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来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8

1.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观察作文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

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 在作文中创设情境,激 *** 感,培养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香山植物园。

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的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

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叶背是红红的'红背桂';叶子象七个手指的'七叶葵';叶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长满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让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画'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进行作文的第二步--'说'。在第一节作文课上,我组织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画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让大家也了解这种植物,喜欢这种植物。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

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是仔细观察了。

作文第三步--'写',安排在第二节课。学生们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再没有左顾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

有的同学写到: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

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

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

2.在活动中观察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劲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六年级毕业前夕,要写一篇《我爱我的学校》的作文。

写作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天天见到),又陌生(熟视无睹)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校园一角》摄影比赛。每人选出3张优秀的作品参赛。

参赛时要求学生以《夸夸我的学校》为题,在班会上介绍校园环境或设施,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课堂学习的动态。学生们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像个小摄影师。

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们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们的眼底。

照片出来了,学生们的作文也有了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切实感受到:花点功夫,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二. 作文教学过程中,逐渐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内控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我利用一些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1.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也是如此。记得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喜动物》一文时,我从学校找到了《小白兔》的录象。

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

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白兔外形时,录象采用定格,把最能显示小白兔样子的镜头定下来。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全身雪白的小白兔,真惹人喜爱。

然后在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

各部分仔细观察之后,再把录象完整地放一遍。配上音乐和旁白,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最后训练学生说一说到写下来。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

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

2. 小学生作文(关于一件小实验)的观察作文

我喜欢虫,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观察虫。今天,我把功课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观察虫的时候,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而且老天也开始“流眼泪”了呢!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见枸杞子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3. 小学生观察作文

葡萄丰收了

葡萄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浆果颜色有黑、红、紫、黄或者绿。在夏至秋季成熟。可制成葡萄干、葡萄酒;果、根、藤可入药。果能利尿,根藤能祛风湿。所以这种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品种也有巨峰、龙眼、美人指、马 *** 、乒乓、无核等500多种品种。每当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大串一大串或紫或红的葡萄就争相从葡萄茎上垂了下来,在太阳底下仿佛一串串珍珠,十分好看。

听了前面的介绍,你一定知道了这篇作文我写的是葡萄吧?没错,我写的正是我家的葡萄。

阳春三月,我家那棵葡萄树又抽出了新芽,那芽儿厚厚的,毛茸茸的,由小指大发展至手掌那么大,而那小小的花穗也从新叶的庇护中抽了出来。有一天,我终于在浇花时发现了花穗,那花骨朵儿小小的,白白的,并不如杜鹃、牡丹那么华丽,只是默默地吸引着蜜蜂的光顾。渐渐地,从那小枝上又长出了许多花,从两三个长到了最后的十来个。有微风吹拂时,花粉随风而去,花朵一摇一摆的,倒有几分情趣。

到了五月份时,花朵已脱落,留下的就是比葡萄籽大不了多少的小葡萄。这时,正是葡萄长得最快的时候,于是我天天找肥料,什么瓜子、果皮、乌龟换下来的水、淘米水,全给葡萄树“享福”了。为了让它甜些,我又千方百计找了些菜籽饼施上。所以果子长得十分快。已长到了小弹珠一般大小,果实有五、六串,每次浇完水,看着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我顿感十分欣慰。

六月,此时的葡萄,已经一串串垂了下来,大小也与弹珠相当,青涩的果实上也有些许泛了红色,也丰满了许多。正当我喜滋滋地等成熟时,去年的不速之客来了。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葡萄边,用嘴那么一啄,一粒葡萄就“报废”了,那不速之客正是鸟儿。为了丰收,我只好将垂在外边的枝条拉进防盗窗,再包上纸,这才防止了鸟害。

终于,七月份,我收获了六串葡萄!虽然被鸟啄得不成样子,虽然酸得牙都快软了,但那葡萄从嘴里咕噜噜地滑进肚子,我还是无比喜悦。

4. 小学生观察作文

[小学生观察作文]媒体的表现力,指媒体在表现客观事物时的能力,小学生观察作文.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可以增强其表现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猫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小学生作文《小学生观察作文》.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故乡的梧桐树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梧桐树的干、枝、叶、花、果.在引导学生观察梧桐树的叶时,画面上就出现了梧桐叶的特写镜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梧桐叶上.然后采用定镜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老叶和新叶的不同,叶形和叶脉的特点,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利用现代媒体的重现力,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媒体的重现力,指媒体可不受时空限制,将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相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以此为媒体,有利于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我校是少年军校,每年都要进行军训,今年还进行了会操表演,学校进行了全程录相.在指导学生写活动的作文时,我利用录相为媒体,再现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按活动的过程有序地观察.这样学生仿佛又回到了会操表演时那飒爽英姿、振奋人心的场 面,学生写出的不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而且注意了场面描写,文章生动活泼. 〔小学生观察作文〕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5. 小学生作文,写一则观察日记,怎么写的,

第一,注意本次作文的格式。本次作文要求写“日记”,除了题目,还应该在正文第一行的中间依次写上“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有时候“年”可以忽略不写。

第二,你所要描写的事物必须是你感兴趣的、熟悉的。当你对某事物发自内心产生兴趣,才会全面了解,深入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生动而真实。

第三,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观察方法。如果你观察的是静物,或者其他变化不明显的物体,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描述。如果你观察的事物是变化比较明显的,可以按时间的顺序进行观察、叙述。

第四,要调动各种感官,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进行观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详细叙述,才能突出重点。

第五,在观察中你有何感想或收获,可以在文末和大家一起分享。

谢谢!!!

