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编辑本段]作家简介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作者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后去世,具体地点不详呼兰河传》比之于《生死场》,情感上要细腻得多,文字也打磨得比较漂亮,三十岁的萧红用一种较为包容的眼光看待愚昧的故乡,看待那些麻木的心灵,当她写到童年的记忆,写到后花园中的小黄瓜、大倭瓜,那些蝴蝶、蚂蚱、蜻蜓时,笔触仿佛还有了一些温暖、一些阳光的气息, 但它与《生死场》在本质上的凄冷、荒寒是一致的。这些许温暖更映衬了心灵荒寒、灵魂死灭的存在的可怖。叙述者变得更为深藏不露,仿佛没有了生死场里那种撕心裂肺似的直接呐喊,但我们仍旧能感受到作者悲悯的眼光在文字之上流淌,在那些表面温和平静的故事里头,有着她泣下的血泪:“人生何如,为什么这样的悲凉?”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呼兰河传》是她家乡的事,这个含泪而出走的娜拉漂泊一生,不肯承认自己是有家的人,然而,她的心底是多么依恋家乡,思念着她的祖父啊。
萧红的一生凄惨。童年时期没有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少女时期感情受骗,被人抛弃在旅馆做人质,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后来跟萧军相依为命,但是性格不合,常常产生矛盾冲突。
“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痛苦的经历,生活的苦恼,使萧红感觉到女性的悲哀,甚至有些陷于这种悲哀了,有些不通世故地常将这些苦恼跑去说给鲁迅夫人许广平听。她认为自己的身世是很凄凉的,然而,在很多人的眼里,萧红一直是受到朋友的关爱同时也是受到人们尊敬的。在那样的年代里,有几个女人能像萧红那样作为一个作家得到尊敬?萧红是不理会这些的,她只一味地天真,不通世故地天真。
写作《呼兰河传》的萧红已经变化了,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经历了内心与外在的种种变故与波折,身边没有了写作《八月的乡村》的“保护人”似的萧军,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她心目中的故乡也从要逃离的陷阱变成灵魂的寄寓之地——尽管那里不是开遍鲜花的天堂,但也不是布满荆棘的地狱;那里是混沌初开之地,那里是生产着绝望的希望之地。
成熟的萧红换了一副眼光看待故乡。故乡,尽管她蒙昧,蒙昧得令人痛心,可是她又是包容的,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都在其中。萧红找到一种最能表达自己与故乡的血肉联系的笔调。在这种书写中,萧红重新确认了自己与故乡、与呼兰河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对立性的,而是对话式的。在重新书写故乡、回忆与辨认故乡中,故乡给萧红展示了新的启示、新的内涵;同时,萧红在写作中重新确立了与故乡的关系,那是与她血脉相通的根。
在这样的写作中,萧红获得了心灵的慰藉。 。
参考资料:语文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