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婚俗国内外研究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7
【摘要】彝族的婚俗文化是其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深入理解这一传统习俗,并探讨其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这种研究有助于揭示彝族人与婚姻习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婚姻生活中的思想意识动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4759943.htm
【关键词】彝族婚俗;地方特色;文化意义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县份。县内彝族居民属于“圣扎”支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彝族的婚俗文化经历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共生现象。
一、婚姻习俗
(一)民族内婚
在奴隶社会中,民族内婚是一项严格的规条,彝族严格限制婚姻在本民族范围内。与其他民族通婚被视为禁忌。
(二)等级内婚
彝族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婚姻通常在同一等级间进行。黑彝作为统治者,与其他等级的婚姻是被禁止的。
(三)家支外婚
家支是彝族的社会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支外婚是通过婚姻建立不同家支的政治联盟,这在凉山彝族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亲属间婚姻禁忌
彝族禁止姨表兄妹结婚,而姑舅表亲则有优先结婚的习俗。这些规定体现了彝族对亲属关系的特殊看法。
(五)买卖形式婚姻
买卖婚姻在彝族中存在,其实质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过去,不同等级的女子身价差异巨大,这种现象导致了婚姻的不平等。
二、婚礼习俗
作者在2011年参与了一次盐源县的婚礼,新郎新娘均为曲伙支系。通过访谈、参与婚礼和观察,作者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一)订婚
现代彝族青年越来越多地通过自由恋爱来确定婚姻关系。然而,这种自由恋爱需要双方在确定关系前见面。
(二)咱果、摸亲
婚礼前,新娘要进行节食禁水,称为“咱果”。禁食的时间根据新娘的远近而定。婚礼前夜,村中的人们会聚集在新娘家庆祝。
(三)迎亲、歌舞、婚宴
婚礼当天,送亲队伍将新娘送到新郎家。晚上,主客双方会进行歌舞表演,享受婚宴。
(四)喜追新娘
婚礼的最后一项是喜追新娘,新娘在婚礼后返回娘家,婚礼就此结束。
三、彝族婚俗的存在意义及反思
彝族婚俗是彝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独特性。然而,婚俗中也存在一些与现代理性相悖的元素,如等级性、封闭性和包办买卖性等。当代社会应将这些陈规陋习进行改革,注入新的文化内容,使彝族的婚姻文化更加开放和现代化。虽然这些变化尚未成为主流,但它们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彝族的婚姻文化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对彝族的婚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些变化,选择和吸收有益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