6. 写作文观察的方法 小学生写作文怎么观察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水平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许多老师对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头疼不已,下面是我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几点经验,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积累写作的材料 阅读有利于写作,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引发学生的思维规范,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注重了以下工作:1.利用好校内图书室的资源。

对于农牧区的学生而言,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既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机会,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语句;2.要求学生每天抽课余时间看作文书,要读通读顺,准备一个摘抄本,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并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并且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在班内向大家推荐好词好句;3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我先把好文章印给大家,再和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分析,遇到好的语段,我还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4.利用好我们的教材。

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每一课都有好词佳句,教师在上课时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在“积累本”上,时常复习并学会运用,这样就达到了积累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而且还汲取了写作营养。

学生内化了这些营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样习作水平会越来越高,习作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二、降低习作难度,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法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三年级上册教材 *** 安排了十次习作,每次习作都有要求,但有些内容的要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关于写作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如果机械地照教材行事,学生不仅写不出好文章,而且会越来越对写作不感兴趣,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降低了习作难度。例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中第8次习作,要求写去年春节时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还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部分学生拿到作文题感到为难。

这时我就降低了习作难度,让他们写一件令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就行了。我还在班上承诺,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

难度降低了,而且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就能获得高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与世隔绝,应让他们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亲身体验。

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一篇作文《我最喜欢的植物》,课前我让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长势、动态、静态等,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尝一尝、闻一闻植物,调动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来充分了解植物的特点。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牵牛花的花托是甜的,花瓣是苦的;有的说葱白中间的粘液虽然像鼻涕,但是味道却很辣;还有的为了观察夜间植物的变化,竟然一夜没睡觉,他说牵牛花的花瓣夜晚慢慢合拢,黎明时分悄然舒展。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察心得,我又引导他们写好细节部分,因此那次作文同学们写得非常好。 写人、写景和写动物的文章也是如此,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经过细致的观察。

我们班写《春天》这篇文章时,我带领孩子们到田野里去观察大自然,那天天上白云朵朵,地下芳草如茵,春风轻柔,春意浓浓,什么“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五彩缤纷、春色满园、春意盎然……”一个个优美的词语都从孩子嘴里蹦出来了,那一次的作文课非常成功。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他将为你描述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

四、扩大习作阵地,让练笔的机会多起来。 单凭一学期8篇作文的练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训练量,增多练笔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渐渐提高。

我在班上开辟了下列习作阵地:1、周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交给老师,老师择优朗读评讲。

2、在班级墙壁上开辟“班级佳作欣赏栏”,不定期地把学生的佳作张贴出来,并加上评语,供全体师生欣赏。尤其是原来写作水平不太理想的学生,一旦有习作选上,我立即大加宣传、表扬。

时间长了,有许多同学主动要求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张贴出来。 五、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这时,老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反而容易束缚学生。

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最有益、最熟悉的内容来写。正如扶学步的小孩走路,立足于他自己走,“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

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可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六、习作时要求学生说真话、 *** 事、抒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感受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1、说真话,“一字真言”。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他不会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语。

7. 小学生作文 观察蚂蚁

蚂蚁喜欢群居,它们很团结,总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今天,我去观察蚂蚁,看见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

他们喜欢搬东西。我放了点面包屑在地上,来了一只“侦察兵”。它一看是食物,侦察兵马上就转身去和“队长”碰触角,好象在说:“队长,前面有食物,你去通知所有人民去搬吧!”然后,一大群蚂蚁爬出洞来搬食物,有的蚂蚁用夹子夹,有的两只蚂蚁一起抬,还有的一群蚂蚁一起搬。我用小木棍把食物移动了一下,蚂蚁一看情况不妙,连忙爬回洞里去了,我把食物捏成渣,放到洞口,过了一会儿,一大群蚂蚁爬出来把食物搬走了。

我观察发现,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和咸的食物,我把有点辣的食物放在那儿,它们只看了一下就爬走了。

8. 小学生观察日记怎么写

小蚂蚁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菜地里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

我发现,小蚂蚁的嘴巴和我们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个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一节是它的头部,第二节是它的腹部,第三节是它的尾部。长了八条腿,有趣的是它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我想为什么它要长二根触须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个明白,这时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发现地里有只死了的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它用触须向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的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拖着往洞里搬。我兴奋地对着妈妈大叫:“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招唤同伴的,是它们用来交流的。”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