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人把山东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1.山东省沂源县历史上出过什么名人

山东沂源人。1962年小学毕业后务农。一度在福建、黑龙江、内蒙古流浪,后到山西吉县务农。1984年因《农民日报》发文回故乡沂源县文化局当创作员,1995年又回山西吉县任文联副主席。1997年后历任山东莱芜市文联专职创作员,《凤鸣》杂志编辑。莱芜市文联副主席,市政协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杂文集《如何战胜忧虑》,诗集《游子吟》、《游子情》。诗集两次在京举办研讨会,自传体长篇小说《从乞丐到诗人》即将出版。

这位人物信息来源于 名人网 原文链接: /16047.

这位人物信息来源于 名人网 原文链接: /16047.

2.山东的历史,高密的历史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

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

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 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

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

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 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

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

秦置高密县后,治城阴城(今井沟镇前田庄东),属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西汉,高密县先属胶西国,改高密国(俱都城阴城)。

新莽天凤元年,改高密曰章牟。东汉复称高密,属高密国(都城阴城)。

三国时,高密县归魏,属城阳郡(治东武,今诸城市)。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

其上属皆相因袭。南燕亡后,又归东晋,属高密国(都黔陬,今胶州市黔陬村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高密县属高密郡(治桑犊,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北朝元魏、北齐、北周时,高密县仍属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阴城;北齐移治东武,今诸城市)。

隋文帝统一全国,高密县移治今柏城镇故献。初属密州,复改称高密郡(俱治东武,今诸城市)。

唐建国,高密县治移今市区(战国前夷维国都城,汉为夷安县治)。初属高密郡,改称密州,又改州为高密郡,后又改称密州(俱治今诸城市)。

五代时,高密县上属仍为密州。北宋与金,高密县属密州(仍治今诸城市)。

元代,高密县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明代,高密县改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

清,初沿明制,光绪三十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改属胶州(治今胶州市)。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高密县初仍属滨北专区。

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划归昌潍专区。

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高密县均顺次属之。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县级),以高密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密市的行政区域。

高密市归潍坊市代管。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总计15.7965万平方公里。

2017年山东省年末总人口10005.83万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4个 。

高密地处山东半岛腹地,秦代置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属几经改变。

撤县设市后,作为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行政区划及其称谓因社会发展变化而多次发生变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