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门街的街名趣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地图上标有“黉门街”算起,此街已超过百年历史,市民或读或写,都滚瓜烂熟地是“黉门街”。可是,刚好到了百年之际的2004年2月,热心的市民发现,该街口,即南桥商场一侧,不知何日,一个大型指路牌上却成了“簧门街”,拼音也成了“HUANG”,当即由成都晚报组织由市民参与的“纠错别动队”予以曝光,提请有关部门及时纠正。
到了2008年8月,市民又发现在浆西街高架桥一侧,一块悬空路牌上的黉门后街成了“簧门后街”,拼音也由“hong”变成“huang”。成都日报予以曝光,次日“簧”字被改正为“黉”。可惜“黉门”拼音却莫名其妙地拼成了“huangmen”。市民和媒体又揪着不放,再次日才彻底纠正过来。真是“一波三折”。期间,一位老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这条后街居住了七十多年,一根生都是“黉门街”,现在反而成弹簧似的“簧门街”,有的公交车上的语音报站也是“簧门街”,让人哭笑不得?
时间到了2009年1月,成都媒体针对去年的纠错作了一次回访,证明“黉”不再“簧”了。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从石羊场到火车北站的28路公交车,沿途所有站牌的运营路线图上都是“簧门后街站”(其实是2008年的“漏网之鱼”)。成都媒体不得不再次曝光予以纠正。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武侯区教育局等机构均在黉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