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第二炉香》:从人性的视角,浅析做人的准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少年成名的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成为了鞭策无数后来之士的五字箴言。

张爱玲作为一代才女,可谓实至名归。她的代表作《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半生缘》等,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又刻骨的爱情故事。

就连张爱玲自身的爱情经历,也成为了后人手中炙手可热的话本。张爱玲曾经爱惨了胡兰成,因为这段爱情,张爱玲还受到了许多的批判。只是,爱情这个命题的真谛却是——无关他人。

张爱玲的沉香屑系列,部部皆是经典。《第一炉香》中,她描绘了一个为了金钱而出卖尊严的女人,一个市侩又世俗的女人。

而在《第二炉香》中,她反其道而行之,刻画出了一个天真浪漫少女的形象。然而,纵使是阳光灿烂的角色,在张爱玲的笔下,也没能躲过悲剧的命运。

张爱玲在文中写道:“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

后人在评判这个故事时,往往也喜欢套用这个“脏”字,来过度地批判人性的弱点。对于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我想,就连张爱玲本人也不希望如此。

心中没有阳光的人,是写不出绚丽的文字的,张爱玲亦如是。

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孩童般天真浪漫的少女的形象——愫细。只是,越是天真的人,往往越容易被社会“亲自教育”,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我认为,天真本身并没有错。哪怕是蜜秋儿太太也没有错。只是,她对于女儿的过分溺爱,却滑稽地“害”了她们。

这是一种悲剧,也是人生的常态。

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亦或“普遍”的悲剧性,就否定美好的存在性与普遍性。

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愫细、蜜秋儿太太、罗杰安白登入手,为我们解析人性的光环,以及人性的罪恶。

我想, 小说存在的意义,便是让我们通过他人的故事,来了解生命的真谛,探寻出通往人性之路的隐秘通道,让我们都能找到指引我们过好这一生的信念和价值观。 这是本文的祈愿,也是我认为的生命存在的主要意义。

本文的女人公愫细,自小与姐姐靡丽笙、妹妹凯丝玲、母亲蜜秋儿太太相依为命。

21岁那年,在母亲蜜秋儿太太的张罗之下,愫细被安排上了一门亲事。对方是罗杰安白登,一位40岁的大学教授。

尽管婚事全由母亲一手操纵,愫细与罗杰却是彼此心悦。可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版图。

不幸的是,在结婚的当天,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件。

良城美景,洞房花烛夜,本该是人间喜事。可从小不谙世事的愫细,对于“同房”二字,并没有正确的认知。

丈夫罗杰的做所作为,被她过度解析了。她认为丈夫对她做的事情,打破了她多年以来的美好愿景。她的心灵,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谷底,她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她把罗杰当作了一个“禽兽”,一个“色情狂”,一个“心理病态”的人。

当她从婚房逃出来后,她来到了男生宿舍。 很多人认为,她不应当去男生宿舍,她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一种报复,她想毁了罗杰。

可是我却认为,愫细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个层面。哪怕是张爱玲的立意之初,也并没有把愫细写得那么“坏”。

她只是在仓皇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躲藏自己的避风港而已。

她是一个单纯天真、未经世事的女子。她对于人情世故的了解,可谓是如同一张白纸。

同时,当时的她,也正在气头上。她一厢情愿地把他的“禽兽”行为公之于众,为她自己打抱不平。这是她的应激反应。

当然, 在这个小细节上,张爱玲可谓设计得相当绝妙,因为如此单纯善良的一个人,在特定的情景下,也展现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然而,死亡悲剧的发生,却是实实在在因为愫细误打误撞进了男生宿舍而导致的。不仅如此,愫细还在男同学们面前承认罗杰是一个“禽兽”。

紧接着,男同学们还带着愫细去找校长,去找罗杰的死对头毛立士。

最惨的是,第二天,母亲蜜秋儿太太还带着女儿们亲自拜访了罗杰的同事。

这接二连三的事件,导致他们所在的圈子对于罗杰的禽兽行为,人尽皆知。

罗杰名誉扫地,最终选择自杀。

愫细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单纯到令人发指。她对于爱情、婚姻,其实并没有充分的认知。她对世俗的认知,很大一部分都停留在她的幻想层面,一种“柏拉图式”的完美的爱情幻想。

当她第一次接触到“性”时,她的梦想就此破灭了。因为现实中的爱情,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认为“性”玷污了她的爱情。

生而为人,每一个人都具备太多的局限性。

作为这个悲剧的源头人物——蜜秋儿太太。有人说,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她。

因为悲剧的发生,评判者将她推上了“别有用心的邪恶”的高台,甚至还有人认为,她是故意的。 因为她自己的不幸,所以她打心眼里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获得幸福。

各种读者对于蜜秋儿太太的解读,却是深刻解析了张爱玲口中的“脏”是为何意。

我认为,蜜秋儿太太只是一个母亲,愫细也只是一个天真的少女。这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碰上了不合时宜的“结婚”“圆房”“时代”,便造就了这场悲剧。

起初,早年守寡的蜜秋儿太太,因为无力承担起带着三个女儿回国的费用,而选择了为她的二女儿愫细寻得一个好人家。

丈夫的人选,也是蜜秋儿太太千挑万选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门当户对”的要求。

在女儿出嫁的当天,蜜秋儿太太悲痛不已,因为她不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从这点,足可见她对女儿的爱意。

