、重难点剖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1)判断地势高低:这主要是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因为,等高线的数值表示的是海拔。

(2)判断坡度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坡度缓,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3)根据等高线分布形状判别地表起伏状况
等高线从周围向中心面积逐渐缩小,且高度逐渐升高的地方是山峰或山顶;山顶间高度相对较低处为鞍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

(4)相对高度的计算
在等高线图上计算一座山、一个陡崖或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近年来常考查的知识点,一是求最大的相对高度,二是求最小的相对高度,依据数学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是:
(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重合或两点间等高线条数)

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析评价。

(1)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亲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
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
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四、典型例题剖析
例1 (2000年全国高考)读图,判断(1)~(3)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向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解析]
(1)先判断出河流的流向。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地势北高南低。
(2)陡崖顶部的高度因为是海拔高度,所以最低值为顶部等高线高度,最高值应再加一个等高距。
(3)甲坡坡陡,不适合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答案] (1)B (2)D (3)A

例2 (2002年全国高考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及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的关系、洋流、径流等,但具体到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也就是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有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

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变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经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好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在2月份左右。

[答案] (1)D (2)A

例3 右图为等值线,a、b、c数值依次减小,判断1-3题:
1.如果此图是巴西东南部的等高线图,那么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如果此图为某地的等压线图,那么乙地附近的天气现象一般是( )
A.阴 B.晴 C.冷 D.暖

3.如果此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图,那么,流经乙线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台湾暖流 D.千岛寒流

[解析]
1题为等高线图,乙处为山谷,丁处为山脊,因为巴西东南部盛行东南风,故乙、丙、丁都位于山地的背风处,甲位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
2题为等压线图,乙地附近位于低压槽,多有锋而形成,故为阴天。
3题为等温线图,首先确定此海域在南半球,乙线附近为寒流,则答案中符合条件的只能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答案]1.A 2.A 3.B

例4 图1为2005年1月1日北京时间12点地球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根据该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20°E,20°N B.120°E,20°S
C.116°E,20°N D.116°E,20°S

2、关于此时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C.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由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此时下面四个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
A.C点 B.B点 C.F点 D.D点

[解析]试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地图和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考察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地理计算和推理能力,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地理综合试题。解答这道题时,必须同时从题干和等值线图中提取信息,并将两者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才能找到切入口。

第1题:从题干知时间是2005年1月1日,据此可推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已经离开南回归线正向北移动,得出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应该是20°S;再根据此时正是北京时间(120°E经线)12时,表示此时太阳直射的经线应该是120°E这条经线。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两个概念的理解。该题要求回答太阳高度的变化,而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故应该选“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第3题:解题时应该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进行判断。由A点为太阳直射点可推知D点的纬度为70°N,且D点与A点同位于一条经线(120°E)上,从而得出D点符合条件。而B点和C点与A点同在一条纬线(20°S)上,都位于南半球,不符合条件。按推断D点纬度的方法可推知F点的纬度为80°S,也位于南半球。

[答案] 1、B 2、A 3、D

五、相关知识链接
1.等值线表达的地理事象有几种情况?
①平直的等值线,反映地理事象在一个方向上数量变化规律。
②等值线弯曲,反映地理事象受某种地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分布的差异。
③等值线闭合反映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
④等值线的疏密反映某地理事象的差异大小。

2.通视问题
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如果视线被地表阻挡,这就是通视障碍,地形起伏如图1所示,如果视线未被阻挡,就没有通视障碍,地形起伏如图2所示。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分别为图3和图4,图3的特点可归纳为高疏低密,图4为高密低疏。

单元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形图中,3条等高线重叠于某山崖处,该山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为( )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380米

读下图,判断2-4图:

2.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3.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59m B.99m C.199m D.259m

4.上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理的是( )
A.乙坡植树种草
B.丙坡种植果树
C.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读下图完成5-6图:
5.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6.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为千岛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完成7-9题:

7.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9.图中a,b两处的气温
A. a<28℃,b>16℃ B. a>28℃,b>16℃
C. a>28℃,b<16℃ D. a<28℃,b<16℃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图回答10-12小题:
10.若考虑下垫面状况,图中a点一月均温可能为
( )
A. 0℃ B. -5℃

