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朱德的四字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1.朱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成语形容

德高望重:【基本解释】: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拼音读法】:dé gāo wàng zhòng

【使用举例】: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近义词组】: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组】:无名鼠辈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

【成语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2.为朱德写一篇颁奖词

朱德同志是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120年前的今天,朱德同志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贫苦佃农的家庭。那时,中国人民正处在深重的苦难之中,蒙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朱德同志从青年时代就萌发了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立下了拯救民众于水火的志向。“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这是朱德同志青年时代的豪迈誓言。1909年朱德同志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不久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云南起义中,在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朱德同志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成为滇军名将。然而,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能使中国摆脱黑暗。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使朱德同志在徘徊和苦闷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1922年,朱德同志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加入了中国 *** ,成为中国 *** 早期党员之一。从此,朱德同志义无反顾地走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伟大道路。

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 ***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25]

3.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20个

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有:

1、描写语言:妙语连珠、伶牙俐齿、结结巴巴、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2、描写动作: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

3、描写神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洋洋

4、描写心理: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花怒放、心乱如麻、七上八下

5、描写外貌:眉清目秀、面色苍白、白发苍苍、面黄肌瘦、衣冠楚楚

扩展资料

一、伶牙俐齿

1、拼音:líng yá lì chǐ

2、释义: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

3、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译文:你不要在那里会说会道,挑剔找毛病,说别人坏话。)

二、摇头晃脑

1、拼音:yáo tóu huàng nǎo

2、释义: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3、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译文:没想到他不来理论,反倒是瞪着两只眼睛,脑袋摇来摇去。)

三、全神贯注

1、拼音:quán shén guàn zhù

2、释义: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3、出处:现代·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四、心急如焚

1、拼音:xīn jí rú fén

2、释义:意思是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心急如火,更不能待。(译文: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一刻也等不了。)

五、眉清目秀

1、拼音:méi qīng mù xiù

2、释义: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气。

3、出处: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昨日个眉清目秀,今日个便腰屈头低。(译文:此前还容貌清秀不俗气,现在却低头弯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伶牙俐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摇头晃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全神贯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