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9
这周,《奇葩说》第五季落下了帷幕,陈铭荣获BBking,颜如晶则再次获得亚军。在半决赛中,选手们围绕一个生死议题展开辩论:如果能够预知他人的“死亡时间”,我们是否应该告诉他们?令人动容的是,教练邱晨在现场分享了她与癌症抗争的经历:
2018年3月14日,她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恶性肿瘤伴随淋巴结转移,也就是癌症。在这段艰难时期,她改掉了多年来的不良习惯,放下了长期坚持的偏见和自负,开始早睡早起,每天进行一小时锻炼、阅读和静坐。她的专注和努力不仅体现在事业上,还转而关心起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瞬间。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面对生命,死亡是最好的老师,与死亡擦肩而过,让她学会了珍惜当下。向死而生,才能真正活在当下。这是西方人追求的生活态度。
经济学家薛兆丰展示了一张PPT,直观展示了人生的三种可能:平淡、年少得志或大器晚成。然而,我们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我们必须明白,个人的寿命长短是未知的,如果仅凭猜测,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生命更有质量、更充实, maximize我们生命历程的总面积。只有这样,当死亡临近时,我们才能在出生时就注定的终点上,少些遗憾,甚至心中无缺。
当我们从心理上接受死亡,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当我们坦然面对死亡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享受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这让我想起了2016年樊登读书会推荐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我们常常回避生老病死的话题,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优雅地面对生命的衰退和告别的艺术,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一名见证了太多生命离去的作者,他告诉我们,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一个场景:阿图与父亲的告别。虽然书中具体内容我已经模糊,但记得阿图的父亲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与家人进行了艰难的对话,最终在安宁中离世。
我也曾恐惧于父母的离世和自己生命的终结,但逐渐学会接受这一事实。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对死亡的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死亡是一个忌讳的话题,人们通常在临终之际才开始思考死亡。
《西藏生死书》指出,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生死课”,帮助学生认识死亡,理解生命。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学生前来听课,也没想到这门课程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学生们开始重新找回自己的热情,找到参与世界并感到价值的方式。
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意义。面对死亡,我们都需要补上这一课。死亡,是生命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