C. 2℃ D. -6℃

1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沿岸寒流,高原地形
B.沿岸寒流,山地地形
C.沿岸暖流,高原地形
D.沿岸暖流,山地地形

12.图中MN的实际距离约为( )
A.700km B. 550km
C. 1100km D. 850km

下图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 a地的纬度为( )
A. 45°N B. 45°26′N
C. 21°34′N D. 68°26′N

14.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不等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H>60°,T>13时 B. H<60°,T<13时
C. H>60°,T<13时 D. H<60°,T>13时

15.航行在b处海面的轮船上,悬挂着一面国旗,此刻旗杆影子的方向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等值线图,画法正确的是( )

17.图1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阳高度为90°,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30°,0°),①、②、③、④四点比较,正确的是( )
A.这一天①点比②点先看到日出
B.①点盛行西南风、③点盛行西北风
C.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④
D.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约等于②点的一半

二、综合题
18.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③ ⑤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

(5)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坝,请在图中用“=”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

(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处为最好,原因是 。

(7)由A向C引水的AC和BC两种方案,应选取 线,理由是 。

19.(2004年全国文综三,36)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5)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 、 。

参考答案
1.答案:A,
山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2-4答案:B D C
(1)先判断出河流的流向。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地势北高南低。
(2)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用此公式判断m≤H<m+h,m为重合处的最大的等高线数值,h为等高距。
(3)甲坡坡陡,不适合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5-6答案:C B
根据水温分布可知甲位于北半球为寒流,乙位于南半球为暖流。根据纬度可知又位于中低纬度,若为太平洋,则甲只能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7-9答案:B C B
根据图中气温数值,月平均气温有24°、28°的数值,说明一定是夏季;同一季节相邻地区温差如此显著,说明是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气温遵循从四周向中心递增的规律,b处气温也遵循这一规律,因为a、b两处同为盆地地形。

10-12答案:D D B
根据等温线分布规律,a点外围等温线数值为-5℃或0℃,又因为a所在地区为陆地,一月为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故等温线数值只能为-5℃,则a点月均温为-6℃。M处为海洋,温度比同纬度高,说明受暖流影响,N处为陆地,温度比同纬度低,是受山地地形影响的结果。M、N两点同在60°N纬线上,相隔10°,1°约为赤道上1°距离的一半,即55km,故MN的实际距离为550km。

13-15答案:D A A
a地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直射点在23°26′N,故a地同直射点的纬度差为45°,所处纬度为68°26′。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而此时b地不是正午并且太阳高度为60°,故H>60°,c地此刻太阳高度为75°,从正午开始减小了15°,此日的昼长大于12小时,太阳高度从日出到日落变化了180°,所以每变化15°所用的时间应大于1小时,故c地地方时T>13时,b处应在正午过后,太阳位于西南方,故影子朝向东北。

16答案:D
A图中盐度受河水注入影响,应从河口向外海升高;B图中支流不应画在山脊处;C图中南半球7月份为冬季,陆地温度应低于同纬度海洋温度

17答案:B
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晚,①500N,②100N,c中纬度越低,一年昼夜长短相差越小,④800S,B西南风为盛行西风,西北风为南半球盛行西风,选B。

二、综合题
18[解析]
第(1)小题,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
第(2)小题中,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实际就是③④两山峰的相对高度。第(3)小题是把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只要将原图的比例尺乘以2就可以了。第(4)小题中,小河流向应注意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第(5)小题中的坝址应选在“口袋形”的“口”处,即峡谷处,有利于减少工程量。第(6)小题中,要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丙处为最好。第(7)小题中,AC和BC的引水方案,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

[答案]
(1)鞍部 山谷 山峰 山脊
(2)33 4.5
(3)1:75 000
(4)大致是自北向南流
(5)见上图,前者画在盆地开口处,画到250米等高线处;后者沿山脊线画(山脊线又叫分水线)。
(6)丙 ①丙处地形平坦,有利于修梯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甲处坡度太陡,在乙处修建水库后会被淹没
(7)AC 虽然引水距离稍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19[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图示范围为我国西南地区,其次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图及提示等高距为1000米判读该地区地形特征,由于等高线密集说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再次根据峡谷多、水量丰富、落差大,判读该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由于该地纬度低、降水多、生物资源丰富,需协调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

答案:
(1)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该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5)三江并流 丽江古城(或丽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