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漫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人物专访的特点在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目前记者在专访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经常会有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专访中的一些核心关键

选题

「每一个选题都来自对公共价值的思考」

下面是一个“美育访谈录”的案例

2010年世博会的时候,我和尤莼洁老师有篇对谈,就注意过一个细节——试运行时澳大利亚馆开门前,一边是熙熙攘攘的中国游客,好奇地扒着厚厚的玻璃门向内张望;一边是场馆内的外国工作人员,见状便友好地隔着门和游客眼对眼、手对手玩耍,把这变成一场欢乐互动。人心的“美景”,文明与文化的趣味,是“发达”题中之义。又十年过去,“现代化”节点的2020年,我觉得经济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是时候更进一步关注美育了。

美育访谈录的第一篇,给伍必端的标题叫做“不下坠”,他这个人始终向善、向美,尽管遭遇种种,也没有掉进黑暗面。第二篇中的黄豆豆,强调“真诚不伪饰”,这些都让我很有共鸣,我觉得这就是美育的力量。

第三篇选择访于漪,因为我觉得美育最重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从小对灵魂的塑造、情操的陶冶,最好是一位当过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来谈这个话题。很巧的是,于漪就是教语文的,当过班主任和校长,看了她以往的书和资料,我发现她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联系于漪之前,我很没把握,据说她已经不接受采访了,但没想到她一听我说明来意,立刻在电话里就一口答应了。后来知道,我的选题正是她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想谈的。第一篇刊发时,我看到“教育焦虑”这个点还被陈总单独拎了出来,在头版做了标题。一周后,她又主动联系我,说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情况,进一步谈了第二次,写成后两篇。她说美育这个角度巧,立意很好,勉励我继续做下去。

很多时候,访谈是给有话要说的人,适时递上一只话筒。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好多准备工作。

有些选题相对“冷门”,比如关注上海历史的系列报道。

当时“人文之城”正好是上海宣传重点,陈总针对“上海百年前是个小渔村”的错误说法长期广为流传,提点我做些文章。我就去做了一些考证,结果发现,长达两千年间,上海尽管没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人物,但的确有着量质俱佳的人文荟萃,群星闪耀,人物的风骨俊采、文化的谷深野阔十分突出,绝不是荒无人烟。其实学术界早在呼吁对上海人文历史的关注,只是大众可能很难了解到。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上海有一个“蛮荒之地”“小渔村”的印象呢?我觉得这个选题本身是很有价值的,上海对江南文化的贡献很大,而江南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尽管比较冷门,但我自己也很感兴趣。由于这个选题涉及到很多历史考证,每一个相关的人物我都去求教该领域的专业学者,积累了不少知识,也因此陆续写了一些历史类的选题。

一些冷门的选题,虽然本身有价值,但由于受众太少,最后价值可能没有传播到受众那端。

更多时候,我们还是先考虑选题本身是否确实值得做。“做一点留得下来的东西”,

谈采访   

功夫在前头,最主要是‘立意+真诚

采访前准备工作还是大量阅读,以及对周边人的采访,先加深对这个人的了解。

哪些技巧可以引导采访对象更愿意交流?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立意+真诚”,选题的立意加上你的真诚。

功夫在前头,你选题的角度和采访提纲假如能打动对方,你的立意如果是他想说的、必须说的,见面之后可能不需要你特别引导,他自己就会很愿意说了。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努力提升自己,这是我实践当中的体会。只有自己足够努力,成功的几率才会相对更大。

其次,还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从联络一开始,把自己整个人当雷达一样打开。

很多细节都可以用在了文章当中。即使不抬头,也可以观察;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观察。这些观察有时可能反而更接近本质。我记得黄豆豆说,每次演出都是一个“场”,台上台下共情,共同营造“场效应”。其实每次访谈也是在同对方营造一个共同的场,你需要全身心投入,打开你的雷达。

如何说服受访意愿较低的采访对象?

还是那句话,“适时地递上一支话筒”。你要找到对的人,说出对的话,下的功夫首先还是该在前头——你的立意是什么,是不是对方想要探讨的话题——这有点像是“道”与“术”的关系,有“道”,“术”更有施展空间。采访时也会有些技巧,比如从口音上判断对方来自哪里,找一些话题拉近关系

有些时候,一些细节或故事可能更能呈现某个人物的完整性,但对方可能又不希望你呈现这部分,不过有的记者可能还是坚持根据自己对人物的判断去写。个人认为不能带有预设。做人物访谈时,应注意这个“访”字,以前把记者叫做“访员”。包括采写人物报道,作为记者,不应该预设去居高临下评判任何人。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写人物专访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之前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因此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派上了用场,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因为事先了解到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了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随后被采访者自然而然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

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曾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