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娟:帮助孩子融入社会,是小天使们给我的使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高致娟博士,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感统培训特聘专家。从事儿童教育28年了,她一直致力于资优儿童教育研究及早产儿的研究。多年的资优儿童发展研究及感觉统合教学与治疗经验,在儿童大脑认知神经科学、儿童潜能开发、资优儿童教育、大脑修复、偏差行为评估与干预等领域的教学研究成果累累。著有《养出聪明A+小孩》、《新感觉统合与资优教育》、《给孩子赢在未来的新能力(出版中)》等著作及早产儿研究报告数篇。

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作为一个世界医学难题,至今都无法彻底治愈。人们称孤独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了呼吁全世界人士关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2017年4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自闭症日”,由此,我们采访了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感统培训特聘专家高致娟博士,她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闭症儿童,普及相关知识。

提高社会关注度,科普教育很重要

1989年,高博士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小天使,他们有的是智障儿、过动儿,有的是脑性麻痹儿或是自闭儿童。然而最令她感动的是那一群永不放弃的家长们,正是他们,让高致娟博士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我当时常常在想,如果他们能更早一步预防或是现在能有更好的方法来协助这些家长们,或许他们孩子的状况会比现在要好一些?”

早筛查,早干预是自闭症康复的关键所在,高博士认为,现阶段普通大众对自闭症基础的知识还处在初级状态,没有普及到位。甚至有些家长都没有正确的观念,就谈不到早期筛检、早期干预,即使诊断出来孩子有这样的问题,第二阶段的康复专业知识也还是不够,因此会导致后期的就学、安置得不到保障。为了这群可爱的小天使,为了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高致娟每年要在全国做近三百场讲座,她说要想改变现状,对大众的科普教育非常重要。

前段时间,自闭症少年雷文峰走失并在托养中心不幸死亡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因为一般人对自闭症的了解不够,所以就会把这个孩子简单理解成智障,其实,自闭症的孩子跟智障的不一样,自闭的孩子有重复性行为,虽然自闭症也伴随着智能不足,但是他们会比智能不足更复杂的是他们还会有其他行为反应,所以社会教育很重要。”高致娟说,不是只有针对有问题的家庭来做教育,而是一般的民众也要正确的来了解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慢慢被中国人所熟悉,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临床上,自闭症的诊断最好是在孩子36个月之前,其最大特点首先是语言发育比较迟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人的智能成正比,而智能有缺损的孩子,大部分智商在70-72以下。其次,没有视觉的接触,视觉接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孩子在学讲话的时候,一定是看着对方的眼睛、看着嘴巴在学习的,当他没有这种视觉接触的时候家长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孩子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社交行为孤立,比如玩过家家,一般孩子会挨在一起玩,自闭症的孩子不会跟其他孩子有互动有社交型的行为。最后是经常会有重复性的特殊性行为,比如会特别喜欢看旋转的轮子,或者特别喜欢按开关。

感统训练,定制个人的训练计划

1995年-2000年,高致娟在美国攻读硕士与博士期间,因为研究资优儿童,进一步证实孩子的学术成就并不完全与天生的智能有关。

“既然孩子的学术成就表现是可以靠后天来培养,那么不论孩子是正常或是不正常,都可以由后天的训练来加大孩子现在的表现。”高致娟说,Dr.Jean Ayes在40多年前提出了“感觉统合” 这个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要拥有正常的发展,良好的行为表现及优异的学术学习能力的前提,是他必须拥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

于是,高致娟利用将近28年对特殊儿童的职能治疗临床经验和特殊教育研究所的教学经验,以及她在美国修习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自创了一套对0-12岁儿童的训练计划,“不同的孩子应该根据他们先天不同的特质,来设计属于他们个人的个别教育及训练计划,这样才能真正加大孩子现在的能力表现。”高致娟说这将为他们成为一个快乐、自信、成功的优秀成年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正采用感统训练为问题孩子做辅助纠正治疗,将近百名经过训练的孩子都在动作发展、语言发展、情绪发展、学习能力发展、专注力与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明显进步。对高志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幼儿健康事业,更是她对这群小天使完成的一份使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