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曾经有哪些被网暴的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那个被网友批评为安倍晋三“哭丧"的女士曾颖,因为不能忍受网友的批评和谩骂,已经住进了医院。她爆料自己有抑郁症,这次在安倍晋三被刺身亡之后给国内媒体做视频连线时她“几度哽咽”,网友的反应和舆论的发酵,让她受到的打击非常大,她想过要自杀。最近我的微信群里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有人问我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说三点吧:第一、抑郁症患者,心理比较脆弱,经不起网暴,这是事实。四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因为丈夫的冷暴力自杀身亡,所以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我内心是非常谨慎小心和敏感的,因为可能一点点的言语刺激,都能让他们很痛苦,容易出事。因此,曾颖能出现这种反应,我表示理解。第二、中国的舆论环境非常复杂,波涛汹涌,网民的正义感非常强,是非观念非常明显,因此任何时候在网上发言时,都要谨慎小心,不要去挑战大众的道德底线,不要在历史问题上不严肃和有侥幸的心理。第三、希望她早日恢复健康,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能量,坚强地活下去。生命只有一次,自我放弃了那就真的没有了。
第2个回答  2022-08-03
个人还没经历过。

贴吧是个很迷的地方,你能在重吧掏出一些干货数据和其他人探讨榴弹对于坦克毁伤效果,转头也能在孙吧和抗锅吧用人称代词和名词与动词进行排列组合
。。。。。。

混的时间长点,和人对线肯定是少不了了,但仅仅是两人之间对对方家属进行亲切问候我认为还远远称不上网暴,最多算两人之间的斗殴。

排除掉一些吃奥利给撑着的没事去两军阵前开嘲讽的孤儿以外,唯一亲眼见过的网暴就是在ps吧里一位发了修前修后图的微胖小姐姐。
很不幸,这个帖子上了贴吧的推荐页,加上贴吧里的挂人艺能,于是一支反坦克步兵师扛着rpg7 标枪 陶二什么的,乌央乌央的从四面八方涌入了这个帖子,一路从三百楼堆到了上千楼。

她做错了什么?细看下去似乎没有,最多就是在被怼以后还两句嘴,而这样的帖子就被阴阳怪气和嘴臭了上千层,只能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

不知道提问者是刚刚对线失败回来,还是刚刚看人对线掺一脚后被顶了回来,亦或者是刚刚亲眼看了一场大战心有感触。但这也只能说贴吧是缺乏管理,不能说明网友素质之低,知乎之所以环境和平,我认为我这个一个月三十天被封禁21天的人很有资格说话,全是其他原因…
第3个回答  2022-08-03
当事人为浙江某大2022届的毕业生。在确定被学校保研后,她兴奋地拿着录取通知书,想给躺在病床的爷爷一个惊喜,并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网站留作纪念。
本来是一件合家欢喜的好事,没想到视频的内容却被有心人盗用发到网上。不少网民针对女生的一头粉发,发表了许多侮辱性的言论。

“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人”,更甚者,直接造谣“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小女生”,全然不顾事件的真相和对当事人的影响。
很显然,无端的造谣和诽谤有时真的会把真相埋没。
比身体暴力更可怕的,是无脑群众上头的语言暴力。
这位女生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因喜好而染的粉发,单纯想和爷爷庆祝而发的视频,会让自己被网民谩骂、造谣到如此地步。
可她错了吗?或者这么说,一个女生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自由追去自己认为的美错了吗?
每一位女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们拥有追求美丽的权利。
我们得让花盛开,在骄阳下绚烂的开,在狂风中肆意的开。
而不是用封建的那一套思想将她们死死压在黑暗的地下。
大清早就亡了,难道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女性还要活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稍微打扮便是狐媚、一染头发就是不正经的条条框框和误解当中吗?
在这起网络暴力事件中,有错的是那个未经当事人同意就盗取视频并传播的人;是那些眼红当事人保研,以貌取人爱贴标签的网民,而绝不是那位粉发女生。
第4个回答  2022-08-03
现在大多数上网的人,基本都经历过网暴,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有些是自己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看法观点或者事实,引起了利益相关方的反对攻击,谩骂和伤害,当然,严重的会找到你,进行语言和人体的攻击和伤害,发泄自己的愤怒。
由于在网上大多数都是匿名的,所以在现实中受了委屈的那些人,脆弱无知或者在现实中属于社会底层的那些人,在网上就会特别的嚣张,甚至为所欲为,看谁都不顺眼,不断的疯狂谩骂和攻击别人,最后甚至被消号。
经常回答问题,有两类人不要得罪,不要发表意见,不要有任何的看法,就不会遭受网暴。
曾经因为发表了对一些明星的看法,对教育现状的担忧,马上就引起网暴。

现在对这两类问题根本就不愿意回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人提出的问题让你做出选择,例如哪个明星比较红?
你如果选了一个,那些脑残粉就会不断的攻击谩骂,一波又一波,无穷无尽,除非你删除了自己的回答。

教育系统的腐败让许多人特别的厌恶,不断的强迫或者压榨孩子,各种奇葩事情也不断,你只是描述一下现状,就让一些特别脆弱的老师,勃然大怒,过度的攻击……
在网上嚣张的都是那些特别闲,无知脆弱的脑残,你不要理了,就没什么事了。
第5个回答  2022-08-03
知识专辑
网络暴力的方式
来源:找法网
2021-11-27
767阅读

摘要: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下面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网络暴力的方式的相关问题。
1、怎么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网络暴力
一、怎么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网络暴力

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要负民事法律责任。目前,我国规定网络谣言被转发500次或者阅览5000次,窃取他人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便触犯了法律。

除了目前刑法规制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外,犯罪分子通过非法采集、伪造、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与刑法已规制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具有同等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保护法益的原则,这些行为应同样纳入刑法规制范畴,所以我国刑法要根据网络暴力发展实际适当扩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覆盖范畴。

......
阅读全文 >>
2、网络暴力可以报警吗
网络暴力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报警和诉讼进行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文书和公开实施的职权行为等信息来源所发布的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布的信息与前述信息来源内容不符;(二)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添加侮辱性内容、诽谤性信息、不当标题或者通过增删信息、调整......

阅读全文 >>
3、网络暴力是否构成犯罪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表现为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不实言论,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相关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等。法律依据:《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规定》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