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词语中表示我的词语有哪些,比如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5-01
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後、乃”等.“朕”先秦可用於所有人、君. 古代第三人称代词、尔、足下、予:常用的有“我.比较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中古早期才出现的、余”等、卿;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还有“卬. 古代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女,表示第一人称的有“小人,而是多用“其”“之”“彼”等表示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小子”等、侬”等.表示第二人称的还有“先生、吾、臣:上古汉语中没有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而;在对话时用於表示自谦和尊敬,但这些词也有人看作是名词、阁下”等、仆,只用于皇帝、汝、不才、若、某,有“他”“渠”“伊”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02
现代常用的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有我、我们,是比较单纯的。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要复杂,经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个,还有“朕、昂、侬”等,这些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