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普通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5-04
这是我以前找的资料,我只能找到这个,你看看吧,希望能帮到你呢~到各大建筑网站上搜一搜,应该有~

大模板施工工艺
①施工准备:
1)因大模板检验需要检验平台,因此大模板出厂前,工地应派技术人员到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厂。大模板及配件进入现场后,应按设计方案有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二次验收,并按规格、品种、编号、分类码放整齐,以备现场安装取用。模板及配件码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设施。为节省施工现场空间,工地配置大模板支撑架,以存放闲置的大模板。
2)大模板与模板附件连接均为螺栓连接,要按施工需要准备好螺栓、平垫、弹簧垫并确保连接可靠。
②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清理楼面→弹模板就位线→做砂浆找平层→绑扎钢筋→固定门窗模板→安放角模→安装内模→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模→锁紧穿墙螺栓(调整模板垂直度)→检查验收→浇筑墙体砼→拆模→清理、移位下段施工。
1)清理楼面,并对安装处做砂浆找平层。当模板竖向支架安装在土层地基时,基土必须坚实,且有排水措施,支架支柱与基土接触面加设垫板。要有雨期施工防基土沉陷和冬期施工防基土冻融措施。
2)根据图纸要求弹出墙的边线和模板位置线,对于外墙标出墙体轴线,使外模板安装误差在相邻轴线区间内消除,防止产生累计误差。
3)墙体钢筋绑扎后,在设有穿墙孔位置边缘和安装阴阳角模的钢筋网边上,竖向加焊三条与墙体同等厚度的定位钢筋。
4)模板安装应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胀模、不跑模、不变形。堵缝所用胶条、泡沫塑料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浇入砼。
5)组装外墙模板时,墙体外模及阳角模就位,紧贴粘有密封条的导墙处的脚手板上,在上排穿墙螺栓上加装塑料套管 ≥33,浇筑砼后,以使外挂架T型螺栓顺利通过。在其它部位均采用锥形穿墙螺栓,方便拆装。
6)组装内墙模板时,以墙的边线和模板位置线调整模板,控制墙体尺寸,用三角木靠尺和线坠调整模板垂直度。在模板及阴角模下部用水泥砂浆封堵,避免墙体出现烂根现象。
7)模板安装前,施工缝处已硬化砼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松散砼及其软弱层,应剔凿、冲洗清理干净。受污染的外露钢筋应清刷干净。
8)模板安装前,钢模板内外灰浆(含模板零部件)必须铲除清刷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对影响结构或妨碍结构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脱模剂,不宜采用。采用柴油、机油(不准刷黑色粘稠废机油),要涂刷均匀,不准汪油和淌油。严禁脱模剂沾污钢筋及砼接搓处。
⑼模板拆除工艺流程
①浇筑外墙砼时,在外墙外模板内侧,内板上部安装导墙木板。
②模板拆除时,结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侧模以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模板拆模保证墙体砼强度不小于1.2N/mm2时方可进行此顶工作。
③梁、板模拆除,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以下砼强度拆除底模板: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百分率计(%)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④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上表强度要求方可拆除。
⑤结构拆除底模后,其结构上部应严格控制堆放料具及施工荷载。必要时应经过核算或加设临时支撑。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⑥模板拆除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防止模板与硬物碰撞,严禁用撬棍撬和用大锤敲打。
⑦大模板及阴阳角模在每次起吊前,必须严格检查吊环是否焊牢或连接牢固。检查是否有开焊或裂纹。严禁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吊环。
⑧起吊大模板时,应将与墙体相连的穿墙螺栓等附件全部取出,使大模板完全脱离墙体,经检查无误后方准起吊,提升模板时速度要缓慢。
⑨拆下的模板及附件应及时维修保养,清理干净刷油或脱模剂,并分类整齐堆放。
⑽安全注意事项
①堆放大模板时应面对面放置,若平放,高度不能超过14层,且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②大模板在施工现场支设和存放时,若使用支腿,首先要在大模板底部加垫100mm×100mm的木方,然后用调节丝杠调整大模板放置的角度,使大模板与地面的夹角≤740,即大模板存放的自稳角a≥160,以保证大模板存放的稳定性。
③大模板在施工楼层停放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沿外墙周边放置。
