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日常修炼手册》读书笔记 内心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20岁初的时候,对“如何保养,如何成为优雅的女性”这类话题完全不敢兴趣,觉得活出自己最重要,像是快要摈弃自己身为“女性”的特性。可是随着年纪渐长,从“什么都想要”到开始慢慢学会取舍,身体状态开始向成熟发展,想要过精致的生活开始,我才真正开始正视“女性”这个话题。

如何做一个精致、有生活品味的人,如何保养自己,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更有魅力的人,这是我20岁后半段时期的课题。

要是以前,看到《女神日常修炼手册》这个标题,我就直接不看了,以为很肤浅。但大概是去年,在豆瓣上看到作者的专栏,一看便停不下来。如何成为“女神”,即如何成为优秀的女人,这应该可以直接作为一个课程来学习了。

花了十多个小时整理完了《女神日常修炼手册》,将我认为值得学习的内容记在了印象笔记上,21万多字的书抄了近2万8千多字的笔记,也是真心多。笔记跟原书内容一样,分为四类,外貌篇,内心篇,爱情篇和人物篇。

这篇是内心的笔记:

Part2 内心篇 耀眼的女孩都很拼

高贵优雅习成大法

没有什么女子天生就有高贵优雅的气质。一切收放自如的举动、节制有度的言语,都无外乎来源于良好的教养以及自身不断的修炼。

是否能够吐气如兰,取决于你腹中的食物

如果你没底蕴,就很可能表现为张嘴无词的没自信;如果你没知识,就很可能表现为贫乏无聊的没谈资;如果你的肚子里全是天涯八卦,那你说话的样子一定也是叽叽喳喳;如果你的心眼里全是不见光的妒忌,那怎么指望你的笑容坦荡真诚不粉饰不浮夸?

所以,能让你真的安静、真的自嘲、真的收放自如、真的原谅的秘籍就是:真的有自信。

** 什么样才算优雅?**

优雅就是精致、讲究、一丝不苟。你若是凑合对待自己,别人更不必细心对待你。

坚持每周食素一到两天,每餐饭都精心烹调,慢慢享受,只重质、不重量。

优雅就是不着急

不着急,就不会失态地指责别人;不着急,就不会做出潦草的判断;不着急,就可以慢下来,享受好的、不好的、所有的。
可以试一下,当你吃饭慢了、讲话慢了、走路慢了、举止都慢了的时候,你会生发出一股自然而然的风情。

内心高贵是女人所有美的前提

在我眼里,高贵首先就是光明磊落、有底线、讲分寸。

“贵”可能是外在的,“高贵”一定是内心的。

不拘小节和说脏话一点也不酷

一个连基本的“语言干净”都做不到的人,其他一切都可以免谈。我几乎可以断定,你会被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真正有品之人关在门外。

这世上最不划算的事情,就是一边在大白天坚守自己“不拘小节”的作风,高呼“我就是女汉子,我就是这么任性”,一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怨自己孤独寂寞没人爱,没异性缘。

多培养一下自身的学养和艺术气质,多看电影多旅行,培养点高雅的爱好,整个人的感觉,都会日新月异起来。

我始终坚持,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无论哪一方,努力做足了自己的特点,都不是为了取悦对方,而是更符合天然,更符合审美。符合天然的同时,愉悦了对方也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如果你不能改变“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宇宙,就改变一下自己的意识。

优雅是最自然而然的姿态,没修炼到那个份儿上,再装也不像的。

孤独是你气质进阶的最痛推力

我最欣赏的女人有好几种姿态,如果非要罗列她们的共性,首先跳脱出来的就一点:独。

单身打拼的时候,是锤炼自己内心、全方位加冕自我最宝贵的机会,你能不能再别人热闹的背后划出一片寂静园地自得其乐?你能不能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无需打爆好友的电话,也能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你能不能在朋友圈里满屏喧哗、晒吃晒喝的时候,十分有主心骨地做自己的事情?你能不能不借助酒精、不借助陪伴,就可以鸡血再造?这都是你可以努力的方向。