同时,蜜秋儿太太家教甚严,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大家闺秀的典范。就连平日里看的报纸也需要经过她的筛选。

从蜜秋儿太太的立场来看,这是爱之深,关爱之切。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她所认为的“好”的方向,却并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她是不自知的。

不幸的是,却是因为蜜秋儿太太对女儿的过度掌控,导致女儿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自己所创设出的伊甸园中。

因为她们接触不到母亲不想让她们接触的,所以她们只能通过幻想来脑补那些未知信息,久而久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认知。

从她两个女儿的经历来看,确实是性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顺理成章,蜜秋儿太太成为了这场悲剧的“原罪”。

可是,如果再次追根溯源,蜜秋儿太太的育儿观,是否又与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养育她的大环境、小环境,皆有关系。

我想,过度批判蜜秋儿太太,亦或是以蜜秋儿太太为中心来画圆,从而将这个问题无限放大到全社会的层面,进而批判全社会的父母,我认为这是不公的。

这里的原因错综复杂姑且不论。 我们发现问题的本心,不应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事故的“肇事者”。而是应该怀有最大的同理心,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最后,用最科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这也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之所在。

中国上下五千年,尚来崇尚孝道。 尽管我们不能盲目地愚孝,但是,无论是在道德的规范下,还是每一个为人子女应当站立的位置,我们都应当充分去理解每一个母亲的爱意。

我们不应当以我们的要求,去批判父母的所作所为,而是应当学会易地而处,理解父母的苦心。 这也是蜜秋儿太太事件,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当然,除此之外,这份理解也是需要一定底线的。

罗杰是一个从事了大学教育15年的教授。文中曾提到,在这15年中,他从未更换过课本。同一个笑话,也可以在特定章节连续讲述15年。

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很典型的。 他非常的安逸,没有人生追求,只求碌碌无为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现状——追求安逸、稳定。这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

一个40岁的单身汉,工作15年未娶妻,想必他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是有一定门槛的。

而愫细,则是他苦等多年的良伴。她不仅年轻,还拥有着绝世容颜。她的单纯善良,也让他觉得可爱。

只是当初的罗杰,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妻子竟然单纯过了头,这份单纯也化作了一把利剑,亲手杀了他。

在事故出现之初,罗杰选择了原谅愫细的冒失,提前带她去度假,为她进行“爱的教育”。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罗杰心地是善良的。对另一半,也拥有足够的包容心。

但是,当校长希望他辞职以后,他才感受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建立起来的15年的友好形象就此崩塌,他面临失业,同时还需选择另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所有的这些,让他的精神世界就此崩塌。

他有了离婚的想法,他想抛弃愫细,那个前一秒他还想对她进行“爱的教育”的女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罗杰也是自私的。当愫细的存在,威胁到了他的生活稳定性时,他可以断然舍弃她。

只是,当时英国立法对于离婚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同时养活两个女人。以至于这一切,将他逼进了死胡同。

后来,毛利士妻子的出现,又为罗杰开了一扇窗、关了一扇门。

毛利士妻子勾引她时,他断然拒绝了。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品行高洁,倘若没有意外,他会是一个好丈夫。

然而,毛利士妻子对于靡丽笙前夫境遇的透露,又给他指明了死亡的道路。

他开始意识到,他也许也会像他一样,找不到工作。以至于将他逼上绝境。

事已至此,罗杰选择了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自杀了,成为了一个“懦夫”。

不过,总体上来说,罗杰也是一个善良、优秀的男人。可是他这样的一个人,却难逃厄运。 是舆论杀死了他,也是他自己的懦弱杀死了他。 他的劣根性,成就了他的安逸,也成就了他的悲剧。

从小说中的这三位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张爱玲在刻画人物性格时,给予了每个人物最大的张力。

单纯善良的愫细,却成为了一个“恶毒”的杀手。温柔、伟大的母亲蜜秋儿太太,却成为了两个女儿悲剧婚姻的“原罪”。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罗杰,也只是一个懦弱、自私、无为的普通人。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愫细的单纯,蜜秋儿太太的母爱。也不难发现舆论压力对于一个人的迫害之所重。

愫细的过度单纯,蜜秋儿太太的毫无原则的爱意,所有人的偏听偏信、以讹传讹,以及以最大的恶意地揣测罗杰,成为了点燃这场悲剧的导火线。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小说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悲剧,看清悲剧背后的意义。同时,为了能够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我们应该去规避这些造成悲剧的陷阱。

或许,将视角转换成我们时,我们不应该抓住一个人的弱点不放,而是应当去发现真善美,选择相信真善美。

所有的丑陋背后,不是为了让我们以此作为“既定命题”去反复论证所谓的“恶”与“脏”,而是应当在恶的面纱下,发现人性的美好,相信人性的美好。

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保持的初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守护的,并且让我们幸福一生的价值观。

以身作则,我们不该去过度揣测人性的恶,但是也不能只做“傻白甜”。

我们应当看到世间的“恶”,同时保持初心,以最纯净的心灵去接收世间的美好,同时也为自己装上保护自己的铠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