④大模板吊环、外挂架点及其钩栓为重点防护部位。吊装前应严格检查吊装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焊牢,严禁吊装有隐患吊环的模板;外挂架应严格检查挂点部位是否开焊,钩头螺栓是否有开裂现象,应检查各杆件间的焊点及连接螺栓有无开焊或松动。严禁有隐患的外挂架上墙。吊装时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⑤拆模起吊前,应检查穿墙螺栓是否拆净,在确认无遗漏,并在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
⑥禁止一次起吊两块或两块以上大模板,起吊时,吊钩应与模板在同一平面,不得斜吊,严防大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撞相邻模板或墙体。
⑦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模板作业。
⑧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大模板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整体稳定有无问题,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好。连梁处配置梁模,楼梯间按外墙模板配置,楼梯踏步配置踏步模板,踏步模搁置在上下台上,转动调节丝杆调平,加固后即可浇灌,使用方便灵活。
⑾梁、板模板安装:
①板利用满堂架支撑,满堂架搭设要求:立杆间距不大于1m,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2m,且不少于3道,在立杆顶端加U托,托住主龙骨。要求主龙骨用70mm×100mm方木沿开间长向设置,间距不大于1m(按立杆及U托设置),次龙骨用50mm×100mm方木放在主龙骨上并垂直主龙骨放置。光面竹胶板铺钉在次龙骨上,要求板面平整光滑,板缝用海棉条贴严。
②板与墙接触处阴角做法:为防止出现错台,浇墙砼时适当将墙内侧砼浇高出楼板底标高5-10mm,支楼板模时沿墙设置一道50×100方木,在铺钉光面胶合板与墙接触缝用海棉条封实,防止漏浆。
⑿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进场前严格检查
模板进场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加工精度、支架焊接情况等。
(2)冬期施工模板多采用聚苯板保温,在混凝土浇筑后用草帘被覆盖,要求覆盖牢固,特别是迎风面、结构转角易散热处适当增强保温措施,并依据测温情况适当调整或增强保温措施。
(3)墙柱烂根的处理
①传统做法为在墙柱模板支设后用砂浆或其他材料填堵,漏浆烂根现象仍无法全部根除,反而有时会造成夹渣现象。
②墙、柱根部采用抹砂浆台和加设海绵条或橡胶软管的办法,基本上能解决漏浆的问题,但砂浆强度不易保证,剔除后不美观,且费工费料。
③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米和2米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或橡胶软管的办法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4)模板漏浆处理
①顶板模板和墙体的接缝处理
1)可采用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浇筑高度的办法处理,即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高出楼板底标高8~12cm,在剔除8~10cm浮浆后将顶板边木方靠紧墙体后支设顶板模。
2)顶板与墙体的接缝处,如果将顶板直接靠墙上,容易造成接缝过大导致漏浆,另一种成熟的作法是用带企口的木方代替板模,在木方上留一个宽25mm、深15mm的企口,顶板模板搭在企口上,顶板模与木方接触处垫上海棉条,防止漏浆。
②大模板拼缝的处理
虽然整体式大钢模板的拼缝较少,但由于塔吊起重量的限制,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模板拼缝,这些拼缝一方面可作为模板的调节缝,另一方面可防止漏浆。
③木模板施工,上下层楼板接缝处容易出现漏浆现象,可在外墙外侧浇筑导墙,其高度与楼板厚度相同,作为楼板浇筑时的侧模,并在模板外侧加焊5个厚的钢板控制负偏差。
④模板拼缝内侧用海棉条镶嵌,挤紧防止漏浆。
⑤墙体阴阳角模板的螺栓和拼缝螺栓必须紧固到位,并增加弹簧垫。
(5)防止胀模、位移可采取的措施
①控制模板设计强度。
②加密背楞。
③模板支设前放好定位线、控制线。
④墙柱模板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
6.成品保护措施
(1)吊装模板时轻放轻起,不准碰坏已完成的结构,并注意防止模板变形。
(2)严禁用大锤砸或撬棍硬撬门窗框模板,应松螺丝拆卸,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3)模板的堆放、清理和修理。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模板的板面及缝隙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保证下次使用不出现粘模现象。模板使用后要进行维修清理,如模板清理、变形的校正、模板配件的更换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