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蔡健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2-15
我们仅说作为歌手的蔡健雅。蔡健雅在大厂牌时期和唱片公司相处并不愉快,不过也通过大厂牌积累了不少人气。现在到了独立厂牌,创作更自由,也算有利有弊吧。

我们来回忆一下,蔡健雅出道时是什么路线?“吉他流行创作女歌手”。不过她的风格不是民谣,受英式guitar-pop影响更大,所以不在狭义的小清新范畴内。签到环球后,虽然她也有创作,但是唱其他人的歌也不少。严格说来,大厂牌时期的她不算纯正的“创作歌手。环球时期走“吉他流行”的路子,呃...有点伍佰的影子。另外歌曲风格还是....太流行,可能是制作团队的关系(《可以爱你真好》就是流行歌曲嘛),所以早期蔡健雅真不是“小清新”风格。但环球时期在歌迷中间也积累了不少口碑。哦对了,蔡健雅的音色很有特点,虽然辨识度没有孙燕姿那么高,但是唱什么歌都不low。这是她的大杀器,待会儿还要提到。

到了华纳的时候就悲剧了。那时候正是四小天后时期,结果唱片公司不知K了什么药,硬要把她往同厂牌的孙燕姿的歌曲路线整——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蔡健雅唱了不少别人写的歌,吉他在歌曲中也听不到了。你看看华纳时期的歌曲,《两栖动物》、《无底洞》、《夜盲症》、《假想敌》、《Beautiful Love》、《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闭上眼睛把声音替换成孙燕姿也不违和。蔡健雅的音色唱什么歌都不low,唱慢板歌曲有点孙燕姿“清新抒情”的意思。但是第一,华纳有孙燕姿了;第二,孙燕姿的音色更有辨识度;第三,孙燕姿作为小天后,整个厂牌的资源必然向她倾斜。环球时期好歹还有些个人特点,到华纳就连个人特色都没了,整个一走流行路线的面目模糊的女歌手。好在她为别人写了不少歌,比如王菲的《打错了》,也算曲线救国吧。也许华纳时期靠宣传资源和流行化的歌曲商业成绩不错,但那是作为歌手的个人风格最黯淡的时期。黑历史,不提也罢。

到了独立制作时期,蔡健雅终于可以作自己了。首先,蔡健雅的定位明确了:创作歌手。先不论创作才华如何,咬定这个不松口就对了。其次,蔡健雅又回到吉他流行的路线,还可以试试吉他民谣(现场专辑《My Space》)——我再说一遍,蔡健雅不是吉他民谣歌手,所以她不是狭义的“小清新”那一拨的。至于创作能力如何...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挠头),我仅说我的感受:就旋律创作来说比不上戴佩妮(不过戴佩妮的旋律创作能力跟开挂似的,和她比也不公平)。她的专辑是“少数Hit+多数Filler”,旋律不口水但也不抓耳,比较平淡。好在每张专辑总有那么一两首口碑极佳(《空白格》、《红色高跟鞋》之类之类的),这不就够了嘛。而且有一点很关键,比起戴佩妮的风格凌散(戴佩妮在一张专辑中总要尝试各种风格,比如今年最新的那张《纯属意外》),蔡健雅的每张专辑的风格都很统一。今年的新专辑《天使与魔鬼的对话》编曲更丰富,吉他的地位下降,钢琴、扬琴等多种配器引入,让这张专辑“色彩斑斓”(给《被驯服的象》手动点个赞)。想起张悬的《神的游戏》,也是配器编曲复杂化,这是最近的流行趋势吗...

蔡健雅和两大唱片公司相处不算愉快。你可以把她和周杰伦做个对比:周董一炮而红后掌握了专辑制作权,可以作自己想作的音乐;蔡健雅没有一炮而红的资本,只能受唱片公司摆布。所以我们在谈论大厂牌时期的蔡健雅时,并不是单纯的在谈论“蔡健雅”,她身后制作团队的影子若隐若现。相比之下,周董身后的制作团队的影子就很淡(不是说没有)。

在独立厂牌的时期的蔡健雅可以与戴佩妮做个对比,蔡健雅虽然旋律创作稍逊一筹,贵在坚持风格统一,每张专辑都思路清晰(当然她的风格探索路走得对不对是另一回事)。戴佩妮就是想法太多,什么都要尝试一下,《佛跳墙》往摇滚迈出的那一步到《纯属意外》又变成东一榔头西一扁担。“如果能把两人的特点综合一下该多好啊...”——我在心中叹道....

总之,从目前的风格看,蔡健雅注定不会大红大紫(旋律性不好)。但是粉丝们!蔡健雅终于能作自己,这是一件好事。请不要吝惜你们的热情,继续支持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