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喇嘛岭,从若尔盖去九寨沟,图了路近却遭遇了凶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这些年曾多次自驾甘南,然而经川北到成都平原再返回却是第一次。具体路线是:西安——宝鸡——兰州——夏河——郎木寺——扎尕那——若尔盖——九寨沟——黄龙——成都——西安。在抵达若尔盖后,下一站的目标是九寨沟。

在此之前,从多方面掌握的信息得知,若尔盖通往九寨沟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沿G213南下至川主寺,然后北上走S301到九寨沟,全程约250公里。另外一条路是“若九公路”,沿X205乡道走求吉乡方向,再经大录乡转向九寨沟,全程202公里。这条公路穿梭于四川北部的茫茫群山,山高路险,道路曲折,尤其是要翻越一座海拔4500多米高的大山。或因如此,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也曾从这里经过,至今在巴西乡3公里处的班佑寺里,依然可以看到被大火烧去的“巴西会议”的遗址。

从地图上看,从这条路去往九寨沟应该是条近道也是条顺道,比走G213和S301要少50多公里。特别是对我们要去成都平原,再经广元回西安来说,应该是个最佳的选择。

然而在选择这条路线的时候,心里其实并没有底。虽然查阅了许多资料,但唯一能查到的是一个驴友在网上发的不到100字的简单介绍。于是很纳闷,既然走这条路去九寨沟是条近道和顺道,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资料介绍?也没有更多的人和车走呢?带着这个疑问,从到兰州的那时起,便有机会就向当地人打听这条路的情况,始终也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直到一早在若尔盖县城吃早点时,偶遇一个藏民小伙,从他口中得知了准确的消息后,才下了走这条路去九寨沟的决心。

偶遇的这个藏民小伙是巴西乡人。当我向他打听这条道的情况时,藏民小伙问我们开得什么车,我说是越野。藏民小伙肯定地说能走,还指了指门口停放的一辆卧车说:“我这车能走你们的车肯定没问题。”听了藏民小伙的这番话,终于放了心,遂决定从求吉乡方向去九寨沟。可当踏了这条路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条险象环生且充满了艰难与坎坷的路。

离开若尔盖县城沿G213走出几公里后,远远看到路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近前观看,是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上面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碑的旁边矗立着一尊红军战士雕塑。

石碑和雕塑一侧有一条乡道,伸向了东北方向的茫茫群山。路口有指示牌,上而写着“求吉”“X205”字样。于是,我们在石碑和雕塑前照了相后,便驶向了这条路。

进山之后,道路开始恶化,路面坑凹不平,弯多狭窄,到处都是落石。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车辆和旅行者宁愿多绕行近百公里而不愿意走这条路。对此,大家没有动摇,坚信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既然选择了,不管前面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一定要走下去。于是,继续坚持向前行走。

走出十几公里后,路况有所好转,路面上没了太多的坑槽,车也能跑得快一些了,但仍然狭窄蜿蜒。等过了大录乡离开X205后,公路程开始呈之字状盘旋而上。渐渐地,看不到了村庄和牛羊,弯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陡,越来越急,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路的两边全是原始森林和深山峡谷,许多地方还有塌方和泥石流,车只能勉强通过。

这时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已经走了几十公里,却没有发现前后有一辆车过来,手机也没了信号,只有我们孤零零地行驶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于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驾车更加小心翼翼,更不敢停下车,只有机械地、慢慢地朝前行驶。

后来才知道,正在翻越的这座山和原始森林被称之为“喇嘛岭”,最高海拔4500多米,是若尔盖到九寨沟的唯一通道。这条路灾害严重,路况奇险,连年车祸不断,令过往司机提心吊胆,有人称之为“死亡之路”。后来若尔盖到川主寺的国道路修通后,司机们宁愿多绕一些路也不愿意走这条路,更没有哪家旅行社选择走这条线路。因此,这条路渐渐被人遗忘。车走得少了路自然缺少养护,到处是垮塌的山体和残破的路面。与其说是一条公路,不如说是一条便道,难怪查不到详细的资料。

当终于艰难地爬到了“喇嘛岭”的垭口,从路牌上得知已进入了九寨沟县地界。从这往下,道路呈之字状盘旋而下,周围群山叠嶂,峡谷深邃,与所走过的川藏线许多路况相似。所幸的是,进入九寨沟县界后,路面上是刚铺就不久的柏油,路况明显好转,一直提着的心稍稍有舒缓。不过前前后后依然没有看到有任何过往的车辆。

当事情过去许多天后,再回想起翻越“喇嘛岭”的情景,仍然感到心有余悸。假如遇到塌方或者泥石流,假如车子出了问题等等,想想不寒而栗。唯一所幸的是,通过这条路时,天气明朗,道路干燥,也算是有惊无险。如果碰上雨天,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翻越“喇嘛岭”的道路虽然曲折坎坷,但风景这边独好。不仅能看到大山深处的藏族村落,领略当年红军长征过的道路,还能看到原始森林和极为罕见的高山植物,尤其是盛开和绿松蒿花和杜鹃等。就这样,在这条只有202公里的路上,竟然走了8个多小时,下午4点多才到达了九寨沟景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