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下列如图所示的照片中的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说法正确()

  A.甲图是一列8:00~10.25从成都开往重庆的高速动车,8:00是指车的运动时间

  B.乙图是绕月亮运动的嫦娥二号卫星,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

  C.丙图是在男子单杠比赛运动到点的体操运动员,此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丁图是表演精彩的芭蕾舞演员,研究其跳舞姿态调整时可以把他们看做质点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3.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以8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9m/sB.10.2m/sC.10m/sD.9.1m/s

  4.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一秒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D.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6.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物体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是t,当物体下滑t/3时,它距斜面底端的距离是()

  A.B.C.D.

  7.公共汽车从车站匀加速启动后,司机发现尚有乘客未上车,急忙停止刹车.汽车从启动到停止整个过程历时5s,车共前进10m.由此可知汽车在此过程中的速度为()

  A.2m/sB.4m/sC.5m/sD.10m/s

  8.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计时起,第1s内位移为1m,第2s内位移为2m,……,第ns内位移为nm,则()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2m/sD.物体在前5s的位移为5m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5t+5t2(x以米为单位,t以秒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5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

  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

  D.这个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

  10.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慢

  C.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1.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得()

  A.0~1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1m/s

  B.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3m

  C.0~1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2.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和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内,B.t1~t2内,

  C.t1~t2内,D.t1~t2内,

  新津中学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答题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实验题。(共18分,每空3分)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m/s

  四、简答题(共42分。请在答题纸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重要的演算过程,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得分,书写不认真、无法辨认的不得分。)

  14.(10分)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先后经过O点正下方A、B两点,此过程中,从O运动到B所用时间t1=3s,从A到B所用时间t2=1s,g=10m/s2,求:

  (1)物体到A点时的速度。

  (2)A、B间的距离。

  15.(10分)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的速度为15m/s,斜面长75m,求:

  (1)该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16.(10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8s汽车位移的大小。

  17.(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其中1-4为单选题。5-8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岸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某时刻汽车速度计的示数表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D.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部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2.5m/sB.2.4m/sC.1.2m/sD.2.3m/s

  5.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A.在1~3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1~3s内质点的加速度a=-2m/s2

  C.在2~3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质点在直线上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式中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

  A.质点的初速度是4m/sB.质点的加速度—1m/s2

  C.质点前两秒的位移是4mD.质点前三秒的位移是5m

  8.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实验题(8分)

  9.(1)电火花计时器是用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每隔s打一次点。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带滑轮的木板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连接电源

  E.按下开关,进行打点

  把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其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上题中的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8分.)21•世纪•教育•网】

  10.(4分)一物体沿正东方向以5.0m/s的速度匀速运动6s,又以3.0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10s,求这1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6分)以36Km/h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m/s2,经过30s到达坡底,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

  12.(8分)卡车原来用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度减至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原来一半的时间就加速到了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