孤独和独立,共享一个“独”字。这个字,在我看来,是一剂非常珍贵奢侈的药剂,同时也可以描述使用这副药剂之后的绝佳状态。

“独”,在我这里约等于“力量”,有了它,我仿佛可以变成自己和周遭的主宰之神。

孤独是躲不掉的生活方式

人类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对一段关系寄望过深。
过于依赖父母子女间的血缘亲情,很容易控制欲过强,不分彼此;过于看重两性之间的恋慕之情,很容易在分寸的把握上失去平衡;过于强调自我与物质之间的支撑关系,很容易跨进“物化一切”的疆域;过于信任自己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丢掉勇气。
总之,很残酷的现实是,人在很多时候,就犹如一个悬在半空中走钢丝的活物,除了意志,没有支撑,没有依靠。

每每回想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觉得改变最大、成熟最快的,就是独自生活、打拼的那一段。

你有资格享受孤独么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孤独。能享受“孤独”状态的人,在我看来,是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惹人羡慕的人。

享受孤独的人,一定也有能力呼朋唤友;但能够呼朋唤友的人,不一定就能享受孤独。

我很佩服那些从觥筹交错的社交场合结束回家之后,还能点一盏灯,静静看一会儿书的人;还有那种明明有更诱人的机会,却还是给自己整理出三个月假期远游印度非洲的人。孤独对他们来讲,是精神享受的必需品,是一种奢侈,某种角度来说,代表了某人在精神出世与入世之间把握平衡的愿景。

孤独这事儿永远是小众的乐趣,因为浅薄、单调的人太依赖于生活的热闹、人际关系的陪伴等外物带来的刺激和赠予,他们的活力来源于外界输血而不是自身造血。
那么这样的人,就极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被心魔操控。被人重视,心花怒放,被人忽略,整日阴郁;有人陪伴,卿卿我我,乏人陪伴,无聊至极。

**别对自己太好了
**

你最怕什么,就给自己来点儿什么。如果有一天你胆敢挑战了自己最软的软肋,你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所畏惧。

《拆掉思维里的墙》,写过一种让自己变得更自信独立的方法,就是“小范围地冒险,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只有适当地让自己处在不熟悉、不舒服、不习惯的环境里,人的潜力和学习能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你才会反复告知自己,你必须学会一个人活着,因为你一生中有很多事可只能一个人面对。

即使嫁为人妇,也依然保持着常常做心理建设的习惯,要求自己保持清醒、保持独立。

自己的世界里,尚有太多事情值得专注,哪有时间精力胃不值得的人与事分心?

坏情绪是毁容神器

慢性毁容,你冤枉么你?

这些年我见过的真正显得幼嫩可爱的姑娘,尤其是比实际年龄小好几岁的姑娘,不外乎都是一副乐天派的性格,不爱抱怨,非常积极有能量,自身造血功能强,不依赖别人,所以也不会轻易被伤害。
那种不在乎和不纠结,是骨子里的,不是装出来的。宽容度高、速度慢、石头心,是她们的共同点。
“石头心”这一点,当然是相对于“玻璃心”来讲的,她们不会因为朋友或陌生人一句有意无意的难听话,或者一点点有的没的刺耳的声音,就不爽一上午,甚至愤愤一整天。
而“速度慢”,是指她们非常会有张有弛地生活,该有效率的时候雷厉风行,该享受生活的时候慢得下来,悠然自得。有可能上午拼命干活,下午美甲spa遛狗“打飞的”去旅游,一个也不错过。

“快得起来”和“慢得下去”,绝对是值得人修炼一辈子的事情。在纷繁事务中满头长包,和在无聊低效率中焦虑自责,都是伤身利器。

如果别人向你泼来硫酸,你一定能躲得开;可如果别人只是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你就一定躲不开,因为你非要把它们埋在心里,然后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完成自我毁容的过程。

没有人天生是驾驭情绪的高手

这世上究竟有几个人是天生就能够不在乎、不难过、不痛苦的?无非是经受过了数不清的负面情绪,度过了各式各样的失望、挣扎、恐惧、焦虑之后,才慢慢淡定下来。

这个世界上,自控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放弃了自控,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你们谁都可以来伤害我,而我自己,就是帮凶。

永远别说“我改不了”

因为一旦说了,你就永远失去了变身为更好的自己、赢得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世间适合你的路并不多,别一个任性就想要把它们全部堵死。

