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科学看死后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死亡没有想象中那么吓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死神透过制造一次又一次的猝死事件,给我们的生活,投下了浓郁的阴影。先是平凡的外卖小哥,再到知名的影视艺人,然后是普通的滴滴司机,都以一种令人扼腕叹息的方式,来不及告别,就彻底淡出所有人的视线。

透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的魔力,死亡就这样与我们的生活,密切交织在一起,死亡不再是别人或别人家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别人。

那些渐行渐远并终将消失的背影,留给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也引发了很多的讨论。不过悦哥很遗憾的看到,我们讨论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如何避免悲剧重演,如何在与死神玩躲猫猫的游戏时,尽可能晚地被发现。

其实,这不应该是焦点。至少,不应该是唯一的焦点。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直视死神的双眸,才是真正值得深入和持续关注的问题。 或许,我们其实都在下意识里避重就轻,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避开死亡话题,好象是一种潜规则。

死亡成为禁忌,是从什么时侯开始的?这个问题悦哥没有能力去考证,但我猜想,应该与孔子的一句话多少有些关系,这句话记录在《论语.先进第十一》: 未知生,焉知死。

对这句话最常见的解释是: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道生前的状况。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但至少浅了点。就像我问你榴莲什么味道,你说很好吃。“很好吃”这样的回答,对于榴莲或许够了,但对于生死,远远不够。

他只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并没有阻止我们去探索死亡的意义。 生就是死,荣就是枯,阴盛则阳衰,起点就是终点,这本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可惜我们总是曲解个中深意。

生从哪里来?悦哥看过最好的回答,在《<佛说入胎经>今释》那本书里。对那本书,他日有缘,悦哥会为大家拆解。既然死就是生,终点就是起点, 今天,悦哥想先和大家聊聊这本书:《死亡回忆》。让我们先避开我们的文化禁忌,用西方世界科学的眼光,去看看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雷蒙德.A.穆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和医学双博士。他在1972-1974年间,收集了150个濒死体验的实例,然后在深入研究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写出了《死亡回忆》这本书。

这本书出版之后,很快成为超级畅销书, 它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死亡观念,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

在正式讨论这本书之前,让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濒死体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既使没有见过,大多数人应该也听过死人复活的事,就是有些人明明已经死了,可后来他们又莫名其妙的活了过来。这些人,就是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说得文艺一点,就是从死神手里,逃回来的人。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死而复生这样的事,发生的概率,大概称得上是,万中无一了吧。穆迪博士能找到150个这样的案例,样本量已经很大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这本书里的描述,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在这本书里,穆迪博士最大的成就,就是归纳出了濒死体验最一般的八个要素,它们分别是:

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我们首先按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把一个完整的人,视为由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组成。在第一个阶段,身体进入医学上的死亡状态:没有呼吸,心跳停止。

此时的灵魂,会从身体中脱离出来,漂浮在空中, 他具有一个正常人的一切认知能力,能看到自己的肉身,能看到亲人和医生,听到他们说的话,但无法再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在这个阶段,有人会体验到一种仿佛完全释然的绝妙感觉和纯粹的安宁,没有痛苦,极度放松,自由自在,没有拘束,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也有人会体验到深深的孤独感,感觉自己,就像来到某个陌生空间的访客,而与过去的一切联系,全部被切断了。

接下来,灵魂会感知到有他们过世的亲友出现在他的身边。他们并没有物质的形体,但灵魂就是能感知到他们,而且本能的知道,他们是来保护或守卫他的。 这让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而他们的到来,仿佛是要等待和欢迎他的加入。

在这个阶段,灵魂甚至还可以通过意念向他们提问。你没有看错,是用意念,而不是用声音。但通常情况下,那些亲友并不会回答他。他们看起来,好像一直在等着他跨过最后的那道界线,到那时,他们会把一切都事无巨细的告诉他。

但也有人在这个阶段,有过与“守护精神体”的交流经验。有一个男子就曾经听到一个“精神体”用意念这样对他说: 我已经帮助你度过了这一阶段,接下来,我要将你交给其他人了。 而一位女子则在事后回忆说,当她离开身体,处于漂浮状态时,她觉察到周围有两个“精神体”存在,他们自称是她的,“精神协助者”。

然后,灵魂会被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如同在某条通道里迅速滑行与翻滚,这个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某种并不令人讨厌的噪声。 有人形容那种感觉就像在玩过山车,而且那种全然的黑暗并不可怕,反而十分迷人,让他不愿去做任何的思考。也有人说在那个过程中,他隐约明白,这个黑暗通道是一个过渡地带,来的那一边是现世,另一边,则是未知的异域。

