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了怎么办?学会了这些,你便能从容应对失业,实现人生逆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我的朋友小玲,有过一段传奇的经历:在一所重点小学教书两年后,感觉生活完全被工作填满,工作环境压抑畸形,无法释放她爱自由的“天性”。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所谓“稳定”的工作,开了一个烘焙室,并且做得风生水起、小有名气。

一次,我在小玲的工作室学做蛋糕,无意聊起了她曾经“主动”失业的日子。她说:“你知道吗?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解脱。失业后的那一个月,我每天早起,上午去上烘焙课,下午去考察市场、找门面,晚上录制教学视频。过得比上班还要充实、快乐。短短一个月,我搞定了所有事情,并做了一份详细的创业计划。等到我的店开业的时候,我哭了。原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件再美妙不过的事情。”

《财务自由之路2》的作者博多·舍费尔,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是,他是被生意上的合伙人“解雇”的。一开始,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连续三个月都无法振作起来。但三个月后,他开始写书,目的仅仅是想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不曾想,这本书——《财务自由之路》,居畅销榜长达110个星期之久,销量也超过了250万册。因为这本书,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领域:作家和演说家。开启了新的事业,更得到了不菲的收入。

他在《财务自由之路2》里说到:

要不是当初被解雇,谁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去写这本书呢?也许这本书根本不会存在。就像他的朋友在失业时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要是我没有失去原先的工作,还像以前那样继续的话,那才是更糟糕的灾难。发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莫过于被解雇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快从失业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即使走出来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重新找到成功的出路的,这些特殊的个案,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合而已。

但就像《财务自由之路2》里说的: 我们的命运并不是由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构成,而是由我们如何感知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而构成。 也就是说,不管具体情况如何,不管你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失业“困境”,失业能否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契机,仅取决于你对待失业的态度而已。

很多人,特别是被动失业的人,在被解雇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保证生活的“稳定”。匆匆忙忙做好简历,上求职网站挨家去投,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一律采取“广泛撒网”的战略,先获取面试机会再说。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墨菲定律”,讲的是 一件事情你越害怕出错,往往就会有更大的概率出错。 越害怕失业会遭到社会“抛弃”、遭遇经济危机,越是“饥不择食”地匆忙再就业,往往就越容易出现自己不想看到的局面:再次失业。

道理很简单,找工作的时候越草率、越着急,就越无法看清真相;失业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而是用旧思维去寻找“新机会”,你只会再次陷入相同的危机。

与第一种态度相对立的是,很多人在失业的时候,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干脆什么也不去尝试了。他们沉迷于失业的痛苦情绪,认为自己就是个LOSER,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忘了未来还存在无限的可能。

在《财务自由之路2》中作者提到, 如果有时光机器,让我们到未来旅行几年,那么一切将变得容易许多。 大部分人之所以焦虑,往往是因为缺乏“预见未来”的能力。想一想,你上一次伤心欲绝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现在的你,还会觉得曾经的困难、痛苦有那么严重吗?

为什么站在未来看过去,一切都能云淡风轻?因为在明确的结果面前,过程的曲折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只看到眼前的失败,看不到可能成功的未来,注定会把失业的痛苦放大,拉慢我们前进的速度。

大部分人都认为失业很丢面子,特别是那些被解雇的人,觉得自己被公司淘汰了,一切都结束了。但其实,除了你自己,没有谁有权利放弃你。

反观我的朋友小玲,还有《财务自由之路》作者本人,之所以能在失业之后另辟出路,就是因为他们把失业看作了新的开始。因为把失业当作一种“解脱”,小玲才能轻装上阵,学习烘焙、积极应对所有困难;因为把失业当作一个“教训”,博多·舍费尔才能从容面对、理智分析,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甚至,在哪里跌倒,我们也可以选择爬起来,按自己的方式继续走下去。时尚编辑安娜·温图尔曾经就说过:“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某些时候失去他的工作 。”因为她自己,就是因为风格过于前卫,被Harper's时尚杂志社辞退后,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尚杂志品牌的。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她因为被否认、被辞退就轻易放弃,又怎么能打造出自己的专属风格与个人品牌?

