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老师,我家孩子我也管不了了,越大越不听话,希望您在学校对帮我管教管教,您的话他才听。”诸如此类的话,我们听过太多。可我不禁质疑:父母不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吗?

众所周知,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力。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们却不知从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一大难题。

两年前,读《傅雷家书》,觉得里面都是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如今再读,深感傅雷教子有方,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养鱼在于养水,养树在于养土,养人在于养心。

一、沟通,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傅雷家书》收录的是傅雷与远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往来书信。一份家书抵万金,每字每句都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慈父对儿子的深深挂念。同时,思念之余,更展示傅雷家风,再现傅氏兄弟的家庭教育。

其实,这一份份家书不正是傅氏父子频繁的沟通吗?这样的坦诚交流,让父子间的距离跨越大洋大洲,仿佛促膝长谈。也正是这样的坦诚交流,让远在海外的儿子还能聆听父亲的教诲。

或许你会说,当时的年代只能写信。那我们这个通讯便利的科技年代,不是更好交流吗?

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天津读大学的弟弟,主动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少得可怜。我爸妈常问:“你弟打电话回来没有?”我每次也说:“他不打,你们就打过去嘛!”可我爸妈总是说:“不打,他肯定学习忙,别打扰他。”这样你不来,我不往的亲子关系,如何能够更加亲密呢!

我想我家不是个例,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缺少沟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各种电子设备横行霸道,孩子们对着电脑手机的时间比父母多多了。长期以往,孩子脑中想些什么,父母都不知道了。所以,才有了“老师,我家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了,我真的拿他没办法。”

中国人大都是内敛保守,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父爱如山”,父亲对孩子都是这样深沉的。可我认为,山是成稳,不是沉默。人与人的沟通是需要互动的,亲人之间也是如此。

二、父母以身作则树榜样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1955年十月底,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一份家书中这样写道:“妈妈为了看护伦伦的病,上街买菜买食物,上楼下楼管这样管那样,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心里非常快活。没有女儿,等于有女儿一样。伦伦对我们的爱和了解,比对她亲生的父母还胜过几倍,这不是我们能所能获得到最大的报酬吗?一个人唯有不求酬报的施予,才会得到最大的意想不到的酬报。”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为了在儿子心中种下真诚利人的种子,傅雷并不是空谈一堆大道理,而是用自己和妻子日常的生活行为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不是做好的榜样力量吗?这不是最有说服力的吗?这不是最能让孩子引以为豪的吗?

除了此处,书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彰显作为父亲的傅雷,以身作则地教导儿子,比如:为了让远在海外的儿子不忘传统经典,提醒他要常读国学,傅雷不仅寄去许多经典书籍,更是在信中常与儿子谈论文学。为了让儿子认识到太容易亲信他人的缺点,他仍旧以自己“不亲信人言,等到我告诉你什么话,必有相当根据……”提醒孩子……

每每读到这样的地方,除了对这位明智的父亲充满敬佩之外,更加感叹:养孩子其实首先是对自己的一场修行考验。回顾我遇到的抱怨家长,大多数人都说:“都是因为忙于工作,疏于管教……”甚至还听班里孩子说:“我爸爸妈妈天天打牌,自己都只知道玩,凭什么要我好好读书?”当听到孩子们这些话,想必家长们心中定是五味杂陈。

所以,自己做到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否则,空口说道理,孩子听多了真的会嫌我们啰嗦。

三、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1967年2月7日,傅雷写信给儿子傅聪,“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读到此处,我又一次为傅雷的乐观、开阔的胸怀折服。我是个悲观的人,每次遇到问题,我都是想到最惨的结局。遇到挑战,都是想到我肯定做不到。这样的心理,我在班里的学生身上也屡见不鲜。所以,当我每次为他们加油打气时,我总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完全没有底气。

这样的我,其实和小时候经历有关。我记得最深的就是父母说的“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怎么考这么差?”鼓励的话语我真的记不得,所以才酿成我这样的悲观心理。挫折教育,是我们缺少的一课。

上一辈的人受文化的限制,无可厚非。现在的我们呢,还要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吗?

不,我们要与孩子共成长,与他们一起面对各种不如意,明白“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正如傅雷所言:“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作为一名老师,我真切感受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即将身为人母的妈妈,更觉“生儿更要养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不断践行,将知道化为做到,这才是知识的力量。教育之路上,我们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