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河的水变清了,未来还能够继续填海造陆,为国家开疆扩土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炎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与山东九个省份,最终在山东省的莱州湾附近汇入渤海。在大家的印象中,黄河的水质总是浑浊不堪,在顶峰时期,黄河每年向大海输送16亿吨的泥沙,在出海口处能形成2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但如今,黄河每年带走的泥沙已经大幅减少到2.68亿吨,与长江的泥沙量几乎相当,黄河变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黄河是怎样变清的?未来还能够为国家填海造陆、开疆扩土吗?在地理上,黄河主要分为三部分,从源头到内蒙古的托克托县为上游,从托克托县到河南花园口为中游,从花园口到出海口为下游。从黄河水利枢纽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黄河上分布的数十座水电站和水库,其中上游地区水利设施分布非常密集,主要以发电为主。以青铜峡为界,中下游地区分布非常稀疏,主要以防洪抗舆为主。青铜峡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我国地理上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交汇处,从黄河的源头到青铜峡的海拔落差达到3000多米,因此非常适合建设梯级水利发电站,这样不仅能够发电,还能够将黄河珍贵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

水电站呈阶级式分布,也能够减缓水流的速度,以便于从青藏高原平缓的流到下游,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流失。在黄河的源头有两座清澈碧绿的湖泊,这是一对姊妹湖,分别是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座湖泊的海拔高度均为4300米,其中扎陵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鄂陵湖的面积达610平方公里,两座湖泊都是淡水湖,而且水质非常好,周围的风景秀丽。其实黄河的上游水质并不黄,相反非常的清澈,视角下方的龙岩峡水库也是一片清澈碧绿的水面,与平常大家印象中的黄河水完全不同。我们再看下游,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刘家峡水库,水库总面积为130多平方公里。水质大部分都比较清澈,但比起龙岩峡水库,这里也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

在水库的西部可以明显看到泥沙淤积的痕迹,而且周围山脉的植被非常稀少。这里即将进入黄土高原,但整体上水质还是不错的,毕竟在水库的东部还有当地居民在湖中建设的渔业养殖项目。但黄河真正变黄主要还是从甘肃省会兰州开始,在兰州的西部郊区,有一条叫黄水的河流自北向南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地区最大的支流。当地有句话讲,黄河不黄,黄水黄,黄水是一条泥沙含量非常高的河流,在地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到这种泾渭分明的景象。其实黄河上游的泥沙淤积情况还不算严重,大部分时期每立方米的水中泥沙含量不到一公斤。黄河泥沙含量最高的一段主要在中游地区,这里每立方米水中泥沙含量最高,甚至超过了50公斤。

黄河的中游位于陕西、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处,而黄土高原的腹地就位于黄河的脊字湾中间,由于地势高低落差的原因,黄土高原上的河流大多都自西向东注入了陕西。地和山西交界处的黄河,这些支流都裹挟着大量的泥沙注入黄河,有些地方泥沙淤积太过于严重,导致枯水期的时候黄河几乎断流,一部分泥沙随着水流涌向下游。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我国在黄土高原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退耕环理工程,主要集中在陕西的东北部地区,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上几乎看不到绿色,这时候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陕西东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绿色,几十年的努力让黄土高原上植被明显增多,很大限度的起到了黄峰固沙的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黄河水土流失的情况。

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我国还修建了一些水利设施来遏制黄河的泥沙淤积和水土流失,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坝是一座防洪,防林,排沙发电的水利设施,我们可以看到小浪底水库的水质和上游地区一样的清澈碧绿,可见小浪底大坝的作用有多么的显著。每年六七月份是小浪底大坝排沙的时候,此时大坝的出水口像一条条巨龙一样奔向下游,非常壮观,水库底下的泥沙也会随之排出。正因为中下游地区数作水利枢纽的建设,以及黄土高原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使得如今的黄河泥沙含量越来越低,甚至已经与长江相当。随着治理的深入,未来很有可能泥沙含量比长江还要低。按这种趋势下去,以后想要依靠黄河填海造陆开展扩土,可能性就不大。虽然无法继续制造陆地,但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却是伟大的胜利。

第2个回答  2022-08-07
黄河水变清起码说明地球的环境在变好,人类开始知道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了,这是一件好事,至于能不能填海,还要经过具体的研究。
第3个回答  2022-08-07
不可以黄河水不管是一直黄着还是变轻了。我们都不应该这么做,因为那是我们的母亲河。
第4个回答  2022-08-07
最好不要这样做,还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原本的山川河流没必要破坏的就应该保持,何况我国的土地面积也很大,是完全够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