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教材里比重越来越大,怎样给孩子选好古诗类的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21

‍推荐一本古诗书名字叫做《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这套书作者是一米阳光童书馆,精选适合3-8岁儿童诵读的古诗100首(带注音)。

每首古诗配有一幅手绘插画和一个根据诗歌内容设计的专注力互动游戏。

一米阳光童书馆是国内知名童书出版机构,创始人为三位年轻的妈妈。成立5年来,成绩斐然。童书馆出版的“神秘日志系列”被认为国内高端童书的代表作,五年累计过50万册。

更厉害的是,在2017年,该馆推出的《写给儿童的莎士比亚》被国内顶级童书评选机构三叶草评为“年度十大优秀出版物”。

古诗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交流,字里行间里的朦胧和意象给了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延伸。而《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就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一、古诗怎么用起来?

一米阳光童书馆编写的《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收录了100首经典古诗。

重点是我发现这100首古诗的场景都非常的鲜明,因为这套书面对的小读者是3-8岁的孩子,所以书中涉及的场景都非常好理解。

为什么要结合场景呢?“场”是时间和空间,孩子可以在“场”里停留和思考,“景”是情境和互动。在场景里,有情景和互动会触发孩子的情绪,而情绪记忆比事实记忆会留存更久。

比如季节性的古诗,春天如《咏柳》、《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清明》、《春晓》、《春日》、《钱塘湖春行》、《城东早春》;

夏天如《夏日绝句》、《小池》;秋天如《秋夕》、《秋词》、《山居秋暝》;冬天如《塞下曲》、《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江雪》等等。

描述春天的古诗最多,也许这个季节更让人想要直抒胸臆吧。我非常有感触的是在《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里读到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感特别有春天的气息。

三月初我回了趟安庆老家,家住长江边,野味特别多。婆婆很能干,年轻时就喜欢打鱼抓虾,挖藕拔菜,看我们回来了,说要搞点野味给我们尝尝鲜。

我们一起到了江边,婆婆轻车熟路地带着我们九绕十八弯地找到一小块野蒌蒿地,蒌蒿长的快有小腿一般高了。

婆婆骄傲的跟我们说:“这地方别人不知道,要知道早就挖没了。外面卖这样的野蒌蒿都20多块钱一斤,今天我们搞点便宜食吃吃。”

我单是看着满地的野蒌蒿就心花怒放了,婆婆这么一说我更是觉得找到了宝贝。

婆婆用小镰刀开始割起来了,Mike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拔蒌蒿,力气太小了,用力一拔一屁股坐在地上,小眉头疼的一皱一皱,小嘴撅成一个圆,在那直抽气“呼”,逗得我们乐了很久。

“Mike,这是蒌蒿,你摸摸看它的茎,看看他的叶子。找找哪里还有蒌蒿呢?”我带着Mike找蒌蒿,让他去辨别蒌蒿。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念了几遍,因为他还没有满两岁,但是可以咿咿呀呀学话了,重复了几遍后,他也学着我说“蒌蒿满地”。

“芦芽是什么呢?”芦芽其实是芦苇的幼芽,因为江边当时没看到芦苇,我只是提出了问题,没有细说下去,希望在将来的某个时机,引发他的好奇心,自己去寻找答案。

3岁的孩子以上也是一样,可以理解一句就说一句,古诗我们不用一次期待孩子记住一首,古诗不是用来教的,是用来好好体会的。

很喜欢《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的一句话“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能够让我们谈论。”古诗也是一样,所有的欣赏和感受都是为了激发孩子更多的思考。

当我们把欣赏古诗当作是一种体验,和生活中的场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会引发孩子的无限好奇想要了解关于古诗的更多秘密,这就不是强记了,而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

正如蒌蒿带给Mike回忆不止是春天的时令菜和它鲜美的口感,更是一种亲情的链接。

也许在他长大后回忆起春天时,脑海中就有和奶奶一起拔蒌蒿的画面,满满的温暖。而这种感受也会随着他对全诗的逐渐理解印象更加深刻,去探索意境,去借物拟人,去研究苏轼背景,去体会到一首古诗带来的无限可能。