别把情绪化当个性。

女人因为敏感和情绪而格外可爱,却因为过度的敏感和不懂收敛的情绪而格外可憎。

有些方法可以控制情绪

找一群最能闹,你在她们面前最放松的朋友,和她们厮混一下,效果很好。

逼自己去健身房或者爬山,总之大幅度运动流汗,运动对心情压抑的治疗作用十分显著。

千万不要极端地生活和工作,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泡澡、和二货聊天、逛街大扫货、吃美食、听音乐、闻精油。

尽量少看那些负能量的信息和故事。多收集一些幸福的证据给自己看。

总之,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是真正地照顾好自己。

那些牛人朋友教我的事

与天学,与地学,与人学,其乐无穷。

不得要领,就从模仿开始

比如觉得自己情商不高,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的人 --- 找一个让你觉得很得体很舒服的人,反复思考她们的哪些举止或言谈让你舒服,让你觉得情商高?然后去模仿。

比如,同样组织一场饭局,你打算怎么开场?别人又是怎么开场?同样是第一次被陌生男人邀约吃饭,你打算聊什么话题?别人又触及或不触及哪些话题?

遇到突发状况,你满心燥热乱了阵脚,可你的气场女上司是怎么处理的?刚刚加了一个牛人的微信,你只会陈词滥调地说“你好我是谁谁谁,很高兴认识你”,可人家是怎么拉近距离,让你倍感亲切又不冒进?

给自己建一个鸡血库

选三个最正能量、最不缺鸡血的朋友,跟他们聊天,谈一谈最近他们都在做什么,未来有什么想法。

从牛人朋友身上学到的事

我受益最多成长最快的阶段,都是因为不断遇见优秀的人。

1 她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生活对自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从不满足。她们仿佛永远都有新目标,因为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才是她们最大的乐趣所在。她们都很讲生活品质,于是都不遗余力地去努力达成。她们永远在学习。

一个人在时间的夹缝中做什么,特别能反映她的精神状态和真实格调。

2 她们的思想都非常开放。

一个张开的口袋永远比一个半开的口袋要更迅速地盛满十五。我从不会听到她们中间任何一个人说,哦,这个领域我不了解,也不感兴趣。
为何有的人只能坐地等待机会,而有些人可以自己用手刨出机会,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求知欲,有没有开拓新疆土的意识。

总之,永远像小女孩一样好问,不封闭自己,不画地为牢,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种状态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你如何思考判断,经年累月下来,你会因为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而捕捉到常人看不到的机会。

3 她们非常在乎平台和人脉

人脉帮助你解决现实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人脉帮你带来宝贵的信息和机会。

你越牛,身边聚拢的朋友就越牛;身边朋友越牛,你也就有了更牛的机会。这绝对是最高效的良性循环。

有时候,旁人的一句话,顶得上你思索一年,旁人的一次教训分享,省得你白走一万米冤枉路。

4 她们非常拼,非常拼,非常拼

不懈追求的心+持之以恒的执行力

人和人最大的差异就在“是否有执行力”这一点。

在这个“知道时代”,“知道”是最没用的事,知道之后发生的事才有决定性意义。

但愿你的毅力和狠劲儿配得上你的野心。

女人最贵的首饰是“自我”

其实有些女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真的不需要人人都喜欢她、看得惯她。

你为什么不敢做“少数人”

行走世间的人类,正是因为从外表到内心,从举止到思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才显得格外有趣。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进步与否,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个性解放的程度,体现在对多元化价值观的包容。

有些爱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标准,爱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去给别人的生活态度下定义的人,并非都是固执信仰自己观点的人,反而很多人都是受害者转为施害者。

你永远都能“自己”选择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二十几岁的时光就这么一次,这段时间很可能是决定你一生能爬到多高的平台、拥有多大的视野、过上怎样的生活、会遇到些什么人的最好时机,悲观点说吗,可能对一些人来讲,还会是唯一的时机。
如果这时的你,在河流中站着,犹犹豫豫,没有向前走,那么等你来到泥沼中的时候,想挪步也挪不动了。

你耳边的所有声音,即使再振聋发聩,即使再不留余地,也是通过你自己的心起作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真正地胁迫你,除了你自己。

没有谁的选择不会触及传统、触及别人的固有思维、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没有谁的选择是轻轻松松没有阻力。决心尚且不够大,你连身边人都摆不平,谁相信你能在未知的漫漫长路上走下去?

