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战略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8

长平之战战略分析

战争是血腥的,在中国历史上,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在-场战争中死去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 40 万赵军,就连一贯残暴的秦王都觉得有些过了。次性活埋 40 万赵军,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就连学者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众所周知,活埋是一种恐怖的杀人方式。日本人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以这种方式屠杀了无数中国老百姓,引来全世界的指责和愤恨。而在2000多年以前,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秦将白起竟然“坑杀”了对手40万大军,这个地方从此因这一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屠杀事件而载人史册。

据史书上记载,公元前260年,在赵国的长平,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军队进行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成为那个时代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当时,六国之中除了秦国就属赵国实力最强,但赵国大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缺乏实战经验秦将白起却是身经百战,老谋深算。他命令秦军佯装败退,诱使赵军40余万大军远离大本营,深入险境。

随后,又命人截断其退路,绝其粮草,赵军陷人了断粮的境地,最后白起趁其虚弱之时分割包抄赵军,赵括死于乱箭之中,赵国大军顷刻瓦解,全部投降秦军。除了240名年龄较小的赵国士兵被释放之外,其余全部被白起下令活埋。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有近45万人死于战场。消息传到赵国时,举国震惊。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以秦军的胜利而结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后人对于司马迁在《史记》中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历史记载多有质疑,即秦军如何能坑杀40万之众?

据《史记·白起王剪列传》:“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囚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长平之战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人们多把“坑杀”理解为活埋。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四十几万人的死去是血腥的,如果是活埋,那就更血腥了。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只要条件允许,不管是哪一方的死者都是要埋葬的,除去道德因素之外,主要是为了防止癌病。然而,活埋的方式却是往往出现于另一种情况下。这是一种更侧重于威慑敌人的方式。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居然有40万人被坑杀。

据专家分析,所谓的“坑”,在《史记》中作“院”,“阮”在《辞源》解释为:“坑陷,杀害。”所以,史记中长平之战的“坑杀”应该理解为用欺骗的手段来加以杀害。学者周作人在《苦竹杂记》中说“掘了很大很大的坑,把二十万以至四十万人都推下去,再盖上土,这也不大像吧。此外,所谓活埋也并非是那样简单的事,并不是挖个大坑将人填进去就完事,而是将人绑起来再埋人土中。不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活埋都是最麻烦的处死方式。

1995年10月下旬,考古人员对长平之战的遗址开始了发掘活动。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尸骨坑的出现,考古人员发现,在许多尸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还有的仅有躯干而无头颅,另外,还发现了射进人的胯骨中的短箭头。这些均说明这些赵国士兵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据史载,白起临死时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囚之,是足以死。”

如果只是一般的杀降,白起是不会心中有愧的,他是愧在“诈”上。至于使了什么“诈”,历史没有记载。这两者足以表明,所谓“坑杀”并不是活埋,而是白起以欺骗的手段令赵国降兵放下武器,再以武器乱杀一通,最后无论死活皆推至坑中掩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