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敦煌游学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敦煌——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座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尽一千六百多年沧桑巨变,为无数世人所瞩目!

      千年莫高窟中的精美彩塑壁画,充满浪漫想象的鸣沙山月牙泉,历尽沧桑依然伫立边塞的玉门关,鬼斧神工气势磅礴的雅丹地质公园,一望无际茫茫戈壁中的锁阳城,丝绸之路上中西方门户重镇的辉煌过往……无不让人深深折服,叹为观止!

        更有那——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榆林窟,佛乐中静默虔诚的抄经,泥坯上绚丽多彩的勾勒,身着大唐华美服饰的走秀,沉浸式体验如梦如幻的表演,身临其境的主题电影《梦幻佛宫》,聆听顶尖专家学者的讲解,重温中土西域交汇处的文化之旅……这一切,无不深深地烙入记忆,历久弥新,让人永生难忘!

     

      前年的八月中旬,在华山写生结束后,便起身乘机前往敦煌。一路向西,朵朵白云下,城市绿洲渐渐变成碧水青山,人烟渐稀,辽阔壮美的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变幻无穷的云儿时聚时散,在山川的映衬下愈加得白。再往西,大地已成黄赭色,茫茫戈壁,一望无际,河流时隐时现,泛着亮光……遐想之际,飞机徐徐降落,敦煌到了!

          坐上接机的车,便去往酒店。进入敦煌市区后,一尊汉白玉反弹琵琶雕像映入眼帘,给这个现代城市增添了一种文化底蕴。行至郊区时,放眼望去,城外全是沙漠,景色别致,问司机才知是鸣沙山,有不少游客在登山。到酒店办理好入班手续,晚上,主办方举行了欢迎晚宴,简单而隆重,大家各自做了自我介绍,简单寒喧后就回房休息了。

        次日清晨,吃罢早饭,我们一行人乘车前往莫高窟,沿途茫茫戈壁,不见人烟,让人思绪万千……车行大约四十分钟,旁边出现一个河道,水不是太多。沿着河道向前,崖壁上出现一个个洞穴,越往前走,越发密集,正在仔细定晴观看,车停了,才知道这就是莫高窟。

        只见一片灰色砂石结构建筑与周围环境一样,整洁清静,导游说以前这里很破败,是周总理当年亲自拨款修缮的,心里不由得心生敬意。适逢八月,窟前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我们检完票,拾级而上,一条小路仅容两人并行,当导游打开门锁,进入洞窟,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导游用手电照着洞窟开始讲解,我边听讲解便打开手机手电筒仔细欣赏,这一看便被牢牢吸引,欲罢不能,深深地为古代能工巧匠的杰作所折服!

        四周顶上布满壁画,有千佛像,飞天,藻井,各种故事情节的佛国世界,线与色交汇,面与点成趣,画风粗犷,畅快淋漓,不加修饰,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让人心驰神往,真是“观君一幅画,颠覆认知观啊!

      大家走后,我意犹未尽,迈不动步,同伴走了我就跟着另一批人继续看。当看到精美绝伦的西魏壁画彩塑时,我被深深震撼了!一尊佛像身披赭色袈裟位于中央,安祥端坐,栩栩如生,背景呈冷色调:绚丽夺目的宝石蓝与孔雀绿相映交辉,历经千年仍光彩照人!我站在佛像前伫立良久……

      接下来步入特45窟,映入眼帘的是七尊彩塑,目光均注视下方,中间盘膝而坐的佛像神情淡然,身、衣均着赭色,坐台赭布下垂,象征最高智慧,大彻大悟。佛像左边年长者是迦叶,衣着孔雀绿色,眉头紧锁,瘦骨嶙峋,左手平伸,右手举起。佛像右边年轻者是阿难,上衣着白色,朱色裙摆,双手互握,神态娴静,略微笑着。两名弟子象征虔诚修行,求得自我解脱。

        阿难、迦叶边上是两个菩萨,身材匀称,凹凸有致,丰腴白皙,上衣均着朱色彩带,下穿绿底朱花纹裙,紧贴双腿,衣纹款款。左手下垂,右手向上,慈眉善目,象征自身觉悟又能普度众生。最外边站的是二个天王,二人全身着铠甲,发髻上束,怒目圆睁,左手叉腰,右手执兵器,脚各踩一鬼,英勇威严,象征剽悍勇猛守护佛法。七尊彩塑井然有序,神态各异,无不令人动容。

        另一个有名的壁画是九色鹿本生记,主要记述的是佛陀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故事。其中有他不忍猎人杀生,以身饲虎之事,还有他化身为九色鹿,路救溺水者反被其告密,险被爱美的王后为取其皮而杀害,最后用人语向国王告发,被救者身生毒疮而死之事,弘扬佛法善恶有报。壁画造型优美,动物曲线婀娜有致。色彩以朱红铺底,人物衣服,山,草皆着绿色,人和鹿配以赭色,屋宇上再点缀一点青色。衣带飘飘,洒脱飘逸,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和谐生动,令人过目难忘,更受启迪,应多做善事。

        莫高窟里有许多经变画,即用画像来解释佛经的思想内容,是向大众宣扬佛法的。有的壁画造型严整,色彩清丽脱俗,构图森严,人物、亭台楼阁、风俗均来自生活。但见那:华丽的舞台上乐队鼓笙抚琴,弹奏吹萧;舞者踏歌起舞,衣带飞旋,曼妙身姿,如在眼前;旁边荷叶飘香,飞鸟环绕。仙女衣带飘然,手持花篮,自上而下,抛撒鲜花,这一切皆由人间的皇宫生活而来,象征佛国的美好幸福,令人向往……

