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8

杜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深情的社会关怀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他那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三首经典之作——《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望岳》


站在巍峨的泰山之巅,杜甫发出对大自然的赞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句诗描绘了泰山的雄浑气势,仿佛是造化之神的钟爱之所,阴阳之分,昼夜交替,尽显天地间的壮丽与神秘。"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诗人的情感随着云海涌动,凝视着归巢的飞鸟,心胸激荡,意欲登顶极顶,俯瞰世间万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他追求卓越,超越世俗的决心。


《春望》


春回大地,国破山河犹在,然而战争的创伤却让一切都显得格外凄凉。杜甫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借景抒怀,花鸟本应带来欢乐,却因时局动荡,花儿落泪,鸟儿惊心。烽火连天,家书变得无比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中的亲情牵动着每一个心弦。诗人白发添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流露出对家国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石壕吏》


杜甫深入民间,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在《石壕吏》中,他记录了一个深夜被征召的老翁老妇的悲惨故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为了逃避,翻墙而逃,老妇则出门面对官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描绘出官府的严苛和百姓的苦难。妇人泣诉家中惨状,"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生者苟且偷生,死者已无言,只剩下孤弱的孙儿和未完的裙衫。老妪尽管力衰,仍愿应召,"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但夜深人静,"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那泣诉的回音,让读者心生悲凉。天明时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离别的画面,更是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无尽哀伤。


杜甫的这三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