像这样经典的古诗在《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还有很多,画面清新淡雅,建议和孩子一起感受古诗的时候多结合场景去体会。

比如提到早晨、下午、晚上的时间类古诗,提到端午、重阳、清明的节日类古诗,提到蜜蜂、柳树、草的名词类古诗,当我们去踏青时,挑上一本古诗,和孩子随时感受古诗的意境和唯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毕竟,审美不是一件毫无门槛的事情,需要有“审美经验”作为支撑。

二、如何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思?

《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直接给我们非常好用的方式:游戏。

用游戏去激发孩子的天性是最美好的事情了,我们还是说这首诗《惠崇春江晚景》,书中给的方式是找出反义词。

用对比的方式来提高认知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比如我们想教孩子“大”的概念,把“小”的概念放在一起去对比,既具体又形象。

《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把涉及到对比概念的词汇打乱,让孩子自己来找到相对应的词,如图。

像这样的游戏书中涉及的很多,也相当的专业,因为是针对孩子做游戏的心理需求来设置,比如拼图、迷宫、找相同或不同、找规律、数字推理、排序等,锻炼孩子的辨别力和逻辑力,这些都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基础方式。

比如《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中有一首李白的《夜宿山寺》相关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连线画出寺庙的样子,线是由有顺序的点组成。

孩子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到顺序的概念,这就是古诗内容的延伸。

诺贝尔物理获奖者理查德·费曼小时候的教育就有这样的范例。他爸爸晚饭后会和他玩一个游戏:把瓷砖一个接一个立起来,摆成很长的一条。接着爸爸允许他推倒最后一块瓷砖,整条瓷砖长龙倒下去。

再后来,爸爸要求他按顺序放一块白的,然后两块蓝的,接着再放一块白的和两块蓝的,就这样把所有的瓷砖摆好。

这个游戏暗含的教学智慧是先让他喜欢上一个游戏,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教育的内容!《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的设计理念也是这样,先让孩子喜欢上古诗,然后再古诗里涉及相应的游戏,培养孩子思维的基本能力。

语言的意象美加上思维能力的启蒙的完美结合,是这套书有别于其他干巴巴的古诗书的最大区别。

让古诗成为孩子去哪儿都想要带的陪伴,比给孩子去哪都带IPAD强多了。

‍‍

第2个回答  2018-05-24

提到古诗词,家长朋友们最熟悉的就是唐诗。很多小朋友会背的第一首诗是唐诗。小学课本里的诗词几乎也都是唐诗。所以很多家长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书籍。不过,在古诗词比重越来越大的今天,学好诗词不应仅仅限于唐诗。那么,该怎样给孩子选古诗词类书籍呢?

首先,建议从古诗词源头入手学习。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底子当年从《诗经》开始学习,现在孩子学习古诗词,同样可以从《诗经》入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学习诗经以后,接着学习楚辞、汉诗、唐诗、宋词等。为什么建议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学习古诗词呢?

我身边有的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背出来二百多首古诗。但是这些诗歌在孩子头脑中是杂乱的。按照历史顺序学习古诗词的好处是孩子在头脑中会有清晰的脉络,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古诗歌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带注音的版本方便学习,比如邵南文化的注音版的诗经,字大,适合孩子阅读。

其实,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词,可以选择诗词鉴赏类书籍与孩子一块阅读。

对于中小学生,推荐商务印书馆的《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新课标教材版)》,这本书里共收录了450多首诗词。每一首诗词,包括原文,注释,鉴赏几部分。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工具书,也可以有空的时候翻阅,对于提高古诗词素养都很有帮助。

最后,提醒下家长朋友们,古诗词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每日朗读。日积月累,一首诗每天朗读几遍,一两年下来,孩子就会有大量的积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