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河的水文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松滋河河床宽窄不一,干流进口处宽约650米,大口处两岸间距达1200米;西支进口处堤距宽约千米,新江口大桥处宽约650米,而谢家渡河床宽仅400米;东支进口处宽约600米,而沙道观大桥处仅为222米。
松滋河多年径流量为459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松滋江段来水平均径流量的10%,洪水期间,水面坡降约为万分之一,建国后最大流量为1981年的11030立方米/秒,每立方米洪水含砂量最大值为:西支13.4公斤,东支9.08公斤,年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约占入湖泥沙总量的四分之一。
松滋河自形成以来,每年汛期分泄长江洪水,削峰作用十分显著,洪水期间松滋河分流量约占荆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荆江高水位时,松滋河每分流1000立方米/秒洪水,可使沙市水位降低约0.1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如若不冲开松滋口分流,荆江大堤乃至江汉平原难免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之初,松滋河在荆江以南的四条分流河道中,分流长江洪水的能力仅次于藕池河。1959年调弦口封堵后,松滋河的分流量逐渐上升至首位。
自松滋河有水文记载以来,由于泥沙淤积,进口不断抬高,河流日渐萎缩,水位也随之抬高,分流泄洪能力逐渐衰减。分流能力的衰减尤以东支为甚。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两支的分流分沙比基本为四六开,其后,东支分流分沙比逐年减小。主要原因是:“松滋河东、西支分汊口上游河段,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上世纪40年代后期,右岸边滩、江心洲不断发育,逼主泓左移,右岸陈家咀受顶冲,岸线崩坍后退,主泓迅速向右岸过渡,1952-1979年间,西支主泓相应右移了约200米,西支入口段与松滋河干流的衔接更为平顺,干流主泓顺直地进入西支。相反,东支背流加剧,成为侧面分流,降为支汊的地位”。(张应龙、张美德《松滋河东支(沙道观)分流分沙变化分析》)荆南三口分流量总体来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相对而言,松滋河分流量近几十年基本稳定,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松滋河纵坡为1‰,而荆江多年来平均水面比降一般是0.4‰~0.5‰;二是松滋河在境内受洞庭湖水位抬高的影响在一般水位时并不明显,只要不与澧水发生恶性遭遇,并不影响松滋口的进流;三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对松滋河的影响极其微小;四是松滋河进口河段河岸稳定,河床卵石显露,年际冲淤变化极小,过流稳定。
松滋河东、西两支过流能力,每年进出水量并不都是平衡的。这是因为该河与虎渡河、藕池河等的分流洪量不同,其东、西两支在下游互相交叉,与虎渡河在中河口又互相串通,因而经常发生互相顶托的情况,而且还受洞庭湖区澧水的影响,当澧水洪水与长江洪水不同步遭遇时,西支下段泄量大于东支下段泄量;反之,则小于东支下段泄量。
松滋河分流量逐年减小,特别是东支过流能力日渐萎缩,人类活动也是原因之一。松滋河形成初期,入湖口位于今澧松大垸,至1900年前后,由于泥沙淤积,洲滩段沿下延约40公里,到1954年再下延约30公里。从1976年至1988年的12年间,松滋河新河口、沙道观至官垸、自治局、大湖口之间河段共淤积泥沙7367万吨,年均淤积量567万吨,大量的泥沙淤积促使西洞庭湖解体,而且导致南洞庭湖由湖泊型向洪道型过渡,入湖口继续下延至沅江共双茶大垸东端。从1873年至今,松滋河入湖口由澧松大垸下延了130余公里。泥沙淤积使湖泊变为陆洲,围垸农垦不断拓展,客观上也加剧了这种态势。
泥沙淤积和围垦导致湖容减少,水位自然抬升,“小洪水,高水位,大防汛”这种不正确情况经常出现。因此,西洞庭湖成为江湖关系中各种矛盾交织激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该区域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和潜在威胁日趋严重,比其它区域的防汛抗洪更难应对,更为复杂,更具突发性。对于这种状况,人们深感焦虑和不安,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世纪50年代实施的松澧分流工程即为一例。该工程的设想:一是堵支强干,以水攻沙,即堵塞松滋河在湖南垸内的东、西两支,保留中支,使河道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减小泥沙的淤积量;二是堵支以后,原东、西支沿河堤防不再挡洪,减轻防汛负担;三是松、澧两水互相顶托的现象大大减少。但由于当年新展宽的洪道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以及其它原因,该工程报废。1960年,湘、鄂两省经协商,同意刨开堵口,恢复原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