          壁画中的维摩诘说法图,纯以白描取胜,寥寥数笔,人物呼之欲出。绘制壁画出资方称供养人,故壁画中有不少供养人的画像。其中段文杰先生临摹的唐代供养人——女主人身穿大红长裙,浅色披风,绿袖盈香,发髻簪花,蛾眉小口,双手藏于袖中,雍容华贵,仪态万方,上有华盖蔽荫,侍从人物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有的双手捧花,有的手托花盘,有的回顾侧后,背景绿意浓浓,生机盎然。设色上突现女主,一队人物虔诚礼佛,从中可以一窥唐代的服饰衣着。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彩塑,表现了汉地中原艺术和印度衣服厚重的犍陀罗风格和湿衣贴身马图拉风格相融合的佛教艺术特点。北凉菩萨造型拙朴,设色典雅简炼,配饰为几何图样,两侧神兽亦然。

        佛像中有两尊最大的,一尊座落在九层楼内,佛像左手抚膝,右掌举起,衣褶层层叠叠,极富装饰美。建筑营造让观者处于超仰视视角,以显示佛法无边。另一尊是睡佛,佛像呈右侧睡姿,右手置于头下,左手自然放于腿上,身体放松,安详而眠,衣纹如波,极富曲线美。背景表现的是涅槃经变:人物众多,有胡人王子双手持刀、有单手握剑剜心的,有割耳的,维妙维肖。

        其它的诸如《张骞出使西域图》,造型古朴质拙,凝炼传神,不胜枚举,皆美不胜收。

        敦煌壁画除莫高窟外其次是榆林窟。从敦煌市乘车好久来到位于瓜洲的榆林窟。窟区绿树娑婆,幽静怡人,一条小河婉延流淌在窟旁,别有一番景致。我们在阴凉处小憩片刻,待导游拿来钥匙,便沿梯而上,进入洞窟。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弥勒经变》类似于卷轴画中的工笔画,勾线工整,设色典雅,红绿相间,对比鲜明。

      榆林窟一幅有名的壁画是《水月观音》,画中菩萨,倚石抬头,山月流云,池不扬波,动中静态,一望千年……

        离开榆林窟时,行在路上,回头无意间看到苍茫天地间一片暖赭色,一棵树上的点点绿色生机盎然,两者形成极大反差,显得在戈壁滩上绿色的珍贵。游完两窟后,接着我们来到唐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一座方形的土城门屹然耸立。抚摸着斑驳的墙面,从圆拱门出来,风从耳边呼呼刮过:千年前,这关口保障了中土与西域交界处的安全,来往商旅都需从此经过,它见证了当年丝绸之路上的艰辛与忙碌……

        之后我们探寻了锁阳城遗迹,中途几经辗转,最后乘坐电动观光车,沿途地面上一丛丛植物破土而出,向外延伸,一眼望不到边,别有一番风味。其中一建筑类似西夏王陵,绕塔一圈,千年沧桑巨变,满目疮痍,不见当年的辉煌。登上城墙,一望无际,苍凉辽阔,想见当年匈奴在这里策马扬鞭,一跃千里,令人神往……

        然后又去了汉长城遗址,漫步城墙,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感叹如果不是来到这千里之外,是不会写出如此气吞山河的诗的。老师介绍说这是屯边的军民就地取材,用泥加上艾草搅在一起,一层层垒上去的。看到被风化的士夯墙,当年匈奴铁骑定是望城兴叹……

        第一次去沙漠——鸣沙山。又在检票处等了好久才进去,导游介绍完后大家作鸟兽散。我们四人同行,上去可以坐骆驼,套鞋套,但我们觉得那就失去了登山的乐趣,于是便和同伴徒步上去。刚开始同伴二人占了上风,把我拉下一段距离。不料,爬了一会儿她们便累得不动了。我超过她们之后,速度渐慢,每爬一步,双手都深陷沙中,于是我脱掉鞋子,把手套上鞋子继续前行,果然速度快多了!回头看看同伴已经拉得好远了,当我边歇边爬最后终于到顶了!上面人不少,拍照的,聊天的,休息的,好不惬意!遥望远方,沙漠连绵不绝,有沙滩车行进其间,我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同伴们上来后,天也黑了,躺在沙漠上,仰望夜空,繁景点点,远处城内灯光通明,这种感觉真的好奇妙啊!

   

        之后的活动是徒步城成湾,在莫高窟的对面沿戈壁而上,随后向左转了一个弯,沿疏勒河向里走,水是生命之源,河两岸绿意丛丛。走了一会儿我们涉水过了河,路上盛开着非常漂亮但不知名字的花。返回时河两侧怪石嶙峋,摄影师提议我们逐水奔跑,算是过了把瘾,最后返回莫高窟。

        夜幕降临,我们观看了王潮歌导演的沉浸式舞剧《又见敦煌》,因为是头一次,所以很稀奇。大概情节有乱世中道士王圆篆因贪财而将佛经,帛画等卖给外国人,之后遭报应,深深地忏悔……印象深刻,那可以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自由选择的场景转换,与演员零距离观看互动,仿佛穿越千年,回到当时的敦煌……

      最后参观了常书鸿纪念馆。常先生当时是巴黎前途无量的画坛新秀,因为在巴黎看到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对中国存在的艺术大为惊讶,他毅然带着全家回到祖国,辗转来到蕴藏着千数百年前民族艺术的宝库的敦煌。从此开启了自己一生艰难而无悔的守候,把一切都留在了敦煌。其精神弥足可贵,令人敬仰!

   

          岁月如梭, 时光飞逝,几天的游学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沉醉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因为那是历经一千六百多年,无数能工巧匠怀着虔诚之心,用辛勤的汗水和对艺术的执着共同努力创造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在下才疏学浅,拙文难免纰漏百出,望各位看官不吝指教,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