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的发展规划,总体来讲向哪发展?

房地产,交通,商场,学校那些的发展区域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今后几年,是乌鲁木齐“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商业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构建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商业实现新一轮跨跃发展,特制定2004年~2007年商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商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商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1.商业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商业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比1997年增长81%。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1997年净增29.45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24%。全市国有、股份、集体、民营、合资等各类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数量由1997年的3.4万个发展到2003年的5.7万个,餐饮网点数量由1997年的5,298个增加到2003年的12,662个。商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影响力强、牵动作用明显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之一。
  2.内引外联力度加大,商业国际化色彩渐浓。商业引进内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先后与美国肯德基、荷兰普尔斯玛特、马来西亚百盛、北京西单、陕西世纪金花、广州天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开设了肯德基专卖店、诺玛特购物中心、友好百盛购物中心、汇特-西单购物中心、世纪金花、红山新世纪广场等商业设施,提高了乌鲁木齐商业的整体水平。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口岸为依托,不断扩大进出口业务,1997年至2003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8.97亿美元。
  3.商业集团不断壮大,区域影响力逐步增强。商业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购并等多种方式,先后组建了友好、华凌、天地、德汇、宏景、广汇等一批在全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强企业集团,商业的吸纳、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友好集团的成功上市,增强了融资功能,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4.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商业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商业营销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业专卖店等多种新型流通业态在乌鲁木齐市商业中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连锁经营总店26个,门店数132个,销售额达到12亿元,比2001年增长1.36倍。总代理、总经销、集采分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和手段得到普遍运用,使传统的营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对中山路、二道桥、解放路、人民路、黄河路、友好路等主要干道的改造,促进了商业网点设施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使初具规模或正在发展的以中山路为轴心的乌鲁木齐城市商业中心区,以火车南站地区、二道桥地区、小西门地区、北京路铁路新村地区、西虹路华凌市场地区和友好路地区为集聚点的六大商业圈和十二条特色商业(专业)街商业形象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5.市场建设取得进展,具有口岸城市特征的批发体系日益完善。乌鲁木齐市的市场建设进一步突出了口岸城市的特征。1992年,乌鲁木齐市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0年间,乌鲁木齐建起了6个口岸,其融入城市之中、共享城市资源的口岸产业链特点,使市场建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1997年以来用于商品市场建设的投资接近100亿元。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交易市场180个,年成交额270多亿元,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个数由1997年的19个增加到目前的28个。围绕乌鲁木齐经济圈的建设,大批发市场群正在沿线摆开,通过对现有分散、规模小的市场重新整合,重点建设和发展完善了华凌国际商城、边疆商贸城、二道桥民族特色购物市场、广汇美居物流园、宏大赛博特汽车城、亚中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功能齐全、辐射面广、有特色的大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已成为周边国家旅游购物的重要集散地。
  综合分析我市商业的发展状况,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与实现建设国际商贸城的目标,与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一是商业布局有待完善。乌鲁木齐商业在城市中心区比较繁荣,城乡结合部、城镇和新兴居民小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内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疏密还不平衡;区级商贸中心还没有形成规模,进入社区的便民商业发展缓慢。
  二是商业业态发展不平衡。传统百货业仍占主体,新型业态规范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现代营销技术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批发业萎缩,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现代批发业的建设、发展滞后,规模化水平不高,制约着商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现代物流配送组织化程度不高。各种物流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全市仅有少数几个商贸企业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社会物流企业也仅有几家,且规模不大,与乌鲁木齐这个交通运输条件良好、仓储能力较强的口岸城市还不相称。
  四是商业宏观调控有待进一步加强。涉及商业的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存在交叉,不可避免地影响管理效能的提高;地方性商业法制建设滞后,对社会商业的管理缺乏力度和调控手段。商业各主管部门仅负责制定本系统发展规划,各规划之间缺乏相互衔接。
  (二)面临形势。
  今后几年,我市商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乌鲁木齐市商业必须抓住机遇,才能加快发展。