你已经老了却不自知

在人生任何阶段决定改变都不算晚,但越往后,你付出的代价、你需要的勇气,都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因为除了方方面面的干扰,你的心劲儿也退化了,为什么退化呢?无非是长期的安逸和认命。

女人,怕什么过生日?要怕就怕自己有一天,凡事都激动不起来了,不再朝气蓬勃了,不再万事好奇了,不再相信自己永远有选择了。当这些都发生的那一天,你才是真的老了。

骄傲的女人最好命

从骄傲这个角度来讲,女孩子可以分为三类:不骄傲的、盲目骄傲的、骄傲的。

第一类。不骄傲的女生具体表现为:不相信自己有什么独特之处;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可以变得出众;悲观地定义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说话办事如履薄冰瞻前顾后。感情上也只会实实在在地付出。

第二类。盲目骄傲的女生主要表现在,从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问题;始终标榜自己的功劳;在团队协作中永远在琢磨如何出风头;在人际关系中从不知何为“妥协”与“随和”。在爱情中自私自利,完全不考虑对方感受。

第三类。骄傲的女生。她们的自信首先建立在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其次建立在对自己学养、阅历、思考力、判断力的明确和认可。她们敢做决定,是因为非常理性地分析过决定之后的结果,并且坚信自己能够承受;她们说的做的一样多,是以为不仅知道执行力有多重要,也知道兜售自己的观点同样重要;她们在高调和低调的平衡中游刃有余,因为对人情世故有自己一套解读;她们在人际关系中不卑不亢,更不会轻易嫉妒,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有另一番优势存在着。
她们不会惧怕道歉,也并不认为说出“我不会”“我不知道”“我没见过”有什么不好意思;她们从不刻意炫耀什么,因为与自己见过的更高层次的人相比还差太多;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坚持自己的好恶和原则,绝不人云亦云,也敢断掉常年带给自己负能量的人;与异性相处,她们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性别优势,既不会拼命地强调自己有多独立,也不会在爱情中丢掉自己;最最重要的是,她们非常在乎对方的诚意,当窥不到对方坦诚、摸不到对方的真心的时候,一定会坚决了断不再继续。

如果把每一个你认为妨碍你建立自信的点,都敲碎打烂踩扁捏爆之后,你是不是就可以收获自信了?

多多充实自己,用多几次的成功经历来打造自己自信的资本,当你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都优秀到可以为自己营造出最良性的循环,你就能因骄傲而收获更多成功的体会。

如果你认为一个畏畏缩缩、妄自菲薄、动辄内疚羞愧反省自己的男人很没气质很讨厌,那就别做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动辄就忧伤恐惧怕人抛弃的女人。

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最性感,因为她从不担心一段关系会溜走,于是也不会用力过猛像快要淹死的人抱着烂稻草。

别人对你的感觉,别人看你的状态,都得靠你自己营造出来。

如何保养你的社交圈

给你的朋友圈纤个体

练就更加强大淡定的内心,并像养鱼一样养活自己,只放净水进来,不放脏水。

那些人生境界仅仅停留在吃喝玩乐上、转帖一概低级趣味的朋友就不必了吧,不论他是屌丝还是土豪;那些满世界告知自己有多苦,到处抱怨加丢垃圾的朋友也就算了吧,咱自己的负能量,都需要时间心里去消解,哪有位置承担他们源源不断的污秽呢。

你的闺蜜是真心的么

女人之间的友谊,格外难得。因为女人是容易嫉妒的动物,又是格外在乎家庭的动物。前者决定了一大批女人很容易因为朋友某方面超越了自己而难以接受,后者决定了一旦成家之后,又有一大批女人爱开始没有时间心力去经营友情。总之,开始一段友谊太容易,结束一段友谊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的闺蜜是真心希望你过得好么?你是真心希望你的闺蜜过得好么?如果有一个答案为否,就不必再搂搂抱抱如胶似漆了。

那些奇妙的缘分定律

1有的时候,别抱怨身边朋友乱出情况层次低,那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也并不高,你登高了跑远了,会发现身边朋友梦想实现家庭幸福的多得是。结交的人段位高了,连呼吸到的空气看到的世界都会变干净。

