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在看见一位大一新生评论一篇文章说“我好想身边有个学霸,和TA一起学习。”便想要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大一的学弟、学妹们看见以后,对他们能有一点点帮助。(仅是个人之见)

【01】转变观念

我们每一个人在大学前一定都习惯成群结伴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吃饭、一同逛街、一起学习…一起做任何事儿,很少出现自己落单的情况。而就算身边有这样的同学,我们一般都会给他们贴上“不合群”、“没朋友”、“孤单”之类的标签,甚至视他们为“异类”。

这很大的原因是出于我们当时的认知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们要有自己的小伙伴,我们才和大家一样,我们才是“正常的”。因此,我们也一贯的认为,我们要有形影不离的朋友,互相陪伴。

但是,大学来,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情形太多了,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待在寝室、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出去办事…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努力的去结交新朋友,想要快速的建立自己的交际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安抚自己因高中好友不在身边的孤独和初入大学的不适。

也许,这时候的我们还是会觉得“一个人”好奇怪,也完全没有做好“一个人”的心理准备。首先试着去改变这样的想法,再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再觉得奇怪。

【02】尝试接受“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大学来,我们一定会交到2~3个室友之外的志同道合的好友,或许是在社团、学生会…如果能遇到一个能和自己步调完全一致的伙伴,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除此之外,不要随时要求室友或者其他好友陪自己做一些只关于自己的事儿,除非彼此之间有共同的需求。我们 要学会为别人考虑,给我们的好友属于TA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安排以及其他事情,步调根本不可能保持绝对的一致。我们必须要试着接受一个人的状态,直到慢慢习惯。

刚开始,会很难,我们时常也会感到孤独,但是我们必须清楚, 没有谁会陪着自己一路向前,这是我们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也是自己必须要独自面对的 。我们可以给自己找事儿做,让自己忙碌起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此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是看书、参加社团、做做兼职或者其它。

【03】自主学习

不要真的把高中时候老师的忽悠:“现在苦点、累点,到了大学就可以疯玩”当回事儿,他们只是想在我们心底放一颗糖,让我们心甘情愿的去付出,以此让我们继续努力,给我们撑下去的勇气、帮助我们度过那段苦不堪言的时光。

想想,当时的我们为了进入大学,吃了多少苦,如果进入大学就彻底放松自己,那么之前冬日早起吹过的寒风、熬过的夜、吃过的苦就真的全都白受了。不仅如此,几年以后,我们还会发现自己与原来在大学努力提升自己的高中同学的差距是那么大。

大学,不再有老师整天督促我们学习、做作业,我们会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自由安排。可以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各种社团。但一定不要忘记学习,考取一点有助于自己以后就业的证书。 也许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关于证书“无用论”的说法,但是它们却是自己态度的最好证明。

如果没事儿做,那就去读书,这也许是自己的专业书籍,也许是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闲书, 至少不会让自己变得更糟不是吗 ?

-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