  1.体制环境有利于商业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约束型和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转变,这就决定了商业也必将逐渐从社会生产的末端产业升位为先导性产业,并不断得到强化。这就为我市商业支柱产业地位的稳固加强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2.消费环境有利于商业发展。从消费政策方面分析,国家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从社会购买力方面分析,到2007年,我市人均GDP达到31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0元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促进社会购买力持续增强。从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来分析,目前的消费品市场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预期等因素影响还远未饱和,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实用性、个性化消费才刚刚开始。因此,尽管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会愈演愈烈,但商品消费仍将会与不断提高的住房消费、保险消费、教育消费、医药保健消费、娱乐消费等保持同步增长。同时,乌鲁木齐经济圈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为乌鲁木齐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城市功能提升有利于商业发展。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乌鲁木齐作为国际商贸城的地位将日益突出,正在成为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的目标迈进。伴随这一过程,乌鲁木齐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优势将转化为商务优势、贸易优势,为乌鲁木齐带来更多的购物、休闲、旅游、洽谈的商机,形成越来越大的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促进乌鲁木齐城市集散功能的提升。
  4.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商业发展。按照WTO协议规划,我国将在入世后的3~5年内基本放开外商投资流通企业地域和数量限制,取消对商品分销的经营限制。因此,外资商贸企业将通过直接投资、合资合作与企业并购等各种方式加快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发达地区投资者也纷纷抢占西部大开发先机,这对于我市这样刚刚开始经历与外资商业、国内发达地区商业同场竞技“洗礼”的城市来说,一方面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会从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商业的新一轮发展与繁荣,促进我们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使用外资,应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重新整合现有商业资源,改变目前内贸与外贸的相互分割、分散发展状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入世、西部大开发和东联西出也为乌鲁木齐商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为外贸企业、内贸企业走出本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目标,努力把口岸优势和环境优势转化为商业的发展优势,按照大力发展民营商业、适度发展外资商业、创新发展现代商业、积极发展便民商业的总体思路,推进全市商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各种所有制商业的共同竞争与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把乌鲁木齐商业建成以国内外商品的展示、洽谈、订货为主的交易中心;面向乌鲁木齐经济圈、全疆及周边国家地区,以吞吐功能为主的商品集散中心;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购物中心;与国内外联网、高效便捷的商业信息中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商业为人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作为商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筹规划的原则。体现商业规模设施、行业分布、业态布局、极具地域特点的网点设置的合理性,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结构合理的原则。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避免贪大求多、过分集聚和重复建设,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4.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功能、层次化、多样化商业,要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随着特色消费的变化,提供特色服务功能,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
  5.适度超前的原则。体现流通的先导功能。以满足预期消费需求,有适度的前瞻性和发展后劲。
  三、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使我市商品流通行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流通体系,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跨越,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内地发达城市的流通水平。今后几年我市流通行业的发展目标是:
  --流通总规模年平均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7年达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3年增长77%。
  --做大做强商业龙头企业
  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向流通业积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品牌为载体,资产为纽带,开展资产重组和业务联合,做强做大3~5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主业突出、管理科学、对全市商业经济具有更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形成10个左右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乌鲁木齐名店。
  --连锁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构建起以3~4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公司,以这些公司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形成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力争3~5年间,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总数达到500个,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左右,连锁经营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到30%左右。全市的连锁经营系列增加到45个左右。
  --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
  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为中心任务,在现有180个各类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和带动力的集边贸旅游购物一体的辐射全疆及周边国家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一批辐射周边城区的专、精、特专业市场,一批满足广大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市场。
  --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
  大型连锁企业建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通过重点培育建设发展13家专业化、社会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乌鲁木齐市西北部、西部、北部、南部及城市第二公共中心等5个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较为完备、辐射全疆及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