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之修身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试译】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很大,似乎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是因为道的广大,所以才不象任何东西。如果象某种东西,早就渺小的很了!

我有三件法宝,值得永久保持: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叫做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头。有着如母亲一般无私的慈爱,才能真正的勇敢;有着珍惜国力、爱惜民力、节俭治国之美德的俭啬,才能长久持续的发展;遇到利益不争先、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头,才能成就大器、获得成长。

现在的人舍弃慈爱而炫耀勇武,舍弃俭啬而奢求长久持续的发展,遇到利益争先恐后,一点都不知道退让,这就是走向死亡,自寻死路。拥有着母亲般无私的慈爱,用它去作战自然是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如果说上天要拯救帮助谁的话,一定是用母亲般无私的慈爱来守卫谁。

【与修身的联系】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慈”在我们修身方面也应该是处于第一位的。在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尊重爱护一切自然规律和法则,是对万事万物的慈爱之心。这个慈爱之心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善待环境,不损坏自然环境的一草一木;善待小动物,具有对动物的慈爱之心;善待老人和儿童,就是对人类的慈爱之心;除此之外,还要具有对社会公德的慈爱之心,凡此种种,是需要我们将“慈爱”之心延伸到整个自然、时刻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俭”不仅仅是俭啬、俭朴,更是不断地提醒我们如何去合理的利用一切资源。我们常常讲,你拥有的金钱是你自己的,然后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当我们在修自己拥有一颗慈爱心的同时,懂得珍惜自然、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我们就会向着“少私寡欲”的境界前行,我们就能够具备珍惜国力、爱惜民力、节俭治国之美德,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

(3)“不敢为天下先”并非否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而是要我们懂得在生活中善于谦让,面对大自然永远保持教畏之心。永远都不要成为自然的主宰,在自然面前永远都只有顺应而不是抗衡。只有时刻保持这样一种谦让的精神,把天下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面,才能修成大道。

2、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修行之人,慈爱当先。老子将“慈”摆在三宝之首是有深意的,只有仁慈慈爱,才能“少私寡欲”,才能勇武而谦逊,才能在最后归于“见素抱朴”。如此修身养性,亦合天性,即使在生命过程中遭遇劫难,上天也会拯救帮助,也会用仁慈慈爱来护佑保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