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礼仪】传统礼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传统的交际礼仪中,主要是指称谓、相见礼,以及各种柬帖、信函和有关的礼仪文字。

一、称谓

      人际交往,必须先要称呼对方。称呼得体,双方首先产生了好感,下一步交际才要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称呼不得体,就有可能得罪对方,造成隔阂,势必不利于交际。古代称谓十分丰富而繁杂,可以划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在两大类的基础上,由于语境的不同,又可以变化出许多称谓来,一般称之为语境称谓。

      亲属称谓是称谓的母体,又可包括父系、母系、姻系、类亲属等几种。其中父系是主要的。传统社会中所说的“九族”,一般是指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四代,自己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四代,加上自己,共九代。每一代成员的配偶也属于九族之类。母系则指母亲娘家的亲属,一般向上推三代,向下推三代,中间则指母亲的兄弟姐妹。姻亲是因为男女双方缔结姻缘后,对各自配偶家族的称谓,比如丈夫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对妻子哥哥称内兄;妻子对丈夫的父母称舅、姑,后世又改称公公、婆婆,等等。

      社交称谓又称为非亲属称谓,具体来说,就是在亲属之外的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称谓。由于官阶、职位的高低不同,历来就有着分复杂的称谓。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诸行百艺、三教九流,又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再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乡邻之间、主客之间,都有着一系列的称谓。

      语境称谓,其实就是由于交际环境的不同、说话人与被称呼人之间地位关系的不同,或是由于说话、文字的前后连接所形成的语境不同,人们随机应变,对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加以变化使用而出现的一种称谓变体。大致上又有尊称、谦称、婉称、昵称、谑称、贬称等类,其中尤以前面两类使用得最多。

      尊称,是从尊敬别人的礼仪原则出发而形成的一种称呼习惯。传统社会里,称呼对方几乎不用“你”,北京人遇见平辈,则称“您”,一般情况下则都用代称。古代常见的“子”“公”“君”“卿”等,都与后世用的“您”相仿。比如“孔子”“朱子”都是尊称。君王称臣下,则用“卿”“爱卿”。对有知识、有名望的人称“君”“先生”对老人称“老人家”“老丈”“阿公”。对年轻男子称“郎”“郎君”。与关系较密切的人交往,尊称更多,按对方年龄、辈分、性的不同,分别用“尊兄”“仁兄”“贤弟”“贤妹”“贤侄”“世叔”“年伯”等称谓。或尊称“阁下”“足下”。称呼对方的亲属也要加尊称,如称对方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对方妻子为“尊夫人”;有时称“嫂夫人”,则又有了些亲切感。

      古人有名有字,称呼上也有讲究。平常交往,对人称字,表示尊重;如果直呼其名,则有羞辱之意。《颜氏家训·风操》中记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因此古人要自称名,以表示谦虚,例如诸葛亮自称亮。尊者对卑者也称名,例如君对臣、父对子。而对平辈或尊辈则要称字,不能直呼其。古人不能自己称字,否则就是“表德”了。如诸葛亮称鲁肃为子敬、称关羽为云长等。在古代,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

      避讳,也是对人表示尊重的礼俗,又分国讳、私讳两种。国讳是指全国人都要避的讳,皇帝以及皇帝的祖、父、皇太子等的名字都不可直接说出和写出,甚至连同音字都得避开。一旦触犯,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私讳则是某个家族里的避讳,当与这个家族交际时就要注意,否则也是失礼。《礼记·礼上》云:“入竟而问禁,人国而问俗,人门而问讳。”

      谦称,是对自己以及与自己这方面有关的人与事的称呼,主要是表示自谦。古人在称呼自己时根据身份的不同,可以用“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等手至可以用单个字说“仆”。朋辈间则称“愚兄”“劣弟”“小弟”等。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谦称只能由自己来称,别人不能称;敬称也只能由别人来称,自己不能称。为防止闹出笑话,可记住一句话:“家大、舍小、令他人”。意思是对待长辈应在称谓前加一“家”字,称呼辈分低的或者年龄小的人,可以加“舍”字;而称呼他人亲属,无论什么人都要在称谓前加一“令”字。这样的称呼方式,就是在如今的社交场合也是十分得体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