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梗概4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1. 《童年》的故事梗概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小茨冈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1)童年故事梗概40字扩展阅读

评价

这是阿廖沙刚来到外祖父家所经历的一幕生活场景,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地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 高尔基童年故事梗概(30字)还有读后感(40字)

高尔来基在幼年时期就失去的源父亲,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

社会—-常常听到人说这个词语。观点都是,社会是很复杂的,也是最现实的,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对你,大家都是对手,你没有实力,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被人们排斥。高尔基身处逆境,但是他有理想,他的身后没有人为他加油,但是他照样能够坚持下去,在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教育,又有父母、长辈在身后作我们的精神支柱,给我们前进的动力。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

3. 童年每章梗概50字

一,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父亲在船上死了,弟弟降生了,父亲在一个陆上的城市里安葬了,外祖母叫我哭,我却哭不出来,伏尔加河静静的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
二,雅科夫舅舅与米哈伊尔舅舅成天为了家产争来争去,几乎一见面就吵。有一个把自己的妻子都打死了,他们俩见到我与母亲,很害怕我与母亲将家产抢走,吵得更厉害了。外祖父毒打外孙们表现得很凶残,外祖父来病床看我,他的身世值得同情。
三,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有一双金不换的手;我和外婆一起度过了一场热闹的家庭舞会;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在一次搬十字架地时候,由于雅科夫舅舅地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四,外婆对上帝的虔诚,
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五,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
六,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角色。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砸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七,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八,外婆会讲童话,有一次讲了《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外人”和“怪人”,他们之间有深刻的友谊,“怪人”听外婆讲童话,“好事情”和外婆有某种尴尬关系。
九,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他是一个马车夫,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我和 “三个小少爷”的友谊,对三个小少爷有好感和羡慕。外婆支持我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马车夫也反对。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
十,我母亲的突然回家,产生了家庭矛盾,我和她因为“背诗”而爆发了一次争吵;外祖父和她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十一,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交往,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十二,母亲再嫁和再嫁后,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是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我上学读书。
十三,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我捡破烂为生,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母亲死了,最后,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4. 童年内容概括50字

阿廖沙在父复亲去世后,随制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也目睹两个舅舅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主人公简介如下: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一些朋友帮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这些东西就在他身边。另外,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

(4)童年故事梗概40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5. 请概括《童年》的主要内容(30至50字左右)

主要内容: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5)童年故事梗概40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6. 童年 主要内容 30~40字左右

记述了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随外婆回到娘家,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专横的小业版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权贷,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断了他的发财梦,最后破产潦倒,母亲改嫁后也贫困而死,11岁被外公赶出家门,到人间去自谋生路。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还描写了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小说描写生动,对话语言生活化,符合人物的年龄和心理,读起来既酣畅又具回味。

7. 童年故事梗概

1、父亲走了,母亲哭的双眼肿胀,象融化了一样。外祖母来了,忙碌起来的样子回像一只滚来答滚来的黑皮球。在安葬父亲时,母亲又生下了小弟弟,小弟弟却不幸夭折。

2、母亲承受着巨大的悲伤,高大的身影伫立在船上,默默地望着远方。阿廖沙和母亲去了外祖父家里。

3、在那里,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外祖父凶狠粗暴,两个舅舅品行不端,酗酒生事,为了家产勾心斗角,互相抵毁。

4、两个舅舅常常捉弄眼睛不好的格里戈里,烧烫的顶针,电烙铁。甚至欺负外祖母的养子小茨冈。小茨冈是个善良又聪明的年轻人。很小的时侯,他被抛弃在街上,外祖母可怜他,把他捡回来养大成人。

5、他是个能干的人,懂得染布的技巧。两个舅舅都想要他,却互相谩骂诅咒他 。雅科夫舅舅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后来良心不安,买了沉重的十字架赎罪。他让小茨冈独自背着,在下雪的冬天,小茨冈滑倒,被十字架压住,吐血而死。

8. 童年的主要内容在40字内

记述了作者3岁时父来亲病自故,母亲带他随外婆回到娘家,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断了他的发财梦,最后破产潦倒,母亲改嫁后也贫困而死,11岁被外公赶出家门,到人间去自谋生路。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还描写了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小说描写生动,对话语言生活化,符合人物的年龄和心理,读起来既酣畅又具回味。

9. 《童年》主要内容一定要50字以内的!

《童年》主要内容(50字):

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再现19世纪七八十年内代容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状况,写出作者对

苦难的认识。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

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

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

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

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

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