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访者,你在做心理咨询的前后,有出现躯体症状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作为来访者,你在做心理咨询的前后,有出现躯体症状吗?

首先,不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治疗师,他与来访者的区别,只是前者掌握了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技能(持证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而后者是求助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人,作为后者的来访者, 可能在心理咨询或治疗前会出现躯体症状,当然,这也包括他之所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解决问题(心理异常)所产生的躯体症状,然而当咨询或治疗以后依然会出现他曾经问题(心理异常)所产生的躯体症状,这都是正常的。

心理咨询师所面对的是来访者,而来访者的问题是需要心理咨询师给予解决,这样一个解决的过程也就被称为心理咨询,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是由心理咨询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技能与来访者通过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 不论是普通性的问题,还是心理某种疾病的问题,这都需要一个咨询的过程,而这个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师都是采用相对于来访者问题的解释和疏导,必要时采取简单性的或适用性的治疗(如果是心理病症的患者,需要是在康复阶段)。

这也就包括日常生活当中,让我们产生心情低落的烦恼,或是心理障碍方面疾病造成我们产生躯体症状等,不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来访者应该知道,咨询或治疗的过程他只是一个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知识性技巧功能的反应,而来访者所产生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性的基础, 换句话说不是即刻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说基础性的根基都是比较牢固的,因此任何一个咨询师或者是心理治疗师都不可能通过即刻性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给解决,有些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可能要阶段性的,或较为长期性的通过心理咨询的疏导和治疗才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或消除。

比如, 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或治疗,其实他的目的就是让心理咨询师运用某种技巧或者手段来达到他的目的,消除他的社交恐惧,这就是来访者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是将心理咨询师的技能,不能看作是一种目的化,更不能把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与他之间的交谈仅仅看作是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也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治疗他的社交恐惧, 这也是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社交恐惧的根源之一,是不能体验到人际交往当中的乐趣,而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又无法用讲道理的方法,使他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因此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只有在交谈当中去感动来访者,激发来访者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并且教会来访者如何应对,类似在社交恐惧当中所应该应对的方式方法。

这样一个咨询或治疗的过程也就完成了, 但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既不能保证在咨询或治疗以后来访者在以后的社交中不会产生恐惧,更不敢保证,来访者是否会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因为行驶咨询技能和治疗的过程当中, 只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技能体现, 而咨询与治疗的效果,还要与来访者的接纳程度,以及后期的锻炼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像某些心理病症都是长期逐步的形成,更是具有稳定性基础,所以要想通过一次性或几次性的心理治疗,达到完全质疑的效果可能性极小,因为任何一种心理障碍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治疗好,只有通过坚持或阶段性的持续治疗,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不论你咨询或治疗前产生躯体症状,或咨询后产生躯体症状,都是正常的。只有当你的原有问题或心理障碍得到了治愈,你的躯体症状才有可能完全消失。

作为来访者,你在做心理咨询的前后,有出现躯体症状吗?

现阶段在中国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基本都是焦虑,强迫,疑病,恐怖,抑郁,失眠,或者已经符合诊断标准的症状了,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障碍,再就是亲子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

凡是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学生学习障碍的来访者,他们的焦虑往往都比较高,所以基本都会有躯体症状,尤其是疑病症的躯体症状最严重。亲子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焦虑稍低一些,躯体症状不明显。

做咨询的目的,就是摆脱痛苦,消除症状,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解决的核心是焦虑,如果把焦虑降低到普通人工作学习的状态,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就基本没了。

所以咨询前会有躯体症状,咨询后症状基本消失。

如果咨询以后还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说明咨询效果差,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