失业不是危机而是转机,失业不代表过去的失败而代表未来的机遇,失业,也绝不是结束,反而是新的开始 。那么,如何抓住失业这个职业转折点,开启人生新篇章呢?《财务自由之路2》中给出了以下几个中肯的建议:

作者建议, 在一开始的20天中无论如何都不要找一份简单的工作,一份仅仅为了赚钱的工作。 如果你有积蓄,可以去山里、去海边, 在安静与放松的环境中,寻找“灵感”,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但请一定要记住,不找工作并不代表可以放纵自己。 这个期间,请你像本来就没有失业一样去做事情,从早晨8:30开始工作,直到晚上6:00。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我都失业了,还有什么事情好做?但是请相信你自己,你只是失去了一份工作,这并不代表你没事可做。相反,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选择去做的事情,也许会让你对自己有新的发现与认知。

另外,保持纪律性,也可以避免你的意志消沉下去。前面我们也说过,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站在失业的阴影中一直走不出来。所以,行动,永远是解决焦虑的最好方法。

当然,如果20天内你都无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你还是应该去找一份工作的。 生存都有了问题,就不能找到深刻的好答案。 但是,即使有了一份新工作,也请你不要停止去寻找答案。

你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相信我,你的回答越具体、越深入、越细致,你就越能轻松快速地找到一个好工作):

1.如果没有失败,你会做什么呢?

2.想想世界上的所有人,哪份工作时您最热爱的呢?这些人做了什么?他们哪里特别吸引你?

3.什么能给你带来乐趣?(拿出纸和笔,写下三件对你来说最有乐趣的事情,然后寻找它们的交集。)

4.你擅长什么事情?你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天赋?(关于天赋,可以借助网站做一些测试了解自己的天赋领域,也可以问问你身边的人,在他们看来有哪些非凡的才干。然后把你最强的三项能力写出来,寻找它们的交集。)

如果找不到爱好和天赋的交集,也不要着急,你只需要下意识地将自己的乐趣和某一项能力搭配起来,就一定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找工作时,不要使用通常的办法行事。因为做大家都做的事情,最后得到的也是大家都会得到的结果。对于找工作这件事,如果采用通常的方式,就等于常年失业。

那么,什么是“非寻常”办法呢?

1.通过熟人和朋友介绍。 是否认识哪里有这样的职位空缺,或者是否认识在做这一行的人,可以转介绍给你进行链接。

2.直接给你感兴趣的公司打电话。 查资料,找到自己意向的公司,直接和他们的人事部门或者直接负责人联系。在电话中说出你的想法,以及你的能力,并且告诉他们,你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对贵公司极为有用,然后请他们给你进行一次最长不超过4分钟的简短面试。

也许这样的自荐方式会让你觉得恐惧,但其实, 要消灭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与恐惧并存 。当你真正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真正有困难的只有前面的10通电话,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而当你已经给200家公司打过电话,那么你找到想要的工作的概率大概会有70%。

3.直接到公司去。 找工作期间,请你每天至少拜访4家公司,也就是每周20家。有些你已经电话预约了时间,就充分准备好你的简短的4分钟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内容,一定要戳中雇主的需求。对于雇主来说,他真正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是:第一,为什么这个人选择我这里,而不是其他地方?第二,他是什么类型的人,能做什么?他和其他的应聘者有什么区别?第三,我是否雇得起他?

所以,你的自我介绍应该表明你对公司的强烈渴望与认同感,突出你的个人优势正好能解决他们的哪些需求,同时,提议不收取报酬地在公司工作几天。

即使最后公司没有办法录用你,而谈话很顺利,那么你可以问问他,能不能给你推荐其他公司,找寻更多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失业并不可怕,要找到一个新工作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把失业当作自我修整、重新出发的契机,调整心态、全力以赴,你找到的,不仅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更是一个崭新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