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题语文的对联题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03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今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更是把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推向了极致,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试题解析】
  一、对联书写题.这种题型是结合拼音考查考生书写能力,所写汉字均是对联.
  例1.(2014年甘肃白银市)根据拼音提示,将对联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Shū shān yǒu lù qín wéi jìng,xué hǎi wú yá kǔ zuò zhōu.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拼音写出对联能力.做好本题关键是写汉字时不能出现错字现象,以及同音字或形似字情况的出现.同时在写作时一定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正楷字即可.
  【参考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补写对联题.这种题是在所给的对联上填上所空缺的字,使对联相对.
  例2.(2014年北京市)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进行补写能力.这里我们根据对联上下联要相对,上联空缺的字我们可以依据下联填写,上联的“来”“往”是一对反义词,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对上联填写“乐”“忧”,下联所补写的,我们可以结合上联去思考,上联的“老范一千年”是主谓短语,下联也可以结合对联的大体意思补写一个主谓短语,“大湖八百里”即可.
  【参考答案】 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结构相对应.
  三、情境对联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3.(2014年吉林省)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 .
  【解析】 做好本题,考生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根据对联出句和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古道边伤心忆故人.
  四、古诗对联题.这类题目是依据古诗的名句来应对上联或下联的.
  例4.(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应征.
  【解析】 本题命题非常新颖,既考查对对联的能力,又考查古诗默写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考生在针对《沁园春·雪》中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名句,进行填写,填写时同样也思考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参考答案】 江山如此多娇.
  五、赏析对联题.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对联内涵意思的理解,写出对对联的理解能力.
  例5.(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副,谈谈你对它内涵的理解.
  ①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
  ②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内容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首先结合对,抓住对联的主要内容去理解,对联①考生为人“宦官显赫”“家风儒雅”思考;对联②考生为人“个人修养”去理解;对联③围绕“胸襟”“志趣”去思考即可.
  【参考答案】 ①上联表明古厝主人祖上是官宦人家,家族显赫,下联表明古厝主人是书香门第,家风儒雅.②上联的“室雅”和下联的“花香”都表明古厝主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注重个人修养,志趣高雅.③上联体现古厝主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下联体现其至大至刚的浩然志趣.
  六、对联组合题.本类题目是让考生在给定的备选词语组合选择恰当的词语,结合对联特点重新组合,把对联补充完整.
  例6.(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扮靓 铺就 乡村 道路 康庄 美丽
  上联:勤劳和汗水 下联:智慧与真情
  【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依据备选词语重新组合补全对联能力.做好本题首先了解题干的的内容,然后考生在结合对联,研究备选词语的词性,依据对联的词性和字数的特点进行排列组合,做好词性相对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铺就康庄道路 靓扮美丽乡村.
  七、名著对联题.该题是结合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中的人物和情节的理解能力.
  例7.(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不超出所给字格)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 情节概述:
  【解析】 本题依据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本题首先分析对联中的人物,弄清楚该人物是谁,了解该人物的先关故事情节.结合上联看所写的人物的鲁达(鲁提辖、花和尚),然后我们在思考其人物的主要事件,及打山门、倒拔垂杨柳、闻潮信圆六和等.做题时主要不要写错字,故事情节的概况要凝练.
  【参考答案】人物:鲁智深情节概述:打山门: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门前金刚,被长老打发到大相国寺.拔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与泼皮饮酒,嫌树上老鸦吵闹,倒拔垂杨柳(绿杨),泼皮拜倒在地.闻潮信圆六和:鲁智深在六和寺夜闻钱塘江潮信,想起师父偈语,便在椅子上坐化.
  【对法指要】
  写对联其实是仿句题的一种形式,可理解为仿写对偶句.一般来说,中考试题没有在语言的平仄等方面作更高的要求,只要符合宽对即可.因此,只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就能在中考时从容应对.
  首先,了解对联的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符,意义相关,节奏相合,平仄相协.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关注一些佳联,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
  最后,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切实可行的技巧.如“拆分法”,即把一联分成若干个词组一一作对,再合起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试题演练】
  1.(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忠厚传家久.
  下联:诗书继世 .
  2.(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⑴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⑵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下联:
  3.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
  A.相 B.自 C.急 D.少
  4.(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大赛现场要挂一幅对联.请根据你学过的对偶知识,拟写一幅对联.
  上联:
  下联:
  5.(2014年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市)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
  下联:
  6.(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假如你校将在山东省旅游网站用对联的形式发一条微博宣传推介莱芜,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要求:与上联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上联:房干山上观流泉瀑布品山珍野味,嬴牟风景果然好.
  下联:
  7.(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8.(2014年福建省龙岩市)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9.(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今年9月在娄底举行.红山学校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筹备委员会对省运会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他们根据“突出娄底特色,彰显湖南亮点”的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已拟出了主题口号的上句,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下句.
  上句:展娄底青春风采.
  下句:
  10.(2014年广西省梧州市) 热爱传承祖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把对联送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
  上联:汉字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下联:
  11.(2014年福建省泉州市)网友们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想“拼凑”一副对联表达感受,邀请你参与,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祭关帝歌招魂传统习俗独具特色.下联:宅家中聚网友
  【参考答案】
  1.长(“远”等)2.示例:⑴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⑵[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3. B4.示例: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5. 示例:树正气,建和谐社区;育英才,享幸福生活.6.示例:雪野湖中赏水光潋滟听渔舟晚唱,莱芜大地就是美7. 示例:今朝新城谱新篇8.身教 家风9.示例:显(扬)湖湘热血精神10. 示例①现代科技异彩纷呈.示例②虚拟社区畅所欲言.示例③网络科技趣味横生.
第2个回答  2015-04-03
每个地区的中考题目都不一样,要写清楚别人才好回答哦
第3个回答  2015-04-03
请问上联是 ?
相似回答