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层岩叠嶂,登临石鹿峪,走访古村落,遥望华胥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沿着青龙峪(陶家窑村山谷),一路九曲十八弯,缓缓前行,沿途溪流淙淙,黄刺玫、丁香花、棠梨花盛开,山谷飘香,欣赏山清水秀,层层岩石,崇山峻岭,林草茂密。

我们来到了石鹿村,海拔1020米,远望山峰突起、貌似铧尖的华胥峰,海拔1512米。

据《虞乡县志》载:“石锥山,一名华胥峰(见乔元亮陈真人洞碑)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天柱峰东石鹿谷(旧内有石鹿而名),林峦峭壁,川原奥衍、一峰突出,岑锐插天…”。

华胥峰顶有一亩多的平地,峰南有华神庙遗址,峰东、西、北有数处楼台亭阁的遗址痕迹,有传说中的“拴船桩”。

在华胥峰的北侧有一高山小村庄,明亮村,以前叫黑圪崂村。

石鹿峪,是一处高山村庄,以前有100多亩坡地,居住有60多人,分散在四个圪垯:东坡、西坡、岭西、水幽。

这里是岭西居住点,山村现在仅有村民杨管收一家在此放羊、种地。

窑洞前,积极向村民打听石鹿峪的情况。

村南的山岭,林草葱绿,苍翠峻拔。

登上西坡,远望前方,那儿有东坡梯田。其间还有一个山谷,称为石鹿峪。

石鹿峪,因旧有石鹿而得名,原指这条山谷,后有人居住在山坡上,沿用此名为村名。

石鹿峪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主要因耕地而就近开凿窑洞居住。

石鹿峪,周边都是大山,人们就依坡地而生存。

这是一户荒废的家园,村民已经搬迁下山。这个碌碡,似乎在讲述着以前的经历,人们寻石加工碌碡,用来碾麦。

历经磨难,风雨沧桑,窑洞坍塌,以前的瓦瓮、面瓮、水缸、耙等家庭用具,主人还把它们舍不得放弃,从塌窑中拿了出来,也许就是一份念想。门前的皂荚树,依然年年翠绿,等待着主人回归。可以看出,当年这户人家比较勤俭,垒石头堰,打土墙,修窑洞,从山下买回缸瓮,生活还可以。

白色的棠梨花,迎春绽放。这儿是西坡,层层梯田,现在已荒废。其实这些地,可以种植连翘树,高山西红柿。但山上有野猪,经常破坏植物。

村庄的斜坡树丛中,有一处石头小建筑,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庙,可能是山神庙。

村南高峰,横看成岭侧成峰。

路边的土坯房,走到跟前一看,原是一座庙,门前还有一块大清石碑,但字迹模糊,辨认不清。以前村里有祖师庙,后经询问,这就是新修的祖师庙。

岭下有一排窑洞,掩映在绿树丛中。

窑洞前还建有一堵石墙,好像是要在这修建院墙,或是要盖房屋。石墙下,还有一个地窖。

在出村的西边,远远就看见有一处石墙,走近一看,还是一座小庙。人们在此敬奉神灵,保佑山民。

出村的路边,有一处荒废的窑洞小院。这儿周边没有坡地,只是土层厚,就在此开凿窑洞居住。

现在人们用机械开通了上山的路,三轮车、工具车可以开上山。以前上下山,都是走狭窄的山路。以前是担水,现在可以用三轮车拉水,方便多了。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风景如画。

往山后,可以看见风力发电设备,那儿是芮城的地界。以前人们翻山越岭,两地通行。

站在沟底,两侧山坡上,都建有窑洞,这就是水幽居住点。

据三窑村民余太平老人讲述,石鹿峪还有一 处古代遗址“玉皇阁”,它位于水幽沟蛤蟆背东侧悬崖中的一处山洞,宽敞宏大,传说是当年华胥居住的地方,也是伏羲、女娲出生地,后人为纪念他们,封此地为“玉皇阁”,洞中还盖有娘娘庙,供奉华胥娘娘,洞前有砖砌小戏台,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此处有庙会,并有小戏、道情在此演出,古代人来此求子拨花,无不应验,香火盛行,经久不衰,直到解放后。北侧为雷公祠,供奉六臂雷公。有点遗憾,没有找见这处遗址。

水幽沟“三郎洞”,位于半坡上,洞口林草茂密。据余太平老人讲述:“三郎洞”,相传古代有乔元亮、陈真人在此修行,为纪念两位仙人,后人在洞内盖庙宇祭奠,香火极盛。洞内宏大幽深,宽敞明亮,此洞深20多米,后部有一个拐洞,洞底有一深坑,人称“满井”,洞顶后部中间有一股涧水,自洞顶飞泻而下,常年经久不息,久而久之在下边冲击一个深坑,村民将一些不同形状的毛石放入其中,经久便冲刷出一个个形状不同的玩物。此庙于1966年破四旧立四新时拆除毁坏,洞顶的流水于1971年地质队勘探磷矿时被毁坏,至今没有了流水。

清乾隆《虞乡县志》载:石锥山,又名华胥峰,中有陈真人洞,幽深宽敞,上悬石钟故又名石钟岭。

如果真的是这里,那就是虞乡八景之一“石钟晓鸣”的发生地。

山坡、山谷中,到处盛开着黄刺玫花。

溪流旁的黄刺玫花

青龙峪山谷中,随处可见层层岩石。它是一种页岩,属沉积岩,层理分明。

一层层岩石,有序整齐地构成了山体。

流水旁的层层岩石。觉得这个青龙峪内,应该修建一座水库,拦洪蓄水,造福百姓。

高耸的峭壁下,有一层泥岩,它在水流作用下,被冲走,上方的岩石就会因失去支撑而坍塌,从而形成了悬崖峭壁。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

拿着余太平老人写的《华人起源石鹿峪遗存地考证》一文,实地走访古村落,考察青龙峪,有所得也有遗憾,但觉得不虚此行。

一天下来,行走了三十多里路,感谢赵新社老师、张胜科老师等陪同,虽然有点累,但这会儿很高兴整理编辑此文。

(拍摄:张胜科、李波。编辑:李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