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堵塞能让人突然猝死!哪些检查可以提前看清血管?医生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随着医学科普的进步,很多人也开始知道其实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就是心脏的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那么我们能不能提前看清楚心脏的血管来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呢?能不能提前看清楚心脏血管是否存在堵塞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特别想搞清楚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说清楚却不容易。今天张大夫试着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些检查可以初步检查心脏血管情况?其实这些可以检查心脏血管的检查,如果让张大夫分类,张大夫会大致把这些检查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反映心脏血管的检查,另外一类是直接反映心脏血管的检查。

说到心电检查,大家一上来就能想到的检查就是普通的心电图。其实,能够反映心脏血管的心电检查除了普通心电图,还有运动心电图和24小时心电图。如果一个人心脏血管发生堵塞,而且心肌缺血正在发作,这个时候做普通心电图就可以记录下来缺血事件,留下证据。所以,如果普通心电图能够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发作,这就算是一种间接反映出心脏血管是否有堵塞的检查。

同样的道理,运动心电图也是为了通过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发作,来评估心脏血管是否发生了堵塞。一般说来,在我们国家各大医院里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跑平板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堵塞,另外一种是通过踏车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堵塞。这都是运动心电图检查范围。

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时候也是可以初步诊断心脏血管是否存在堵塞,比如说一个心脏血管存在堵塞的人,以前没发现,后再在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缺血,这时候佩戴的24小时心电监测就正好可以记录下来作为评估心脏血管是否堵塞的重要参考。

心脏彩超作为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结构的最常用检查,其实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可以初步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但是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比如说,一个人他的心脏血管发生了堵塞,这种堵塞比较严重,足以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而恰巧心肌缺血发生的时候正在做心脏彩超,这时候心脏彩超的图像上可以表现为“心脏室壁运动减低”,或者说“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等表现,这时候也可以初步认定为心脏的血管有堵塞,但是堵塞的程度并不好说,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心肌核素显像是各大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的一项心脏检查,这项心脏检查从心肌细胞代谢层面反应心脏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心脏血管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堵塞,做心肌核素现象检查,用来作为标记的放射性物质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缺血区表现为灌注缺损。这种检查也可以初步评估心脏血管是否发生了堵塞,但是具体狭窄程度也还需要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说到这里我们就紧跟着跟大家说一说,哪些检查可以明确看出心脏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具体狭窄程度是多少?

其实,说实话能够看清楚心脏血管的检查,基本上都是放射检查,无一例外都需要使用射线和造影剂来看清楚心脏血管。这里面比较常见的,大家听说比较多的就是“冠脉CTA”和“冠脉造影”两项检查。

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人开始听说过“冠脉CTA”这个名词。尤其是这些年一些检查项目比较齐全的体检,甚至都会把冠脉CTA作为一项检查项目。其实,冠脉CTA就是一种加强CT,一般需要患者在做检查的时候输注造影剂,然后通过CT扫描看清楚心脏的血管。这种检查对于正常冠脉准确率和敏感性高,而对于有病变的血管其准确性会有所降低。所以,这也是它不能替代冠脉造影的重要原因。严谨客观地讲,冠脉CTA并不适合所有人,只有那些不除外冠心病的人,而且症状不是十分典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查。普通 健康 人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因为有辐射和造影剂的问题,而冠心病症状特别典型的人,可以直接考虑做冠脉造影,也不适合通过冠脉CTA评估心脏的冠状动脉。

最后登场的是大名鼎鼎的“冠脉造影”。曾几何时,这一项有创的介入性检查被视为最高精尖的医学检查。但是,随着 社会 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冠脉造影这项检查也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很多县医院都具备了完成冠脉造影的能力。可以说冠脉造影,当下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初级的手术了。但是应该说,时至今日冠脉造影依旧是检查心脏血管是否有狭窄,狭窄到什么程度的重要检查项目,我们医学上甚至称之为“金标准”。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冠脉造影可以明确人体冠脉狭窄程度,比较直观,即使不学医的人也可以一眼看出来。而且冠脉造影可以知道后期治疗,比如说目测血管狭窄严重,这时候再结合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就可以考虑进一步做介入治疗,比如说放支架。但是,冠脉造影即使被奉为“金标准”,其实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因为冠脉造影属于介入有创治疗,即使是做,也要有适应症,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常见的检查项目,检查心脏血管的项目还有一些其他的。尤其是这些年医学也是在不断进步,比如说血管内超声、血流储备分数(FFR)等检查项目,也是越来越进入到更多医院,越来越多普通人也接触到了这些新检查项目。应该说这都是时代和 科技 进步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