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明太祖的集权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比较宋太祖和明太祖的集权政策: 宋太祖和明太祖的集权政策比较 1. 宰相权位   宋太祖分割相权,以中书令﹑枢密使﹑三司便分别掌理行政﹑军事﹑财政,彼此互不统属,由皇帝独揽大权,相权大为削弱。 1. 宰相权位   明太祖于洪武13年,以胡惟庸谋反,下令罢中书省,废宰相,由六部分掌国家政务,皇帝直接管辖,加强君 *** 力。 -------------------------------------------------------------------------------------------------------------------- 2. 地方行政   宋太祖分全国为15路,每路设四监司,分掌属下诸州的军事﹑财政﹑刑狱﹑钱谷,由中央直接委派;路之下设州县,中央派文人分管地方上的军﹑政﹑财三权,三年一调,本地人不得在本州县为官;又设立「通判」一职,副署地方政令,并直接向皇帝举报地方吏治得失。 2. 地方行政   明太祖恢复封建,先后分封25个儿孙在各军事要地,以防叛变;将全国划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在每一承宣布政使司分设三司,布政使司掌财政和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法,都指挥使掌军事,三权分立,直隶中央,以巩固君权。 ------------------------------------------------------------------------------------------------------------------------------ 3. 监察方面   宋太祖设的谏院和御史台,直接向皇帝负责,以监察百官;又在各地设通判,举报地方吏治得失,使内外均受君主操控。 3. 监察方面   明太祖监察手段甚于宋太祖,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另派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又设锦衣卫,用以刺探臣民私隐。 ---------------------------------------------------------------------------------------------------------------------------- 4. 军事方面   宋太祖选精壮士卒入京,编为禁军,地方则只留老弱的厢兵,令中央保持军事优势。以文人掌兵,并厉行更戍法,以免将帅拥兵自重。 4. 军事方面   明太祖以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管军事。五军都督府负责统兵,但无调兵之权;兵部掌管军官之选拔与士卒之训练,但无统兵之权。战时皇帝命将出征,战罢兵归于朝,以防将帅拥兵。 ------------------------------------------------------------------------------------------------------------------------------- 5. 集权手段   宋太祖的集权手段比较温和,借杯酒言谈,使石守信等宿将放弃兵权;对开国功臣,多加优惠,甚少杀戮。 5. 集权手段   明太祖对功臣大肆杀戮,其中以胡惟庸﹑蓝玉案株连最广,手段极尽残酷;又规定大臣上朝必须跪对,又滥施廷杖,以加强君权。 2007-04-28 07:59:40 补充 比较宋太祖与明太祖推行集权政策的手段: 1. 手段温和 宋太祖于杯酒言欢之间,收回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功臣的兵权。 1. 手段残酷 明太祖大事杀戮功臣,如胡惟庸一案,株连三万余人,手段残酷。 ---------------------------------------------------------------------------------------------- 2. 以文代武 宋太祖重文轻武,礼待文人,并以文人代掌军事。 2. 折辱大臣 明太祖以跪对、梃杖、鞭笞等折辱大臣而提高君权;又大兴文字狱以压制文人。 宋太祖和明太祖哪一位君主的施政较佳?试加说明。 答: 认为明太祖较佳 明太祖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利用民族大义号召 *** 把蒙古人赶回漠北。随后又遣将平定各地残余势力,正式统一了全国。加上太祖出身贫寒,深明民间疾苦,所以在全国复归统一后,他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以发展农业生产。他又整饬吏治,严惩贪污,广开言路,慎理刑法。在他努力经营下,全国很快出现了一个安定的局面。因此,太祖虽为了巩固自己辛苦打来的江山,于是执行了种种君主集权的措施,但他的功绩仍是不能抹煞的。 反之,宋太祖的中央集权制度却直接造成宋室积弱的局面,令宋室国力不振,常为外族所侵凌 2009-04-28 18:54:05 补充: 明太祖更能达至君主集权的目的 宋太祖的强干弱枝国策 个人认为是属于中央集权 而明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把中央的力量集中于君主手上 为了巩固君主的权力 更是设下锦衣卫等特务监察民情 由于君 *** 力过大
引至要日理万机 个人认为这也是令明朝勤政君主早逝的原因 基于君 *** 力过大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宦官乱政 有云:明代江山终亡于宦官之手 我认为应是亡于君主集权之手 设下国政应因时制宜 任何政策皆有其利害 若墨守成规
该朝代终不长久 如:汉有诸侯割据
宋有外族欺压 2009-04-28 18:54:17 补充: 另予资料供阁下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8%8E%E6%9C%9D&variant=zh-#.E6.94.BF.E6.B2.BB.E5.88.B6.E5.BA.A6 2009-04-29 19:35:32 补充: 荒谬 2009-04-29 19:35:55 补充: 荒谬
你地做咩抄我写的野? 如此行为真可耻 2009-05-01 13:23:20 补充: ngchunho123 ( 小学级 5 级 ) 2009-04-27 21:31:39 补充 我不爱单纯地由网上复制答案 见解或者不够精确 ngchunho123 ( 小学级 5 级 ) 一开始就得罪人
行为真可耻 还问人做咩抄你写的野
自己检讨下啦! 2009-05-01 13:24:38 补充: 还说我不知廉耻
你就不知廉耻! 2009-05-01 13:28:54 补充: 你也抄老师的讲解 「你地呢班只识抄人思考结晶的人真中国香港之耻 倘若你地成为最佳答案我也没话好说 只是从此发问者再无法得到真正的好答案好自为之 」还给你!