接下来,灵魂会先有一种坠落感,然后就会看到一束光,接着不由自主的向那束光升去。这束光起初是昏暗的,但是迅速就变亮,而且越来越强,直到变成无可言喻的明亮。 神奇的是,这束光尽管无法置信的明亮,却不会使眼睛灼伤,或者使人眩晕。

不仅如此,这束光还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从那束光中发散出浓郁的爱意和温暖感,拥抱住灵魂,完全包容了他的全部。他备感安逸,也张开怀抱,完全接受了这份关怀。他从这束光里感觉到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并深深地沉浸其中。

那束光的出现,只是序曲,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真正的令人震撼: 那束光,协助灵魂对其一生做了一次全景式的回顾。 而且很明显的是,那束光并不需要从灵魂的回顾中了解什么信息,他好像对灵魂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他引领灵魂进行回顾,似乎是要诱导灵魂自己进行反省和思考。

回顾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的时间顺序。那种回顾是即时的,所有事情在一瞬间发生,似乎只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 这一体验如果用地球时间来衡量,也许不过是刹那之间的事情。

真正神奇的也是在这里。 尽管这一切非常迅速,但是这并不影响回顾的完整性,而且在回顾中出现的景象都是可视的图像,接续不断,栩栩如生,就像放电影一样。

至于回顾的内容,不仅包含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覆盖了最有意义的瞬间,不过更多的,是他们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在回顾的过程中,那束光还可以通过意念与灵魂进行沟通。

在所有研究案例中,那些灵魂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他们的心态就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 尽管他们不想离开光的存在,但仍然会有一种重新回到人间的渴望或力量,会在这个时候浮现,而那束光似乎也很清楚这一点。

其中的一部分人证实,正是他们的渴望和随后的选择导致了他们重新回到身体的结果。也就是说,返回人间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 他们重回人间,是那束光希望他们回来,完成某项使命。

还有一位女人则说,她感觉到自己是被召唤回来的,就像被磁铁吸回来那样,那时 她本然的知道,那种召唤源自她丈夫和她姐姐对她的爱。

这个女人的案例反映出, 其他人的爱心和祈祷,有可能会将濒死之人从死亡线上拽回来,而无视当事人当时的意愿。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死而复生的人,对重回人间的现实,都不太情愿接受。

在穆迪博士研究的所有案例中,没有人在复活后,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大肆宣扬过自己的濒死体验;也没有人想过去让周围的人回心转意,相信他所说的话。 他们都选择了默默继续自己的生活,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只字不提。

还有很多人说, 经历过濒死体验后,他们的视野更加宽广,对人生的看法也更加深刻,也因此,他们会更多关注人生哲理和哲学方面的事情。

其中一位复活者是这样说的:那件事(指死而复生)对我的影响就是,仿佛在一夜之间,我长大了许多, 我突然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全部都是我从来不知道,想都没想过的存在,于是我开始去思考,这世界到底还有多少东西等着我去探索,等着我去发现?

而另一位女子则说: 经历过濒死体验后,我现在更加关注自己的意识,而不是只看重身体,因为我现在觉得,意识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肉体的形态。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悦哥只能点到为止,更多的精彩,需要有缘者自行去体会。需要说明的是,并 不是所有经历濒死体验的人,都完整经历了全部的八个要素,但绝大多数人,都至少经历了其中的三种,或四种。

悦哥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只是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这么简单。悦哥真正想要的,是以他山之石,攻此山之玉。 其实关于生死的命题,真正最透彻的证悟,并不是在西方,而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 无论是对儒家,还是道家,或者佛家,只要有心深入学习下去,也许就会发现,死后的世界,远比这本书所描述的,更为玄妙。

可是我们却仅凭着他人的只言片语,就武断地用“迷信”和“封建”这两个词,把老祖宗的千年智慧,全部封存。如此轻率就自断慧命,实在令人叹息。 往后余生,我们可以继续像现在一样,对于他人的死,一边唏嘘,一边逃避。也可以继续,一边说着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两个字,一边又对996是修来的福报这样的话,信以为真。

悦哥或许是个另类的人,因为悦哥读的书,可能是无数人不屑去关注的。只因为这些书,没有任何实用的价值。但这些书里,却可能藏着许多人经历无数次轮回,都悟不透的真理。就象这本《死亡回忆》,它至少就告诉了我们: 人死如灯灭,那不是真的,死亡背后,是不死的灵魂。

悦哥 ,禅堂书虫,道门影迷​。专注提炼文字和影像,致力感悟修行与成长​。笔锋比个性刁钻,意愿比思想​纯洁。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敬请关注悦哥的头条号,你的欣赏和支持,就是悦哥写下去的动力,期待与大家结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