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黄州》:当英雄离去之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公元1169年,朝廷征召已经在家赋闲四年的陆游,任命为夔州通判。于是,陆游携带家眷,乘船溯江而上,路过黄州,到黄州赤鼻矶游览,见前代遗迹,念时局艰危,无限感慨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黄州》一诗,原文如下: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我的处境窘迫,常常感到与楚国囚犯类似的悲伤;自己被放远官,还要像齐优一样讨好上级。在首联中,诗人用两个典故,点明自己的处境。“楚囚”指楚国战俘钟仪,在这里,诗人以“楚囚”代指一种处境窘迫,无计可施的状态。“齐优”指齐国舞女,当时孔子因鲁国接受齐国赠送的舞女,愤而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诗人用这两个典故,一方面感叹自己窘迫的状态,另一方面感叹在官场中无法坚持自己的主张。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江声阵阵,像英雄不尽的叹息;上天没有偏私,草木自然而然地凋零。由眼前的滔滔江水,诗人联想到了永不停息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英雄随之而逝?他们的雄心抱负都实现了吗?为何这阵阵江声像他们无尽的叹息?诗人看到,草木都已凋零,他联想到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可是,到底该怎样把握住这有限的一生,实现最高的理想追求呢?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因宦游而产生的羁旅之愁使我增添了白发;我乘着一叶扁舟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经过黄州。诗人溯江而上,需要奔波千里,才能到达夔州任所,于是,诗人感叹“万里羁愁”。诗人到达黄州的时候,天气已颇寒冷,在茫茫的大江之上,只有他乘坐的一叶扁舟,怎不令人感到孤独?在这一联中,“万里”与“一帆”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一叶扁舟,行万里之路,路上的艰辛自不必说,心中的孤苦不言而明。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黄州的赤壁,因苏轼的《赤壁赋》而名声大振。诗人由眼前的赤壁之景,联想到当年的赤壁大战,当年的英雄都已随历史的长河而消逝,难觅他们的踪迹。想到这里,诗人想到了曹操对孙权的一句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在这里,诗人反用这个典故,在这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生子又何须似孙仲谋呢?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安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

诗人西行入蜀,途径黄州,游览赤壁,触景生情而写下这首《黄州》。在这首诗中,有对个人的悲叹,诗人力主抗战,却屡屡碰壁,处境局促,此次入蜀,自己的壮志不知何年才有机会实现。这首诗中,更有对国事的愤慨,偏安一隅,朝廷竟不思进取,国有英雄,却不能任用,令人愤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