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丙柄并竝剥)解析(十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但是这个东西很可笑的,那个时候器物一般都放在地上,人都在地上坐着东西还有坐吗? 这个底坐之形,纯粹是拿着现代人的生活里面的东西去解古人的。

在《说文解字》里面“丙”是指南方,叫“万物炳然”。这都不是它的本意,也是汉代的这个许慎望文生义,因为他也没见过甲骨文,他最多见过金文就不容易了, 是以清代的小篆为它的基础,然后望文生义,大概差不多。他还造了一个六书: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这些东西现在看都不是很准确 ,只是当时一个理论产生,大家看还觉得挺高级的。好象咱们现在科学当中的一些事情都是这样,现在看是不究竟的。

“丙”它作为天干的第三位,还借作为人名,贞人的人名,谁在占卜,作为人名或者占卜的人名字。

我们这个”丙“呢,它有的时候作为量词,这个量词在甲骨期很少很少,几乎不用。大家看我手写的那一部分, 他作为量词出现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借音字,是借过去的,这个音不是它的,意义也不是它的,但是被它借过去用了。 卜词有”马卄丙“,那个马看见我画的那个甲骨, 一匹马带着鬃毛,下面就是那个二十,甲骨文的十就是一竖,二十就是两个竖连起来,现代咱们叫它“nian”,二十叫”卄“,”马卄丙“的意思就是马二十匹。”卄“做量词它也可以给其它的作量词,再看那个甲骨文写的卜辞,”车二丙“,就是那个车两辆近似现在说的有两辆车。说这是我们在汉语当中量词刚刚出现的那种情况,混用。在甲骨当中还有一些根本就不用量词,就是”三马“,就是三匹马的意思,”马卅“,”马三十“。”卅“字大家看看上面写的,这是一个合文,后来又合音了,合成一个音了,这种情况不多。”卄、卅“,现在还用了一个不用那个字是两个字合起来的叫”甭“,就是那个不用,合文又成为一个音了,这种情况在汉语里面不是太多。

《说文》里面说“柄,柯也“,柯是什么呢,是斧子把。在咱们的诗经里面有:”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就是拿着斧子去砍斧子把。有一个比较,拿着斧子,本身手里就有斧子。段玉裁解析的这个”柄“就是斧柯,斧柄。

那么这些都是后期来的意思,本意只有”丙“搞不清楚,这个“柄”也搞不清楚,好多情况是搞不清楚。咱们有的说五千多单字甲骨的,有的说有四千多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认识的也就只有一千多。包括咱们现在十万多的汉字,我们能认知的或者经常用的也就三五千,前几天咱们谈的文和化的问题,什么是文化,十万多汉字你只认识三千或者五千,然后你就谈文化的问题那就太可笑了。你要谈文化的时候起码十万汉字你得认识八万,一个高中老师现在也就是五千多,而且还竟是些不究竟的,根本就是不知其所以然的那种认知,假的一种认知,一种向上的认知,一种自以为是的认知,那就很可怕了,何况他们还在教学生那就更可怕了。

”柯“大概知道,作为一个”柯“用就行了,”柯“就是斧子把,大家可以去查一下。

那天有同学在问,老师讲的”从“是什么意思? “从”咱们讲过甲骨了,你去看看它的本意吧,”从“,跟随,而且是关系比较近。它说这个字象两个人在地上相并之行。并列 怎么来的,咱们就应该清楚了。“并”就是两个人排着,“列”也是,一并以后就成列了,所以说是并列,这个要搞清楚。

这个字几乎没有歧义,大家的认知是相同的,汉代许慎《说文》里面说:并,相从也。”也有相从的意思,它和从的字形都是从两个人的。列、并排,并的结果就是排,并的结果就是列,并列、并排的意思。

大家再看这个 “竝”,是两个“立”字。“立”是什么?人立啊,它造字的规律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它是从自身开始的,就是两个“大”字,“大”字也是人,“人”也是人,就是两个人并列着站在地上,有站立的意思,“立”是什么就很清楚了,两个人并肩站着,就是这个“竝”的意思。

看我手写的那一部分。第一个是作为人名出现的,再有就是作为联词,并且,大家要注意咱们现代汉语的并且是有一个并而且递进的意思 ,怎么样并且怎么样,但是在甲骨里没有递近的意思,并就是并,两个字合起来,没有谁先谁后的概念。

有一个说法是这个“竝”有一大一小两个人,或者一长一短,也有的大小很近似分不出来,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是太准确,确确实实有一个大一个小一长一短的,但是确确实实也有分不出大小来的。只能说它在刻字的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了这种不能叫偶然的情况,情况非常多,也出现过大小,但是也出现过近似的,太近似了,确实不好分什么大小长短的。这个不能把它作为差别这样提出来,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说文解字》里面它作为“替”,交替的“替”,大家想想替是怎么写的,是两个“夫”,夫就还是寻两个人,“替”的意思,替作为动词,  在甲骨里它作为动词有被废除、断绝停止的意思。

看我写的卜辞:丁丑,贞,其竝ד,后面那个字”ד大家都不知道它发什么音,有定了音的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丁丑“是日期了,咱们说旬日开始占卜,一占卜占卜十天的,上旬中旬下旬,咱们在书法里面要落款的话是上浣中浣下浣,浣溪纱的那个浣。在这里面它就有断绝废除的意思。

现在看到的这个字是”剥“,咱们现在叫剥削、剥离,都和刀有关。在甲骨文的字形里大家能看到那把”刀“。在《甲骨文编》:“说文剥字之或体从卜。”那个卜是一个音,“剥”、“卜”的古音是相同的。卜是占卜的卜,占卜的卜是什么意思呢?

在卜板上经过凿钻以后灼烧它会产生裂纹,那个裂纹就象那个卜的形状,就是一条竖线,在甲骨文里面叫”千里路“,然后就会生出一些裂纹来,声音就”噗“的一声,有音有意有形,形音意三者结合只有我们汉字有。从卜从刀,刀是剥的意思,是剥离削削,分的意思,卜是音。《说文》上是从那个录,”录“将来咱们会讲到,从井底往上绞水的辘轳,和现在的辘轳差别不大。它说它的本意是刻、裂,经过刻分裂开,从刀从录,在甲骨中从刀从卜。

那么这些是今天讲的这几个甲骨了。那个”剥“大家看看那个刀形,这个”竝“要知道两人立,有并和列的意思,并和排的意思,两个”竝“”并“字概念是差不多的,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分化开始衍伸,就越来越不同了。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人事物理全是这样的,开始的大家都差不多,慢慢的经过演变发展以后差别会越来越大。那两个”bing“,一个是带木字的”柄“,一个是不带木字的”丙“。这是今天所讲的这些甲骨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