2最强韧且舒服的朋友关系是:互相欣赏型。好的朋友必须有相近水平的阅历和心灵层面的匹配。

3时间长,并不是友情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

4友情最是缘分,缘分有聚有散。

对轻视你、嘲笑你、忽略你、冷淡你的朋友,不必费心再去争取。情谊这事儿,不是努力能得来的。

所有美好的感情,都从遇对人开始。

如何高效不痛苦地充实自己

电影《再见!不联络》中有一句话,“人生中有很多个十年,但如果刚好是18岁至28岁,那就是一辈子了”。

这最宝贵的十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又浪费掉了多少时间。

在记忆力最好,个人可支配时间最多,最少操心和牵挂,尚未被生活琐碎牵扯太多精力的时候,我究竟为自己人生未来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做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自我反思更有意义,只有内心真正有紧迫感、有荒废生命的恐惧感,才能由内而外产生出成长真正的动力。

读书是有追求的人一辈子也放不下的事

首先,读书是打破人自身局限性,扩展生命半径最快的方式。

可惜还有那么多人放着这些资源部取用,只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亩三分地里,自满者忧愁着,真是替他们感到遗憾。

其次,读书让我更聪明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你的眼界、你的见识里,只有你上班的单位、你身边的同事、你年终的奖金、你翘首以盼的婚事,那敢问你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准确的判断力又从哪里修来呢?

再次,读书,能让我变得更加有趣,不乏创意。

有次采访杨澜,聊到婚姻话题,问在她眼里,什么样的女人特别有魅力,而且能够深深地拴住异性的心?她的回答很有意思,能让男人大笑的女人。

只有真正具有幽默感、对事物的解读不落俗套、精灵鬼点子不断、想法新潮的女人,才能被称为是有趣的。

最后,读书给予我成熟和理性。

越感性的女人越要读书,而不是看韩剧。读书让你知道什么是现实,而韩剧让你远离现实。当你的思路跟随书里复杂的历史背景 、人物经历、内心斗争反反复复纠缠不清的时候,你已经是在慢慢变理性且成熟了。

一个人是否理性,与她的眼界、内心格局有着极大的关系。格局小眼界窄的人,自然大惊小怪无法淡定,也必定无法真正理性,只有强大的常识储备,才能让一个人冷静也不偏激。

旅行=独立+勇气

你常说要找到最爱的生活方式,可你至少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旅行的心得体会:

1能创造条件自由行的,就别跟团。怕麻烦的结果就是,收获大打折扣。

2看攻略可不是唯一的准备。少看几篇别人写的攻略,如果你在出发前就已经看了太多照片,又处处复制别人的玩法,你的旅行还有什么惊喜?

3不妨多看点书,了解一下旅行地的文化和历史。

4旅行的时候别永远惦记着拍照,还是用眼睛收藏吧。

5钱不够多、时间不够长,都不是你不旅行的理由。时间是被你自己懒掉了,被你的无组织计划给废掉了,而不是被你忙正事给忙掉了,你真以为你忙了多少有意义的正事么?别骗自己了。

**很多事情,都是你做了才会爱上 **

你对很多事物没兴趣,是因为你压根儿就没怎么接触过。当你认真尝试一次或几次,说不定它会变成你一生的爱好

当你不想吃什么,很有可能就是你最需要什么;你不想学什么,很可能你反而会被它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补充。

你无聊,是以为并不真切地知道,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好东西,有这么多等待你去开发、去感受的领域。我们为何要拼命地珍惜时间?真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精彩,需要拿它去兑换。

拖延病也算病?

不想写东西的人,给他最华丽的实木书桌与比例最舒服的椅子,外加金色的钢笔,他也无法开始;想写东西的人,给他一截破烂的床板与地上的蒲团,外加一只攥不紧的铅笔头,他也写得畅快。

把病连根刨起

心理建设很重要,先给自己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用一种病去治另一种病

爸爸的强迫症和吹毛求疵改变了我的拖延症。

只要花时间找东西,就说明最近的生活一派乱象,要警惕了。

提高效率,向古人学习

记得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游览的时候,问随行的朋友,如果古代也有微博和朋友圈,你说老祖宗们还能造出这么精美无敌的文化遗产么?
答案当然是不能。

规定自己每天只能刷一次微信微博;工作中只要在写东西,就一定不开浏览器;晚上洗完脸直接睡觉,不要刷手机;和朋友吃饭,不准掏出手机;坐地铁出租车时,戴着耳机听广播节目,不刷微信微博。

拖延症、低效率、社交迷恋,所有迷恋都只会贴在一直动物身上,这只动物通常连自己都管不住。求求这只动物以后别再谈什么梦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