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7000个字)

要有开头启事、事实根据、举例、论述、阐明、总结《7000个字的毕业论文》

第1个回答  2013-12-30
我国在入世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向开放,国外众多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这样的竞争态势:随着关税的逐年下调,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下降,使我国一部分产品和服务原有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在价格优势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产品和服务在质量水平上的竞争就突现出来,但就目前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而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质量的竞争显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国有不少产品和服务目前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未能符合部分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影响了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准入。有数据表明,截止到 2000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标准19278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387项,采用率为43.5%,与发达国家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明显较低(注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除了要在体制上、法制上、观念上尽快地“入世”,要与其各项规则接轨之外,更重要、更紧迫的是质量的“入世”,即尽快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更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我国自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其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直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段伟大的历程。随着入世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对企业各种保护“围墙”的拆除,我国的企业开始从经济和社会的“后台”登上“前台”,开始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当企业在经济生活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企业在经营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现出来。究其原因,我们应该看到,在过去的仅仅20多年中,我国企业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进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并且在今天,我们面临着要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接轨的任务,时间短,跨度大,要求高,致使不少企业准备不足。
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在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科学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厂在英国诞生。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后,领先于世界工业水平的并非是英国,而是美国。20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美国形成,其后的统计过程控制(SPC)、全面质量管理(TQM)、顾客满意度(CS)等许多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在美国诞生。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方面,这种新的“管理革命”很快便显示出比“工业革命”更强大的作用,使年轻的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越了古老的大英帝国,走在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前列。更为戏剧性的是,战后的日本在从西方引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还注重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并加以“本土化”,从而使日本的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得以恢复并且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作为产品的制造者和服务的提供者,正是通过先进的质量管理,把信息、技术、人力、资金、原料、设备、环境等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并创造出价值和财富。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和步入市场经济以来,涌现出了宝钢、海尔等一批优势企业,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但是从总体水平看,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全球化经济的要求相比,距离是明显的。毫无疑问,入世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绝好机会,为此,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尽快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并在企业文化、机制、方法等方面同时并举,显得十分重要。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系统,它具有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等独特的功能。企业文化通过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不断完善深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持续推动企业本身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存在相关关系: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如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时,共同的信条使上下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决策的制定会更加有效,共享的价值观同样有利于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协作,而这些都会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率。任何企业文化的塑造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抄袭,它都需要经历建造、修正、完善这一过程,并因时因势地不断创新。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不仅总结了全世界先进组织的质量管理经验,统一了质量管理术语和概念,还提供了业绩改进指南,其中的ISO9001标准更为组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具体要求,成为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具备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的国际通用依据。另外,2000版ISO9001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包括服务业)、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它采用过程方法结构,便于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体系,并科学地要求管理和决策必须基于事实依据,同时它还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其他管理体系相互兼容,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
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使顾客满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其实质说到底就是“争夺顾客”,顾客手中的货币就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选票”,拥有多少顾客的“选票”就意味着企业拥有多大的市场。所以,如何争取顾客将“选票”投向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唯一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企业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让顾客满意。因此,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始终把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而且不仅要把握顾客目前的需求和期望,更要善于把握顾客潜在的需求和期望。
我国加入 WTO以后,国内市场正逐渐融入国际大市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顾客对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剧了质量竞争程度。要应对这种局面,只有加大质量改进的力度,制定措施,消除或减少企业中各种资源的浪费以及种种不合格产品或服务。而企业在质量改进方面的投入将不仅仅能产出高回报,更重要的是将推动企业步入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综上所述,企业要实现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必须打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质量文化,同时利用成熟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具,以事半功倍的效率完成质量体系的搭建,并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自我改进。
第2个回答  2013-12-30
注重人才,改变经济观念,以人为根本,树立社会责任感,方可立百年基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