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阳历推算阴历

比如:我今天不知道阴历是多少号,但我知道阳历的号数,不用看手机和电脑怎样才能推算出阴历呢?如:今天是阳历2010年月26是,那农历2010年7月17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历法大师为我解答··谢谢谢谢!

不用电脑是不可能的。手机,估计一般算不了。
现行的农历又叫夏历,是阴阳历,要靠日月的位置来确定。首先要用行星理论算出地球,月球的位置,再转移坐标,变成地球为原点,得日、月的位置,再修正光行差,蒙气差,岁差,章动等等得到视位置。然后计算日黄经和月黄经相等的时刻,就得出每月初一的日期。节气么,就计算日黄经为0,15,30。。。的日期,依次为春分、清明、谷雨。。。。然后根据节气与农历月的关系,置闰。
然后每个初一都知道了,中间填上初二、初三。。。就行了,填到29的算小月,填到30的算大月。这样农历就编出来了。
联系就是太阳黄经与月亮黄经相等的时刻【叫日月合朔】所在的一天定为初一。
因为太阳位置和月亮位置计算太复杂,现行的农历要计算几千项的。所以不推荐人力计算。当然,如果你想用古人的办法也行。不过就不一定符合今天的历法了。
只说了思想,编程要很长的。详细研究就靠自己了。想找规律嘛,就别费劲了。中国农历就这么算得,要是有规律,那帮天文学家就不用这么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6
如果写完整这代码,我想要几天.
你说思想,那就不写代码了,很烦忧的.

1 关于农历的知识(ZT)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为何要设置闰月?

目前我们所用的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2天。阴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天。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它的日期既能显示月亮的盈亏变化,又能与公历的四季保持同步。

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说,农历一年按12个朔望月计算,只有354.4天,比阳历回归年少10.9天。如果今年不安插闰二月,那么,明年春节就会出现在2005年1月10日。再过几年,农历就会出现“六月飞雪”的现象。为了协调阴历与阳历的季节关系,我国在春秋时代就采用“十九年七闰月”,即在19个回归年(6939.6天)中,农历要安插七个闰月。19个农历年有228个朔望月,再加上七个闰月,就有235个朔望月(6939.7天)。因此,农历19年安插七个闰月,就能使农历的寒暑变化与公历基本一致。

闰月怎样安插最恰当?

闰月怎样安插才最恰当呢?这要从24个节气谈起。24个节气,我国在汉朝就有了。它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从立春数起,逢单数的称为节气,逢双数的称为中气。农历月份是以中气作为标志的。一年中,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中气为最重要。我国从1645年起就在没有中气的月份安插闰月,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19个回归年中共有228个中气和235个朔望月,朔望月比中气多七个。因此,有七个朔望月没有中气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闰月。今年农历闰二月,就只有“清明”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
第2个回答  2010-08-26
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