参考: ME
回答者: ngchunho123 ( 小学级 5 级 ) 2009-04-28 19:09:37 补充
回答者: ngchunho123 ( 小学级 5 级 ) 2009-04-28 19:09:37 补充
001你个脑废架?你自己唔识用脑答人野架?咁钟意抄人做乜?正一死废柴
明太祖更能达至君主集权的目的 宋太祖的强干弱枝国策 个人认为是属于中央集权 而明太祖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把中央的力量集中于君主手上 为了巩固君主的权力 更是设下锦衣卫等特务监察民情 由于君 *** 力过大
引至要日理万机 个人认为这也是令明朝勤政君主早逝的原因 基于君 *** 力过大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宦官乱政 有云:明代江山终亡于宦官之手 我认为应是亡于君主集权之手 设下国政应因时制宜 任何政策皆有其利害 若墨守成规
该朝代终不长久 如:汉有诸侯割据
宋有外族欺压 (以上乃在下个人的薄见) 另予资料供阁下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8%8E%E6%9C%9D&variant=zh-#.E6.94.BF.E6.B2.BB.E5.88.B6.E5.BA.A6 2009-04-27 21:31:39 补充: 我不爱单纯地由网上复制答案 见解或者不够精确 2009-04-28 19:09:37 补充: 荒谬
你地做咩抄我写的野? 如此行为真可耻 2009-04-29 20:00:24 补充: kusiu288你既然如此不知廉耻 我也没话好说 我清者自清 只要看看回答时间
就知道是谁抄谁 你地呢班只识抄人思考结晶的人 真中国香港之耻 倘若你地成为最佳答案 我也没话好说 只是从此发问者再无法得到真正的好答案 好自为之 2009-05-02 13:25:12 补充: kusiu288 ( 小学级 1 级 ) 一开始就得罪人
行为真可耻 还问人做咩抄你写的野
自己检讨下啦! 我得罪d 正系识copy的人 原来系你? 你抄人野仲咁多野讲? 仲要我反省自已? 你凭咩?我凭你抄我的野 我呢d叫据正道而临有罪 你呢d叫颠狗乱叫 2009-05-02 13:26:06 补充: kusiu288 ( 小学级 1 级 ) 还说我不知廉耻
你就不知廉耻! 你话我不知廉耻 你的论据系咩? 无论据请收声 2009-05-02 13:28:30 补充: kusiu288 ( 小学级 1 级 ) 你也抄老师的讲解 「你地呢班只识抄人思考结晶的人真中国香港之耻 倘若你地成为最佳答案我也没话好说 只是从此发问者再无法得到真正的好答案好自为之 」还给你! 你老师教你1+1=2 你就唔可以话1+1=2? 佢你老师个老师呢? 仲有
我听完老师讲解后自已分析 再加以说明 你呢
直接抄
仲要话系自已写的 还俾我?你自已都未理解 还俾我我就再俾返你 「你地呢班只识抄人思考结晶的人真中国香港之耻 倘若你地成为最佳答案我也没话好说 只是从此发问者再无法得到真正的好答案好自为之 」 2009-05-02 13:31:39 补充: 我念你除左要update下自已个见闻外 仲要update下你个脑 完全唔识思考问题 哼
我就系度等你黎献丑 2009-05-02 13:44:43 补充: 我仲要话你知 你犯左yahoo知识的 第2.6 重复发表相同的文字内容 「转贴其他网友发表之问题或答案」 我亦以此检举你
参考: 上堂时老师讲解+自我推理
公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