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将行歌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0-04
朝廷昏庸,税赋太重,那一年,正逢蜀中大雨连绵,天下大乱,盗匪横行。他师承卧龙一脉的一身技艺,却不愿卖与帝王家,于是将师傅留给自己的几枚铜钱,换了钓叟的鱼线,隐于山林做了个洒脱的隐士。但好景不长,关外异族敌冦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把人当人看,更甚于朝廷,他终于是坐不住了,化身一个睥睨四野的大盗,劫富济贫,枕风宿雪。他的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欲行招安,他本不愿入住庙堂,但势力里太多的人,太多的掣肘,太多东西都变了,最重要的是人心都变了。当他被推上大将军的主位,披着那一身凛冽的铁甲,却已经萌生退意。终于将异族赶出关外,皇帝为了示恩,将国之明珠赐婚给他,那是皇帝最美的公主,他看着公主头上至美的玉簪,心里却想着如果戴在另一个女子的头上,她一定很喜欢。于是他真的要了一颗明珠,却不是公主。他带着那颗倾城的明珠,想着当初见她的时候。那时候他还不是将军,那时候她还是个卖艺不卖身的艺妓。那时候他将异族赶出那座有她的城,好不快意,策马扬鞭而过,她就站在人群前面,快马扬起的风,将她的裙角掀起,惊的她好不羞涩,他却只是快意的笑。庆功时她献曲一首,为了感谢他救了城中百姓,为了感谢他救了天下。他做了她的入幕之宾,她心甘情愿,他说从京师回来就娶她,她轻嗯。待到他回到相遇的城市,她却已经死去,她被逼着接客,以死明志。他杀了好多人,那一年的冬天飞雪落在地上都被染红,。站在她的坟前,他握着那颗足矣倾城的明珠,丢入山林,惊起无数鸟雀,佳人不在,要明珠何用。他在庭院种下一颗枇杷树,好多年后,有朋友来看他,问他为何庭立枇杷?他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谨以此文献给《盗将行》~~千山雨客
第2个回答  2018-11-02
盗将行讲的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大盗路上调戏了一名女子(强制性的把人睡了,结果发现那名女子是个黄花大闺女。大盗觉得这事得负责任!便问明了姓名住址等,并许诺会带着几件像样的聘礼来娶她)。为了娶她,行盗到关外看到异族入侵,将本国百姓杀的横尸遍野,那些侵略者还笑的跟恶狗一样呲牙咧嘴的,他悲从心中起,毅然从军。经过多年征战,立了大功,谢绝了皇帝的封赏,一心只想着当年的女子。回乡后,却听眼前的屋内传出不知是谁的抚琴声和小孩的吟唱声,眼前的她如隔天边,仿徨良久终悄然离去。本想归来与她过简单平凡的日子,却没想到那女子早已成家,一切的一切都已不重要,把打算给那女子当聘礼的夜明珠拿来弹了山中的鸟,爱她就当她已经死了吧!亲手在门口栽下一棵枇杷树以怀念
第3个回答  2018-11-25
  野史记载:宋徽宗二十年(1120年),朝野动荡,边疆不稳。时有盗者,取官济民,凡京中贪官,无一幸免,民咸敬之,却无人知其真面目。然自徽宗二十三年,此盗未曾出现,至徽宗二十六年,此盗入南京王府,未取它物,仅盗走一玉簪,自此匿迹……

  野史记载:宋钦宗元年(1126年),金军将领完颜克图率军攻陷宋都汴梁,钦宗被俘,民不聊生。1127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政权,时宋军与金军交战,一小卒一箭射杀完颜克图,而后屡立战功,官至护国将军,班师回朝后,宋主欲对其大行封赏,然其自辞官职,自此匿迹……
  
  公元1137年,一笑轩内,座无虚席,席前坐一中年男子,相貌非凡,文墨中颇有武将风采,有听者席下暗叹:此等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奈何天公不作美啊……,只见男子手执醒木一敲,“今日我给诸位讲讲那位消失大盗的故事。诸位都知道这大盗在十多年前劫富济贫,百姓视之为神明,诸位可知为何这大盗消失几年后,又于南京王府盗取一支玉簪此后便再无消息……”
  “没错,我就是说书人,也是大盗,亦是护国将军,二十岁之前,我从师傅那里习得武艺,学成后因喜自在生活,却看不惯贪官污吏,由此开始了劫贪济贫的生活,本以为自己一生都会这样一个人渡过,清风明月、落日余霞,却不曾想她走进了我的生活,那日,在盗取康王府珍宝夜明珠后,为躲避追捕,我纵马逃出城外,却因勒马不及,无意中轻微带起路边一女子的裙边,看官兵并未追来,我下马向女子道歉,却不想只此一眼,便是一生,自认这世间没有盗不到的东西的我,却开始担心盗不到她的心,然而自己的心却已被她带走,因为这一眼,我忽然想不再为盗,娶其为妻。老天待我不薄,我盗得了她的心,然后我渡过了此生最快乐的三年,我陪她吃巷子里的那家汤面、谈笑中窗外白雪纷飞,不惜用夜明珠做弹珠弹山雀……
 
