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铁路隧道下穿玉龙雪山,出口处就是虎跳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玉龙雪山横亘滇西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内

雪峰连绵不绝

宛若一条巨龙飞舞

雪山脚下

金沙江在万山丛中劈开一条峡谷

奔流不息

玉龙雪山

金沙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创造这番神奇瑰丽的景色之时

也把地面割裂得支离破碎

千百年来困扰着人们出行

自古这里就有马帮驮着物资

联系大山内外的世界

世居于此或是到这片美丽的地方 旅游 的人

渴望有一条快速便捷的大通道

2014年,丽香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揭开这条“最美天路”修筑的序章

“最美天路”的 中义隧道

下穿国家5A级景区玉龙雪山

出口就是闻名中外的虎跳峡

全长14.7公里,是全线最长隧道

隧道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属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隧道内突水、突泥多次发生

在高烈度构造带高地应力下易引发围岩大变形

在一段时间内曾使得隧道施工几乎 “寸步难行”

“水帘洞”斗智斗勇

中义隧道设计每天正常涌水量近 8万立方米

雨季最大涌水量每天 10万立方米

是名符其实的 “水帘洞”

每前进一步,都冒着巨大的危险

一步步考验着铁路建设者们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不仅要 敢于 同突泥涌水斗

更要 巧于 同突泥涌水斗

2016年5月,1号横洞发生涌水,涌水量达每小时500立方米;2016年12月,2号横洞突发突泥涌水,涌水量达每小时3000多立方,把车辆和设备冲出去300多米远。

2016年12月12日14时20分,2号横洞突发突泥涌水时,时任项目部四工区经理的龙均正在洞内组织施工,他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涌水了,快跑!”话刚落音,泥水裹挟着土石就喷发出来,龙均大喊大叫往涌水的方向跑去,指挥在场的人迅速撤离,确保所有人都撤离出危险区后,他才最后一个跑出来,36人安全撤离。

有人问他:“别人都往外跑,你干嘛往里跑?”他说:“里面还有年纪大的老同志,还有体力较差的女员工,我要把他们带出来啊!”

每前进一步,都冒着巨大的危险,一步步考验着建设者们的勇气和智慧。在一天天与水的较量中,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针对富水段,他们利用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TSP地震波、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及超前水平钻,提高预测范围及物探效果。防排水设计求遵循“防、排、截、堵”原则,详细探明前方富水情况,及时抽排水,尽可能的减小施工风险。

“变形记”步步惊心

最主要的地质问题

还有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大变形

曾经最大的变形达到1.2米

这在全国隧道施工中均属罕见

施工就像 沙堆里掏洞

随时可能会造成塌方

不仅如此

中义隧道还面临变形挤压

隧道变形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侵入施工作业范围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立中义隧道高地应力工作组,多次聘请国内隧道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次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多次组织专家及参建各方对变形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讨。

在优化断面、调整支护参数、采用双层拱架、优化工艺工法、缩短封闭时间、实施初支补强及施作二衬的时机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方案研究与工艺、工法的实验,形成一套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1100余名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们

自挺进玉龙雪山那一刻开始

就用势不可挡的力量和勇于担当的气魄

誓把天堑变通途

敢碰硬钉子、啃硬骨头

在重重困难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金银山”绿水长流

中义隧道头顶玉龙雪山,脚下是奔流不息的金沙江。 此地山高谷深,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海拔较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便难以恢复

他们为保护林木,废弃土方选择最合理的地理位置,并设立碎石场,选择材质较好的洞渣进行现场加工,变废为宝;为避免施工扬尘污染空气,每条施工现场都有洒水车穿梭,及时洒水抑尘;各种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处理,严格杜绝“白色污染”;生活区及便道旁按照要求修建挡墙、排水沟,减少水土流失;为了避免污染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许多排污管道架设在峭壁陡坡上……

“在这里,雪山永远是主人,我们只是客人。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绿水青山,将来完工离开时也一定是绿水青山。”中铁隧道集团丽香铁路2标项目部经理闫红江说。

截至目前,中义隧道完成正洞掘进8327米,剩余6418米。铁路建设者们正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推进中义隧道建设。同时,确保脆弱的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确保这里 “绿水长流、青山永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