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结尾研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边城》以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诉说了发生在川湘黔三省交界之处茶峒的故事,古朴的语言格调,厚实的句式运用勾勒出了翠翠,爷爷,天保,傩送,顺顺等鲜活人物,朦胧的湘西世界令人神往,悬念的设置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有如其文章的结尾:这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作为《边城》众多读者中的一个,我认为这个“明天”应是不会到来了。等待或成为这个故事久久凫绕的回音,盼望的归来或终成泡影。从时代背景来看,边城的人们大都淳朴守旧,对固有的风俗习惯谨遵不违。文章中提到:天保实实在在地走了一趟“车路”,请了媒人几番到老船夫家去说亲,所行的礼数正式而完备,但因屡无结果,大老心情抑郁,不幸地在茨滩行船时掉到漩水里淹死了。显然,人们乃至于船总顺顺都会极不情愿让一个间接把大老弄死的女孩子去当二老的媳妇,即便是二老仍愿接受渡船,这段姻缘也终究是不受人祝福,令人欢喜的。因而,二老的出走不归或就此成为定局。

      而从家庭环境来看,文章中也多有提到:顺顺在乡里是个德高望重的中心人物,几十年来的打拼让他有了一定的积蓄,宽敞的宅子和不少的船只,在当地可算得上是富足了。而对他的二儿子傩送的评价,当地人也以“岳云”的美名称之。可见,傩送是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小伙,因而在婚姻方面乡里人也常常觉得他应当选择碾坊而非渡船,尽管二老仍是坚守渡船,但基于家中和乡里的期待,以及兄长之死而置于的尴尬局面,他若执拗于渡船必将引发众人的不快,但若妥协于碾坊又并非他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傩送的离开或许成为他心中两全的选择。     

      傩送的情感和抉择除了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源于他的个人性格。文中曾有说道:他的儿子大的已十六岁,小的已十四岁……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作父亲的他当两个儿子很小时,就明白大儿子一切与自己相似,却稍稍见得溺爱那第二个儿子。可见,从小傩送总是会受偏爱些的,这让他对大老的去世多少有了一份愧疚。大老的性情直爽,为人慷慨,待人做事说一不二,甚至在迎娶翠翠这方面也是如此态度。因此,大老因求亲无果,心中郁结而致后行船遇难的事情让作为弟弟的傩送始终难以释怀。哥哥从小到大的理解和谦让,敞开心扉的谈心,令傩送与他情感深厚,这也让他在情感的驱使下加深了与老船夫的误会,甚至埋怨他是害死哥哥的罪魁祸首。傩送情感细腻,做事秉持自己的准则,但对事执着,耿耿于怀。由此看来,他的出走既是对哥哥之事的放不开,也有坚定自己执守渡船的不悔不改;而他的不回,却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复杂情感得到最好的栖息,同时也是回避对翠翠爱慕和对他爷爷的怨恨。这一走,他是为解脱自己,也是一种失意后的隐退。    

      除此以外,字里行间也为这一悲剧的结尾埋下了伏笔,如其中说道:爷爷似乎在翠翠的身上看到了她母亲的影子……傩送和翠翠的爱情也向悲剧的深渊发展……这些正为文章奠定下了悲凉的情感基调和预示了结尾的悲惋凄凉。桃源般的边城拥有着宁静的风景,恬美的风情,纯朴的人们,或许与之相映衬,相契合的凄美的氛围最为适宜。正如文章末尾那种未卜而又不会有回应的等待,悲与喜相渗其中,更符合我们所处的人间,所生活的社会,遗憾美让人惋惜,却也让人深思,让人难忘。“明天”仍是翘首盼望,但或许并不完美的结局却会让离去之人和留守之人的心灵获得最恬静的安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