  公元1126年,我决定娶她,听闻南京王府中有一玉簪,得之赠予心爱之人,可与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我决定将它偷来送给她,和她说好过些日子我就会回来迎娶她,之后就踏上了去南京的路,在我盗得玉簪返途中,听闻金军攻陷汴梁,一路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我慌张的回到汴梁,路上不停的安慰自己她一定没事,却不得不接受她已过世的现实,
  可能贼就是贼吧,不论我是否劫富济贫,报应终究还是来了,我失去了最心爱的人,
  自此我弃盗从军,带着对她的留恋,将一腔恨意全部放在了金军身上,将士们都说我在战场勇猛异常,却不知我心中满是为她报仇的怒意与没有留在她身边的悔意。最终金军败退,我射杀了完颜克图,也因此被封为护国大将军,朝堂之上,我推却了赏赐,辞掉了官职,来到了那个有着她爱吃的汤面的巷子,开了这一笑轩,成为了一个讲尽故事,却走不出自己故事的说书人。”
  “……在大将军辞官之后,便无人知晓其去处,徒留这么一个故事,我偶然闻得,讲与诸位听。今日就讲到这里,多谢诸位捧场。”
  一声醒木,众人还未从大盗的故事中回过神来,却发现说书人已然转进后堂,众人起身四散,说书人转进后堂已是泪流满面,看着后堂院中的枇杷树,树上挂着那只未送出的玉簪…
第4个回答  2018-09-24
徽宗二十年,一劫富济贫,看不惯贪官污吏,通过盗窃贪官钱财施予平民百姓的盗窃,在一次纵马逃城时带起一女子裙边,看官兵并未追来,就下马致歉,没想到一眼定情,便暗下决心不再为盗,取其为妻。

天随人愿,大盗盗得了女子的心,共渡了三年神仙眷侣般的生活,陪女子小巷吃面,谈笑飞雪,还不惜用夜明珠做弹珠弹落山雀……

公元1126年,大盗决定娶女子为妻,听闻南京王府有一玉簪,得之赠予心爱之人,可与其永世不分,大盗欲窃之,便辞别女子并道明数日后迎娶她,轻装踏上南京的路。待窃簪返途,听闻金军攻陷汴梁,一路烧杀抢掠,民不聊生,大盗马不停蹄赶回汴梁,心中期盼女子一切安好,却还是不得不接受她已命丧黄泉的现实,大盗肝肠寸断,悔不该留她一人在汴梁孤援无助,也恨自己盗即为盗,或许无论是否劫富济贫,终有报应。

但一腔恨意无法消停,大盗就此弃盗从军,带着对女子的留恋,战场杀敌勇猛如虎,最终金军打败,大盗射杀了完颜克图,也因此被封为护国大将军,可于钱财官爵他终无眷恋,便于朝堂之上辞官返故,回到了之前和女子共渡的弄堂小巷,当起了说书人。

每日堂前座无虚席,百姓都爱在大盗的“一笑轩”里听着他讲一个盗贼、一个将军和一个女子的故事,每每众人四散,却徒留这说书人后堂泪流满面,望着女子在庭院中种下的枇杷树,那支挂在树梢始终未送出的玉簪,那玉簪也讲述着大盗说尽生平事,却终究走不出自己的故事……
第5个回答  2018-09-14
大盗踏遍三江六岸,借刀光做船帆,枕风宿雪,与虎谋食,拎着钓叟的鱼弦,肆意轻狂地问卧龙几两银子一钱。一日劫皇城出,城内警报四起,侍卫百骑追逐,跑马正酣之际,看到轻飘飘的衣摆,趁擦肩把裙掀,大盗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了姑娘的心弦。大盗隐退江湖,携姑娘回故乡蜀中隐居,谈花饮月赋闲。外寇犯边,烽烟万里,大盗应征从军,洞房花烛夜,春宵梦醒艳阳天,姑娘睁眼,大盗身上铁甲寒意凛冽。蜀中大雨连绵,关外大盗浴血奋战,横尸遍野。功成,群雄庆功,大盗功高狂傲,群雄不喜,群起攻之,大盗将群雄一个一个掷下酒宴,谢绝皇帝策勋十二转,只想为姑娘窃一支玉簪。离故乡只隔一箭之地,隐约有人在浅唱弄弦,身经百战的大盗竟然彷徨不敢向前。终与姑娘相见,得偿夙愿,携手入巷间,吃汤面,笑看窗边飞雪,取腰间明珠弹山雀,立枇杷于庭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