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发展是选择留在县城or大城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一边是发展前景更好、竞争压力巨大、生活成本更高的大城市,一边是安逸舒适、祖辈居住、熟人社会的小县城——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个?

经数据调查显示,16-40岁的“小镇青年”中,将近有八成表示,身边同龄人“有一半以上选择去大城市发展”;选择留在当地的小镇青年,超九成打算去大城市发展。

这曾是许多年轻人思考过的问题,也成为综艺、影视、文学作品的讨论素材。40多年前,罗大佑就在《鹿港小镇》里提到,那些“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感慨着“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近些年县里人口流失严重,上了大学的年轻人选择去北上广深发展,学历次之者也倾向于去大城市打拼。

怎么办?难道要看着小县城“空心化”?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份文件,其核心,就是一个“补”字:县医院、步行街、菜市场、幼儿园、停车场、旧小区……方方面面都要开“补”。

为什么?因为这些看似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折射的是县城公共资源缺口大、发展差距明显、人才外流严重等问题。

这一情况在农业县较多的中西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县城人口净流出的比例高达到80.9%。这其中,93.7%的东北县级行政区存在人口流出,黑龙江、吉林接近100%;陕西、甘肃、贵州等省份也超过了85%。

本身底子差,条件不均衡,发展空间还小。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走后,县城还有机会吗?

一些观察者认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可以考虑把县域间协调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在土地、资金、交通、税收方面给予专项支持,给县城更多自主发展权和与之匹配的财权。

同时,县城更要“争口气”,力求摆脱“半悬空”状态,与城市和农村对接好,用好两方面资源;规避“大而全”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好的投资项目,提升产业配套水平,让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

考量这些做法的成效,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本文开篇说的那个“抉择”:如果更多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愿意奔县城去,那才是真做到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